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1959年生,河北邢臺人。寧夏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入中國農業大學攻讀碩士、博士。自1988年始,任中國農業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1993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3-1994年赴德國霍因海姆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第四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取得多項專利。
1959年3月,王敏出生在河北邢臺的一個教師家庭,自幼隨父母支邊,在寧夏固原生活了十幾年。由於家庭影響,王敏從小就懂得讀書的重要,從小學到中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王敏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人。
白天勞動夜晚挑燈學習
1975年8月高中畢業後,既沒有安排工作的可能,也沒有被推薦上大學,王敏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插隊落戶到了坐落在六盤山腳下的東山坡大隊。東山坡是一個只有幾十戶村民的小山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但非常落後貧窮。
當時王敏只有16歲,身高一米六,體重不足一百斤,但王敏勞動從不偷懶,堅持和農村壯勞力幹一樣的農活,一天下來,累得骨頭都要散架,很想趕緊上炕休息。但畢竟是有夢有理想的年齡,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求。所以,王敏每天都要堅持在昏暗的小煤油燈下學習一個小時。1976年春節後,生產隊該土豆育苗了,由於苗圃建在半山腰的一片墳地旁邊,王敏自告奮勇值了一個月的夜班,弱小的王敏一個人在苗圃的窩棚裡守夜,每隔一小時要巡查一遍苗圃。雖然有時會感到孤單甚至恐懼,但有生產隊配的馬燈和獵槍做伴,每天還可以多出五六個小時的學習時間,王敏對這樣的差事很滿意。
高考成績全地區第一名
1977年夏天,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要恢復高考了。在高興之餘,王敏也不免有些擔心:第一年恢復高考,競爭一定會很激烈。為爭取到更多的複習時間,王敏承擔起了大家都不願意做的食堂炊事員的工作。負責二十多個人的一日三餐,工作量確實很大,但累歸累,每天還是可以擠出四五個小時複習功課,這對王敏來講已經是莫大的福利了。
擠出了學習時間,又苦於沒有複習資料,於是王敏就透過親朋好友各種渠道找來零散的複習資料,一張張、一頁頁地用筆抄。鉛筆、煤油燈相伴的艱苦日子裡,王敏快樂地投入到高考的準備中。1977年12月高考,王敏考出了全地區第一名的好成績,本可以進入北大、清華等名校,但因意外因素落榜了,他又回到東山坡大隊。三個月後,柳暗花明,王敏意外地接到了寧夏大學化學系的錄取通知書。據說各大學開學後,招生辦按中央指示進行了補錄,但因北大、清華等名校已經錄滿,王敏只能補錄到了所在省的最高學府。
校園苦讀又考上研究生
1978年3月底,大學開學一個月後,王敏揹著簡單的行囊走進寧夏大學的校門,開始了大學生活。作為一名補錄生,王敏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晚上十點關燈後,他們基本上都是自帶蠟燭再學習一個小時。
當時學校圖書館的專業書籍很少,新華書店也很難買到,老師們感動於大家的學習熱情,主動把自己的書借給他們。“教室一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式的大學生活單調而充實、緊張而快樂,四年時光不知不覺很快過去了。王敏成績出色,有希望留在寧大任教,但他很希望能夠繼續深造學習。當時的化學系主任夏宗建副教授非常支援王敏的想法,鼓勵王敏報考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生。非常幸運,王敏敲開了成長的又一扇大門——他被北京農業大學錄取了。
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82年3月,王敏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北京農業大學的師資力量非常強,胡秉方、周長海等教授都是國內頂尖的著名學者。在周長海教授的指導下,經過三年的努力,王敏順利獲取碩士學位,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本專業胡秉方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又是三年的刻苦鑽研,1988年王敏以出色的成績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3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德國霍因海姆大學圓滿完成博士後工作。幾年的光景,王敏所在的中國農業大學(1995年,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組建中國農業大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王敏自己也在不懈的努力中迅速成長。1996年以優異的學術成就成為當時本專業最年輕的教授。
回望來時路,每個青春的足跡都浸漬了奮鬥的汗水,每一滴奮鬥的汗水都映亮著青春的熱望。青春的底片告訴王敏,無論生活在怎樣的環境,怎樣的年代,人都要懷有夢想,都要勇於付出。懷有夢想才會有動力,有熱情,有幹勁,勇於付出才會有希望,有收穫,有成長。
寄語
又到一年高考時,王敏想對面臨高考的學子說,人生不是百米賽,而是馬拉松。調整好心態,發揮出正常應試水平就好。高考不是終點,它會成為下一個賽段的起點。在人生的賽場上,比的不只是智力,還有意志品質,比如,吃苦精神,耐力,毅力,為了理想不斷進取的拼搏力。意志品質好的學子在成就學業的路上一定走得更長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