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陳女士是一位年輕的寶媽,在工作之餘也會經常輔導孩子做作業。但是,這次輔導孩子的功課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件讓自己生氣又尷尬的事情。
週末,孩子放假在家,按照約定的時間,陳女士一如既往地輔導孩子做作業。當她開啟孩子的練習冊的時候,看見第一道題就是一個大叉。題目:"教室裡有11盞燈,拉滅了4盞,教室裡還有多少盞燈?",女兒的回答是還有11-4=7盞燈。
陳女士一看就覺得老師給女兒改錯了,頓時十分生氣,想找老師理論,拿起手機將題目拍下來私發給老師。傳送過後,陳女士很生氣地質問道:"這道題哪裡做錯了?你是不是對我女兒有偏見?"。
看到家長的這般質問,老師也有點苦悶,但還是耐心跟家長說明了緣由。原來這道題中問的是教室裡還剩多少盞燈而即使有四盞燈被拉滅了但仍然還在教室裡面。
01
孩子功課跟不上,可能與思維方式有關:
相信對有經歷的家長來說,輔導孩子做作業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相反,你的情緒很可能因此變得急躁,這不僅對自己不好,對親子關係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往往不能輕鬆理解題目的意思或者家長、老師的講解內容,這其實可能與孩子自身的思維能力有關。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家長如果忽略了這點而僅僅是讓孩子一直做題可能會事倍功半。
02
孩子做題,為何思維總"開小差"?
一到輔導孩子功課的事情上,很多家長都會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想法,覺得自己已經將題目講得很透徹了,但是孩子還總是在同樣的問題上面犯錯誤。家長常常因此感到無力,實際上,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孩子的思維經常"開小差"。
1、孩子想法簡單,思維深度淺
孩子的年紀比較小,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比較簡單。在理解題目和做題上面,理解的層面比較淺,往往只根據題目的最表層意思來做題。
2、存在慣性思維,想法不夠深入
慣性思維最容易成為孩子做題和思考問題的阻礙。在孩子做題目的時候,往往憑藉之前的做題經歷或者生活經驗片面地理解題意,思考問題能力比較有限。
3、缺乏足夠的生活實踐,缺乏抽象思維
抽象思維是孩子做題最需要培養的一種思維能力。但是,這種思維能力的鍛鍊往往是建立在孩子有足夠的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的。足夠的生活實踐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更加抽象的事務。
03
家長輔導功課,培養孩子的學習思維更重要:
1、多帶孩子參與益智活動,拓寬孩子的見識
父母有時間最好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益智活動,既能夠增進親子關係,又能夠在拓展孩子實踐能力的同時起到益智的作用,拓寬孩子的見識。
2、運用相關工具,幫助孩子建立抽象思維
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有限,這時候父母就可以藉助一些教育工具幫助孩子理解題目。同時,運用一些還熟悉的人物或者事務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理解問題,鍛鍊抽象思維能力。
3、生活中多考考孩子,鍛鍊孩子思考能力
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多考考孩子,在遇到一些事物的時候幫助孩子聯絡到課本的知識,讓孩子培養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結語:孩子年紀尚小,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還不夠成熟,所以很多時候在功課上表現不太好。但是,思維方式是需要調整並經常鍛鍊的,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往往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成長。
圖片源自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