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庫公路,從獨山子到庫車的公路。全長561公里,是連線新疆南北的公路。它的貫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堪稱是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1974年,為了修建這條公路,解放軍數萬名官兵奮戰10年,其中有168名築路官兵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獨庫公路橫亙崇山峻嶺、穿越深山峽谷,連線了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也連起了新疆有關石油的一段歷史。《魏書》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其中,《列傳第九十·西域》記載龜茲國時,有這樣一段話:“龜茲國,在尉犁西北,白山之南一百七十里……其國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數里入地,如餬,甚臭,服之發齒已落者能令更生,病人服之皆愈。”這種從山中流出的、粘稠的、有味道的東西正是我們今天說所的石油。
龜茲國是我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據考證,其都城在今庫車東郊的皮郎古城。這個以庫車為中心的國家,西北是天山山脈的分支哈爾克他烏山,也就是今新疆拜城一帶,目前,拜城縣已經探明石油651萬噸、天然氣有3847億立方米。而東面就是輪臺、鐵門關、庫爾勒一線,那裡是大沙漠,也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產油區。
現今看來,《魏書》的記載是沒有錯的。只是當時人們並不瞭解石油的真正用途,直至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才對石油的用途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沈括說,石油產於水邊,與沙石和泉水混雜在一起,緩緩地流出。人們用野雞的尾毛做的刷子沾起它,把它收入瓦罐中。石油的樣子很像純漆,燃燒起來如同麻桿一樣,但是它的煙很濃。沈括認為,石油生於地中,無窮無盡,比用松木要優越,可以用來照明、制墨。
即使如此,人們也未有脫離對石油“治病功效”的認識,《本草綱目》也曾經記載過石油的保健作用,主要是用來治療疥瘡等感染病皮膚病。資料顯示,印地安人用石油治病,以緩解頭痛、牙痛、風溼痛,對失聰、浮腫、腸胃不適、寄生蟲等有療效,還用來給騾馬治病。同時,古羅馬博物學家普利尼更具體說明了瀝青的多種功效:止血、止瀉、止牙痛,治療白內障,緩解慢性咳嗽,治療肌肉扭傷等等。這與《魏書》“服之發齒已落者能令更生,病人服之皆愈”的記載就已經很相近了。
時至今日,據說以盛產石油而聞名的亞塞拜然,就很流行“石油浴”,並稱有消炎、止痛、擴張血管,促進新陳代謝和加快傷口癒合的多重功效。但也有人說那不過中當地旅遊部門招攬旅遊的噱頭而已。
對此,一些醫學工作者認為,石油裡面含有一些較為特殊的礦物質和天然氣體,改善血液迴圈,抑制有害微生物,可能會起到消除炎症、癒合傷口的作用;另一些學者則認為,石油浴不但不能緩解皮膚病,反而可能會刺激皮膚。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的先輩能發現“石油”,並對其有一定的瞭解,還將它記錄的史書裡,都是一種智慧。
從北魏到晚清,是1000多年的漫長時光,也是中國從發現石油至開發石油的漫漫長路。1911年,王樹楠在《新疆圖志》中興奮地記下了獨山子第一口油井出油時的一幕:“挖油機一座,運置獨山子,開掘油井,深至七八丈(20多米),井內聲如波濤,油氣蒸騰,直湧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數尺。”獨山子第一口油井,僅比中國陸地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晚兩年,是新疆第一口油井,也是中國陸地上第二口油井。
《烏蘇縣誌》記載:漢唐時代,人們將今奎屯河標為“黑水”,這是因為其上游獨山子、巴音溝一帶富蘊石油,未開採之前原油四溢,匯入奎屯河中,水呈黑色,故稱“黑水”。而最初採集石油是直接在油泉上撇取。之後,方法稍有改進,水流不旺或河水乾涸時,在出油的地方挖坑掘井,引出含油水流進行撇取。或掘井採油,將井掘成饢坑狀,井口小、中間鼓、底盤大,讓小童蠕行入井,用葫蘆裝取原油……這些都是土法採油,原始而落後,使豐富的石油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1909年,新疆地方政府籌銀30萬兩,從俄國購進挖油機(頓鑽鑽機)1部,運至獨山子開鑿了第一口油井。獨山子的採油方法終於從漫長的“撇取”、“挖井”時代過渡到“鑽井”時代。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任新疆巡撫的袁大化以“缺乏經費”為由,下令停辦石油採煉業務。其後,新疆石油雖有生產,但一直未鑽新井,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直至1950年,中蘇石油股份公司成立,1951年5月,該公司在獨山子第一口油井舊址處重新開鑽,新疆石油的開發才迎來真正意義上的春天。
從最早發現石油,認為石油可以治病,至這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中國人經歷了1000多年的漫長時光。如今,獨山子第一口油井已經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經歷了清末、民國、新中國三個時期的歲月滄桑,是新疆石油工業從無到有、從舉步維艱到展翅騰飛的歷史見證。而獨山子也成了一個罐塔林立的現代石化城鎮了。
一條路就這樣把中國石油上的兩個“第一”連線了起來,一端在獨山子,一端在庫車,它們都穿越了一座山,只是一座看得見、一座看不見。(文/路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