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慶環
東北一名小學生網上模仿老師訓話,江蘇一名小學生疑因作文批改而墜亡,最近這兩則在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的事件,不僅是因為事件本身,還因為它們勾起了許多成年人對學生時期的回憶。一些人回憶當年遭到老師的批評而一笑了之,但也有一些人對當年自己的自尊如何在老師那裡受到打擊而耿耿於懷。
一笑了之的當然是心胸寬廣,但耿耿於懷的卻未必心胸狹隘,對當事人的衝擊程度和當事人的承受能力,往往起決定作用。值得探究的是,60後、70後乃至80後,無論當年是調皮搗蛋的,還是三好學生,似乎都能說出自己在受教育時被老師“鞭策”的一兩件事。為何?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師生關係就是這樣的生態。
這樣的生態,來自我們的過去,100年前的學生還因為背不出書而被戒尺打手心呢!大概是因為這樣的傳統,老師訓學生,家長訓孩子,似乎都能被包容與接受。看到東北小學生網上模仿的老師訓話,筆者內心充滿了憂慮,因其網上模仿的老師竟像極了筆者三四十年前老師的形象。憂慮,是因為在教育改革力度如此大、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三四十年間,這樣的生態在某些地方仍然代代相傳。
值得欣慰的是,民法典給予我們對這一生態進行扭轉的契機。雖然人格尊嚴對教育領域並不是一個新話題,但從法律上予以的確認和保障,卻是第一次,希望它能給我們的教育,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的風氣帶來徹底的改變,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由選擇,成就他們幸福美好的人生。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3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