如果大家喜歡看古代的電影和電視劇話,自然會發現,經常出現在劇本當中的武器,是木質的長槍,槍桿由堅硬的木材做成,再配上鐵質的槍頭,事實上,在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古代,槍也是作戰的利器,被稱之為百兵之王。
隨著冶鐵技術的加強,到了東漢時期,槍已經成為了軍隊當中常見的兵器,而等到三國亂世,槍因為方便生產,可劈、挑、刺、砍,更是成了人手必備,馬超、趙雲等人,都是用槍名將,根據情報分析,關羽用的兵器,應該也是槍。
這是因為偃月刀是宋朝才具備的產物,雖然沒有82斤那麼誇張,但是正常的偃月刀也達到了40斤左右的重量。而且它的作用也不是上場殺敵,而是給士兵鍛鍊臂力,又或者是在祭奠的時候作為一種裝扮性的道具,《三國志》記載,關羽斬顏良的時候場景是這樣描述的:“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一個“刺”字說明了,關羽用的兵器應該是槍,不過羅貫中為了渲染張飛關羽等人的獨特性,將他們的兵器變得五花八門,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信觀眾或許會注意到另外一個細節,古代的槍上,為何會綁上紅纓了?其實理由也有幾點。第一點就是為了美觀,在京劇或者是其他雜耍表演的場合,演員手上的槍綁上紅纓,就能更加顯眼,讓大家看清楚紅纓和槍的動項,使得節目更加具有觀賞性。
有意思的是,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也曾打算採取類似於紅纓槍的操作,在比賽的時候,將乒乓球染成雙色,好讓觀眾看清楚球的旋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