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嘉德拍賣會,顧景舟制的石瓢壺以1232萬元成交,創下宜興紫砂器拍賣單價之最。
1232萬元成交的顧景舟石瓢壺
2015年,北京東正拍賣會,顧景舟制的另一把大石瓢壺以2800餘萬的價格成交,再一次重新整理了紫砂壺單品的拍賣紀錄。
2800餘萬成交的顧景舟大石瓢
2017年,上海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目前已知唯一刻畫山水的子冶石瓢——清溪泛舟圖石瓢壺,以345萬元的價格成交。
究竟是什麼樣的紫砂壺,能接二連三的拍出天價?擁有神一般價格的石瓢壺究竟是何來頭?
石瓢壺,其實是由民間的茶壺演變而來,最早的器型是石銚壺。查閱字典可知:有大口、有柄、有流的烹煮器是“銚”,由此不難看出,石銚壺是金屬製成,用來烹煮茶葉的壺。
關於石銚壺,不少古詩中都有體現,如蘇軾的《試院煎茶》:“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龐樹柏的《吳門梁溪紀遊雜詩》:“人在四圍晴翠裡,石銚松火品新泉。”
那麼,金屬器是如何變成紫砂器的呢?這要歸功於北宋大學士蘇軾。相傳蘇軾遊歷到宜興蜀山,發現當地的居民用一種紫色的砂罐來煮茶,這要煮出來的茶色味俱佳,比銅、鐵等金屬壺煮出的茶湯好很多倍,於是,蘇軾便就地取材,模仿石銚壺的樣子,設計了一把既有壺流又有提樑的砂陶壺,並將原型壺的“銚”改為了“䂪”,稱其為石䂪壺,這也就是後人所稱的東坡提樑壺。
而石䂪壺變為石瓢壺,這就要說到現代紫砂巨匠顧景舟先生,他依照原壺梯形壺身、三足壺底的特點進行創新改良,並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只飲一瓢”,將石䂪壺改為石瓢壺,流傳至今。
然而對於石瓢壺器型的由來,還有另一個紫砂大師的傳說,他就是陳曼生。
制壺大師陳曼生
相傳陳曼生在就任溧陽知縣時,經常微服簡從、漫遊於市井之間。有一次,陳曼生在街上遇到一個拿著石器行乞的乞丐,雖然乞丐常見,但是用石器行乞的卻並不多見,陳曼生上前與乞丐攀談,並仔細觀察他手中的石器,發現它雖汙濁破舊,卻形制獨特,似瓜非瓜,細看底端,依稀可見“元人邵氏定製瓢器”字樣,知是古物,遂掏出紋銀買了下來。
將石器帶回家中的陳曼生如獲至寶,他在石器原有形狀的基礎上加以修整、改進,經過無數次的嘗試,最終做成了一把初代石瓢壺,並鐫刻“不肥而堅 是以永年”的壺茗,流傳至今。
曼生壺壺銘
坊間還傳言陳曼生的石瓢壺是在其創制井欄壺時,無意中看到採風的水井旁有石制的大瓢供前來淘米洗菜的人用,從中獲得靈感,製成石瓢壺。
陳曼生的石瓢壺表現誇張,壺底線粗獷延伸,壺蓋和壺鈕收縮設定,上下形成強烈的對比,視覺衝擊感極強。這也是陳曼生最喜愛的壺型之一,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曼生十八式”中,還有一把提樑石瓢。
關於陳曼生制壺的記載中,並沒有發現“石瓢”,只是在一把壺腹鐫有銘文的紫砂壺上發現了曼生為此壺的命名:“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曼生作瓢壺銘。”這就是說,陳曼生創制的壺最初的稱謂是“瓢”而非“石瓢”。因此可以斷定,石瓢壺確實是顧景舟命名的。
眾所周知,紫砂壺的造型多變無窮,從誕生至今,各類演變壺型不下千萬種,但在無數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壺卻以其質樸無華、端莊典雅的形態獨佔一席之地,從古至今、經久不衰,更是有了“壺中百變、首推石瓢”的說法。
如果對石瓢壺的結構進行拆解,就不難理解此句褒獎的意義了……
石瓢壺的壺身,簡單到可以用兩條曲線來概括:一條從上到下,壺口延伸至壺底;另一條從壺把到壺流,掠過壺腹的隆起,剛中有柔。
