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給劉備詳細的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局勢,認為當時天下最強大的兩方是東吳的孫權和北方的曹操。
除了這兩個人其他軍閥都不足掛齒,劉備應該趁現在天下的局勢還沒穩定的時候,爭取得到巴蜀和漢中,有了這兩個地方再再加上荊州地區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
但是,仍然沒有能力統一天下,而是需要東面和孫權聯合,然後當天下局勢有變的時候,從漢中和荊州兩地同時北伐打敗曹操,等曹操被打敗之後,東吳地區也就自然而然歸附到劉備的手下了,到那時候劉備就能夠成功建立大漢第三王朝!
隆中對之後,接下來基本上是按照這個戰略構想去執行的,雖然荊州地區算是從孫權那裡借來的,不過巴蜀和漢中已經被劉備集團完全掌控。
隨後,孫權襲擊的關羽奪取了荊州,讓劉備集團的控制區變得更小了,只剩下了巴蜀和漢中,所以諸葛亮非常清楚,以當時蜀國的國力,根本無法打敗魏國。甚至,因為丟了荊州,而且蜀國也沒什麼將才,講道理來說蜀國那個時候的戰略應該是防守為主,能撐一天是一天,至於匡復漢室,幾乎已經不可能了,除非北方再次發生大規模動亂變得碎片化。
關於蜀國的國力到底怎樣,諸葛亮非常清楚,所以在公元227年他北上之前,寫了一篇著名的《出師表》,在《出師表》中,諸葛亮第1句就說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但諸葛亮卻偏反著來,一生之中數次北伐,屢戰屢敗,仍然不忘初心,以至於到最後蜀國的國力越來越弱,等到被魏國滅掉的時候戶籍人口已經不足百萬了。
每個人做事都是有動機的,那麼,諸葛亮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
我認為,最大的一個可能性是,諸葛亮知道他這一代人要是完不成匡復漢室的任務,下一代就更甭提了。因為,劉禪是真扶不起來啊。
首先,當時朝中的大臣們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這麼擁護劉禪的。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給後主劉禪詳細說明了這個道理。
諸葛亮說,別看現在朝中的大臣們這麼拼命工作,前方的將士打仗也玩命,但這跟你沒關係,朝廷上下如此團結奮進,是因為大家夥兒都非常感激劉備,但是劉備已經不在了,所以他們把對劉備的感激轉過來用來報答陛下。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其次,劉禪這個人性格有很大的缺點,沒有諸葛亮看著早晚壞事兒。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可以說是對劉禪諄諄教誨,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飽含著對劉備的感恩之情,和對劉禪無限的擔憂。
諸葛亮要北上漢中準備和曹魏作戰了,但他非常擔心劉禪這個人在成都壞事,因為劉禪這個人性格上有點兒妄自菲薄,不顧原則。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諸葛亮還告訴他,你要按自己的性格來做事,大臣們就不搭理你了。
“以塞忠諫之路也。”
事實證明,諸葛亮對劉禪性格的擔憂最後確實變成了現實。
雖然諸葛亮提拔的姜維等人仍然對蜀國忠心耿耿,可沒想到,姜維在和曹軍作戰的時候,面對鄧安率領的數千人劉禪竟然就投降了!
劉禪向鄧艾投降,妄自菲薄,不講原則的性格應該是主因。或者可以這麼說,劉禪雖然是貴為蜀漢的皇帝,但他在人們面前對自己是否定的,在面對曹魏的時候對自己的國家也是否定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成長過程中的挫折讓他變得很自卑!
一國之主都這樣,那麼整個蜀國在未來還有希望嗎?
肯定是沒有的了。
所以,諸葛亮知道,在他百年之後,蜀國在劉禪的領導下會失去進取心,只會混日子,撐一天是一天,隨時準備向曹魏投降。
既然這樣,諸葛亮也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趁自己還拼得動,好好拼一下,成功了萬事大吉,不成功自己盡力了,也算是報答了劉備的知遇之恩。
所以,從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這短短7年間,諸葛亮發動了對曹魏的5次戰爭。
而且,有時候明知道打不過也要打,沒有了糧食在前線種糧食也不撤兵,想到這一幕,真是有點心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