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條件,教師要讀一些“大書”
常有老師來信希望提供閱讀書目,也常有人熱情地為老師開書單。我則總感到很難。我青少年時代沒受過完整的正規教育,後來的個人閱讀,既無系統,也無方向,往往“有什麼就讀什麼”,這也造成了興趣比較廣泛,時常轉移。
可以說,我基本沒有系統的“專業閱讀”,特別是理論閱讀。現在很多教師學歷高,也有許多專家主張多讀專業書,我更不敢置喙了。
1.教師“讀得雜一些”有好處
但我一直覺得,“讀得雜一些”也有好處,不但語文教師,其他學科的老師,也可以有比較寬的閱讀視野。比之無限豐富的世界,“專業”是狹窄的;教育原理是從生活智慧中提純的常識,它在生活中的原味是含有趣味的,可能更容易感知而非簡單的教訓。
我甚至覺得,有些基本常識方面的書可以反覆讀,有些專著能瀏覽一下就很好,如果認為這本書能吸引你,就讀下去;如果實在讀不下去,為什麼不放棄?生命只有一次,時間很寶貴,閱讀也不能離開趣味。
我愛讀野史筆記,認為比正史有趣,這種興趣持續至今。那些“段子”和“謠言”往往是一個時代的“道聽途說史”,在專制時代,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口耳相傳,有價值。我早年也曾擔心今後“一肚皮鬼狐禪”,但我後來覺得比官修正史有價值,只要你有獨立思考能力。
我的思緒常常飛到書中的那個時代,想象那些人,那些事。何以見得,名人菜譜就不重要呢?說他生活簡樸,三月不食肉,但何以會有這套菜譜?說他仗義,卻何以使性虐待奴婢,等等,都要看,並能動腦筋看個透。
魯迅批評某些人一肚皮“某先生的體重,某將軍的飯量”,認為無用;但我以為未必無用,我會以此猜測百年前某先生的生活習慣及有無“三高”,我會猜測當年某將軍為什麼成為外戰外行的飯桶。其實,魯迅作品本身,什麼都關心,他是雜文家,是雜家,更是思想家,好像並無什麼“專業”。他說過,眼中的一切,“都和我有關”。
2.如有條件,教師要讀一些“大書”,這是“底子”
如有條件,教師要讀一些“大書”,而且早些讀比較好,這是“底子”。比如《史記》《資治通鑑》,至少觀其大略,對文科教師,很有用。當代史書,如《第三帝國的興亡》,可以讀一讀,也是打底子的書,對了解治學方法,瞭解世界、觀察社會都大有益處。
有些書,我隔幾年會再看一遍,有本《光榮與夢想》,我讀過好幾遍,我至今對這本書的表達著迷,我常常想:作者有什麼樣的閱讀背景,又是怎樣形成這樣的表達風格,他的語言為什麼是這個樣,等等。有的書要找同類的書作比較閱讀,而且要不斷地尋找,不斷地發現可疑之處,十幾本、幾十本讀下來,發現其中的破綻。這樣的經歷難道沒用嗎?當然有用:經驗出現了,人變聰明瞭。
經歷過饑荒年代,當知一粥一飯可以活人,榮華富貴可以死人。讀書的道理是一樣的。有些人讀得多而專,但並不聰明,這是學而不思所致;反之,有人讀書並不算多,而且雜,但勤于思考,舉一反三,得其法。有一回聽畢飛宇說“閱讀也需要天才”,我想我不可能達到那樣的境界,但我一直到老年都能保持閱讀興趣,我認為這比“天才”更重要。
3.非專業的閱讀可能更為必要
教師需要專業閱讀,同樣需要非專業閱讀,相比而言,非專業的閱讀可能更為必要。我驚訝於一些教師專業之外的一無所知,話題稍有延展,他就會不以為然地說:這和課堂教學有關麼?
但我不認為這是什麼專業精神,反而會認為他被“工具化”了,他本來應當有一雙靈巧的手,可以製造工具解決難題,但由於他太專一,結果把自己變成了一具齒輪,一把改錐,一柄鐵錘,甚至連工具也不如,成為一個部件,甚至一顆螺絲釘。教師工作每天與人在一起,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他怎麼可能只起一種作用?而且是被動的?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教師寬闊宏大的知識背景讓他們的教學有很高的立足點,有不同一般的視野,有不同的方法,思想在飛翔,靈魂在歌唱,學生受到的啟示是無盡的;反之,有些教師知識陳舊,不知融會貫通,沒有表達智慧,只能機械地從事灌輸。據說有的教師除了專業閱讀,不讀史書,不看電影戲劇,更不看小說,這對從事文科教學的老師而言,令人費解,但有人以此作為治學佳話,很奇怪。
學科專業閱讀,大家起點基本一樣,閱讀體驗也常有共通之處,比較容易形成共識。而非專業的閱讀,觸發思考,結合專業背景形成獨特發現,有可能發展為他的風格。有智慧的閱讀者不排斥任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