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高考出分後,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為能考上心儀的學校而欣喜,也有人為考不上而憂傷。大學學校能否決定未來的出路?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透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你覺得大學學校會決定未來的出路嗎”,1.8萬微博使用者表達了自己對於大學與未來出路的看法。48.6%受訪者認為大學學校能決定奮鬥的起點在哪,33.8%的受訪者覺得比起上什麼大學,怎麼上大學更影響畢業出路,僅8.8%的受訪者認為大學學校直接決定未來出路。
48.6%受訪者認為大學學校能決定奮鬥的起點在哪
南京某高校經濟學專業大三學生林齊(化名)還記得初入校門時,對大學生活的憧憬,“拿到大一上學期的課表時,發現和高中排滿了課的課表完全不一樣,在大學會有很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林齊覺得,即便是進入到理想的大學,也只是新的起點,“不像在高中,有老師、家長的督促,到了大學才是真正考驗自律的時刻。躺宿舍玩一上午遊戲和去圖書館自習一上午,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們有個同學,因為不好好學習、掛科多,已經處在不能畢業的邊緣,很替他可惜”。
在中青報官微的調查中,48.6%的受訪者認為大學學校能決定奮鬥的起點在哪。一名微博使用者留言表示,大學可以開闊一個人的眼界,培養思考能力,但未來的出路如何卻不能直接下定論。
山東某高校研究生趙鵬還記得自己剛讀本科時,在專業學習上受到的“挫敗”。他自認為高中數學底子還不錯,但到了大學發現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一度對自己選擇的數學專業沒有興趣。後來趙鵬發現,原來班裡學得好的同學,課後都會上自習,也經常下課追著老師提問,而自己還習慣於老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沒佈置習題就不做,“高中老師上完課會佈置很多作業,還圈出教輔訓練冊上的題目讓大家練習。但大學老師不會說這麼細,得自己主動學習”。
“很多人在小的時候,父母和老師對他們講,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人生的終點,甚至認為考上名牌大學就船到碼頭車到站了。實際上,大學是人生的一個起點或者是一道門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個人未來發展如何,是跟進入大學後的學習情況直接相關的。因此學生在進入大學後,要確立新的人生目標,根據自己的優勢,做好對未來的規劃。
儲朝暉提醒,在按照規劃完成學業的過程中,要不斷檢視規劃、監督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新的問題,要不斷地做調整,這是大學裡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是完全聽老師的安排,那麼在大學裡是學不好的。中學和大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大學裡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多,需要主動去探索、追求。如果學生在大學裡沒有實現這樣的轉換,是很難完成學業的”。
“怎麼度過這四年,將會影響你未來的生活”
調查中,33.8%的受訪者覺得比起上什麼大學,怎麼上大學更影響畢業出路。一名微博網友留言,影響未來出路的因素有很多,大學只是其中一個。
“大學四年,看上去時間很多,但真的轉瞬即逝。怎麼度過這四年,將會影響你未來的生活。”在上海從事金融工作的趙力(化名)去年大學畢業,在他看來,怎樣過好大學生活對未來的出路影響更大。
趙力覺得,過好大學生活關鍵在於“找準自己的節奏”,“想好自己想要什麼,如果是就業導向的,那麼大學四年多爭取實習或專業競賽,豐富經歷。如果想做科研,就踏踏實實讀書。你的大學四年,會化作畢業時簡歷上的一條條內容,究竟如何書寫,就要靠自己了”。
在北京某私企做軟體開發的王峰(化名),本科畢業6年了。剛畢業時,他也因為學校不是名牌而失落,但如今王峰已經帶領一個專案小組了。他覺得,在應屆生招聘市場上,學校確實是一個重要篩選指標,但即便學校不太理想,也不能自暴自棄。
“我大學期間,找了很多實習,剛開始也不順利,就降低期待值,不管是頭部企業還是不太知名的我都會嘗試,就是想積累經驗,彌補學校這個不足。” 王峰覺得,無論學校是否理想,都要相信努力的價值。
儲朝暉認為,有些學生對大學有失落感,是因為他們在中學階段對大學的瞭解太少,或者把大學當成了理想之境或娛樂遊玩的地方,這些都是對大學的誤解。實際上,上大學應該是一個人最寶貴、最有活力的一段時光。“大學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就業,長遠來說是人生基礎的奠定。如果這個基礎打得好,那麼未來的路就會走得更加順利。因此對於大學生來說,要樹立新的觀念,在新的起點上做好規劃,並依據規劃完成學業”。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