石瓢壺
而且壺身整體剖面呈規整的三角形,上斂下放,重心下沉,壺腹雖鼓卻不虛肥,有肉有骨,和順有勁。
石瓢壺的壺蓋一般為平蓋,但卻不完全水平,而是中間鼓起,四周低下,粗看平整,仔細觀察才能看出微微的高低差。
石瓢壺壺蓋
同時,蓋面到蓋沿的線條過渡呈自上而下的緩坡設計,流暢而不突兀,將一個“壓”字極盡展現,用天壓地的大氣來形容絲毫不為過。這樣的設計在視覺中的體現也更為舒適。
石瓢壺的壺鈕為橋形鈕,是整把壺的制高點,壺鈕雖小巧卻給人以“四兩撥千斤”的強大蘊含。
石瓢壺壺鈕
其跨度、大小都符合整把壺的設計比例。壺鈕慢慢向兩面延伸,形狀也漸漸變寬,與蓋的結合處形成三分之二的橢圓形。橋形鈕兩側對稱,處理手法難度極大。
平視時不難看出,壺鈕也是一個剖面為規整三角形的流暢曲線,在保證整把壺流暢自然的同時,起到了過渡與調和的作用,剛柔並濟,將整把壺的韻味展現到極致。
石瓢壺的壺流為直筒流,由壺身中延伸出來,乾淨利落且流暢明朗。
石瓢壺壺流
靠近壺嘴的一段為直線,而壺身一段為曲線,這樣的設計盡顯壺流的動態美,下大上小的喇叭狀又是一個剖面三角形的設計,與壺身、壺鈕相輔相成,極富美感。
與壺流完美對稱的壺把從壺身中緩緩延出,在與壺流遙相呼應的同時擁有壺流一般的動態美。
石瓢壺壺把
依壺身而立的壺把不突兀、不張揚,溫和婉約,同樣採用的三角形與其他元素呼應,既有很強的實用性,也頗具觀賞意味。
石瓢壺的底部設定三足,狀如圍棋子的設計乾淨利落,其位置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再次與其他元素呼應,整體也更為統一。
石瓢壺壺底
如此設定的壺底還更具穩定性,隨手一擺,穩穩當當,略微撐起的壺身更顯神氣活現。
石瓢壺器型簡單質樸,也正是如此備受制壺藝人青睞,從誕生至今,無數的制壺者加入自己的風格與領悟,每一種變化,都獨具美感……
作為石瓢壺器型的創制者,陳曼生的石瓢壺講究的是豐腴飽滿,但骨子有要有張力。
曼生石瓢
同時,陳曼生還在石瓢壺上寄託了作為文人的處世之道,除了將支取不迂的性格注入壺體,還在壺銘上大做文章“不肥而堅,是以永年”、“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皆是陳曼生自己的生活見解。
陳曼生制提樑石瓢
陳曼生除了傳統的石瓢壺外,還將提樑的元素加入其中,製得提樑石瓢,硬朗的紫砂制提樑配上剛柔並濟的壺身,再鐫以瀟灑簡致的壺銘,傳世之作由此誕生。
陳曼生銘紫砂石銚式提樑壺
子冶石瓢是石瓢壺中的經典名品,是瞿應紹與楊彭年首創。
子冶石瓢
子治石瓢變曼生石瓢的虛蓋為平蓋,整體線條利落,有稜有角,壺身梯形明顯且清瘦,底部與腹部線條平滑流暢,壺口較小,秀氣十足、亭亭玉立。
刻竹款子冶石瓢
景舟石瓢,壺身呈橢圓形,上窄下寬,頗具備分寸感。
景舟石瓢
壺身豐滿,雖型製為幾何型,但每根線條飽含了柔潤,景舟石瓢充分了展出了線條的軟而韌度。
顧景舟制綠泥石瓢
漢棠石瓢是顧景舟高徒徐漢棠所製作的一款石瓢壺。
漢棠石瓢
漢棠石瓢繼承了顧景舟大師石瓢壺剛勁、挺直的等腰三角形骨架,且更加強調每個點上都有力度,整體剛勁果敢,充滿硬朗的韻味。
心舟石瓢是清道光至同治年間制壺名手何心舟所創制。
心舟石瓢
與曼生石瓢和子冶石瓢不同,心舟石瓢卻從設計、製作到書畫篆刻一氣呵成。整體造型無銳利之處,卻絲毫不顯臃腫,弧線流暢自然,整器沉穩大方。
心舟石瓢
石瓢壺誕生以來一直被無數愛壺制壺者青睞,是紫砂壺型經典中的經典。
歷經百年傳承,卻始終保有陳曼生初創時“不肥而堅,是以永年”的精髓。在悠久的傳承與發展中,石瓢壺的生機、氣韻、神態、筋骨被詮釋了無數次,也正是這樣的詮釋與解讀,將其由內而外散發的美感經久不衰。
而石瓢壺,也成為“十大經典壺型”中當之無愧的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