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繼續來說關於劉裕的故事,晉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正月,宋公劉裕駕起彭城,以第三子彭城公劉義隆為徐州刺史,守徐州,扼守當道。劉裕在後方磨磨蹭蹭,前線的王鎮惡早就等不及了,他也知道姚泓的分量,想早劉裕一步立功,便擅自違將令,率軍攻澠池(今河南澠池)。澠池守將尹雅不經打,一戰便逃,晉軍入澠池,隨後進擊潼關。只要過了潼關,任姚泓是姚萇再生,也奈何不得了。
另一路的檀道濟行事倒比王鎮惡穩重,行軍河南期間,檀道濟有件事做得非常好,晉軍一路破城,俘虜秦軍四千餘人。晉軍有人勸植道濟盡屠此輩,聚為京觀,以示王師威武。檀道濟心地善良,不忍心這麼做,駁道:“此來關中,乃為弔民伐罪故,若濫殺人,人心便不能收。”把這些俘虜盡數釋放,河南軍民聞得植道濟不擅殺降人,感動不已,紛紛來降。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道濟之謂也。
潼關天險自古就是長安門戶,姚泓也豁出去了,掏出了最後的家底,以姚紹為都督中外諸軍事,領步騎五萬死守漁關。雙方都知道,潼關一戰將是改變歷史的時刻,秦勝,則晉不得入關中;晉勝,則秦將成為歷史。兩軍在潼關外大戰,姚紹雖然有智勇,但秦軍卻多無死戰之意,被晉軍奮力衝,“大破之”,秦軍丟下了數千弟兄們的屍體逃回潼關死守。
姚紹到底聰明,他知道晉軍千里負糧而來,最怕打持久戰,姚紹便來了招絕戶計,派姚率軍絕了晉軍的糧道。只要晉軍沒了糧食,軍心散亂之際,就是他露頭的機會這招果然毒辣,雖然沒兒天沈林子便襲殺了姚鸞,但晉軍糧食卻行將食盡。王鎮惡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派人去劉裕處要糧,不然這仗沒法打了。
劉裕此時已經離開徐州,從汴水入黃河,但因水道是秦、晉、魏三國分界之地,所以晉軍必須要經過魏境,劉裕便派人去找拓跋嗣借路。因為同時姚泓的使節也來到平城求救,拓跋嗣雖然坐山觀虎鬥,但他知道一旦秦亡,那麼魏便失去了戰略左翼。拓跋嗣的意思是想救姚泓,何況拓跋嗣最喜歡的女人姚氏便是姚興的女兒,秦魏有姻親之好。
北魏群臣也都認為劉裕名雖借道,但其心難測,秦魏唇亡齒寒,當救秦。只有魏博士祭酒崔浩站出來唱了反調:“非也!劉裕久有吞秦之志,今我若發師與劉裕交鬥,則必引火燒身,我何苦為姚泓受罪?而且北面蠕蠕若知我發軍南下,則必入犯,則我首尾受敵,實非我利。臣議不如放劉裕過去,然後陛下出兵扼住劉裕歸路。俟江東有故,我可一戰而有關中。”
崔浩的計策似卞莊刺虎之計,先讓秦晉廝殺,不論誰勝,都是謂疲兵。況劉裕遠離江東本部,後勤供應日久肯定會出問題,而且江東政局的變數依然存在,崔浩的考慮其實很有遠見。姚泓已成甕中鱉魚,即使加上魏兵,也未必就是劉裕的對手。若魏兵南下救秦,蠕蠕前來搗亂,萬一有失,則魏勢必危。可拓跋嗣實在駁不過姚皇后的面子,加上群臣一窩蜂地圍攻崔浩,拓跋嗣下定決心救秦。拓跋刪派黃門郎拓跋鵝青、冀州刺史乙旃眷、襄州刺史拓跋道生、青州刺史阿薄幹領步騎兵十萬,屯於河北,隨時向晉軍發動攻擊。
等到晉軍自稿做津(今山東聊城東郊)入河,便有數千鮮卑騎兵沿著河北岸護衛晉軍西行,當時風勢迅急,落水的晉軍不少,隨風飄到北岸。魏軍見有肥肉送上門,毫不客氣,飄來幾個殺幾個。劉裕氣壞了:“不給你們點顏色看看,我算是白混了!”命精銳上岸去和魏軍死戰,魏軍滑頭得很,見晉軍來拼命,後撤。
劉裕見魏軍撤了,便以滅秦為重,督師速行。可晉軍剛回到船上,魏軍又跟來了。劉裕本也不想和魏軍這時候翻臉,但看到魏軍跟橡皮糖似地黏著,他的火氣徹底被撩了起來。如果不讓鮮卑人吃點苦頭,他們會更加放肆,攪了滅秦的大計,劉裕決定敲打一下鮮卑人。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個故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