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年跟拍了3個孩子的血肉掙扎:什麼前浪後浪,都得先翻父母這座山!
01
這個五一假期,最火的莫過於某站的一段名為《後浪》的營銷影片了。
有趣的是,儘管影片對當代年輕人用盡了溢美之詞,大量的年輕人並不買賬。他們覺得自己只是被代表了,表示“沒有共鳴”。
還有一位95後的網友寫下這樣的觀後感:看第一遍心潮澎湃;後面再看,發現宣傳片裡的後浪可能更適合形容那些“精英”。人和人之間的壁壘真的能輕而易舉被打破嗎?
到這裡,整件事就有些悲傷了。
沒錯,細看影片中所展示的年輕人,多半是家境不錯的城市孩子。他們之所以成為影片裡“光鮮的、富有選擇權的、自由自在的”人物,多半是因為他們有著努力供養他們的前浪爸媽,為他們鋪了路。
更多的孩子是沒選擇權的。他們沒有做喜歡的事的權利,沒有隨時出去旅行的自由,生活中也缺乏高科技的生活內容,他們中的很多人多半中學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好一點的讀完了大學,但也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只為在大都市裡能換得一席立足之地,絲毫沒有任性和瀟灑的自由可言。
因此有人感慨:假如人生是一道題目,那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只有家庭優渥的孩子,在他們眼中,這世界才是一道多選題。
聽來難免悲觀,可似乎又很有道理。
02
想起導演鄭瓊曾經花6年時間跟拍的那部名叫《出路》的紀錄片,探討的就是不同家庭出生的孩子,命運的差異問題。
三個孩子的年齡相仿,差距卻是十萬八千里。
第一個主人公,是來自甘肅的馬百娟。
第一次出鏡時,她12歲。同齡人這個年紀都該小學畢業了,她卻才讀二年級。
家貧。一家子住窯洞裡。全家年收入不超過一千塊人民幣。全家一年的開支,不多於一百塊。
出生於這個家庭的馬百娟也是有夢想的。
她想去北京念大學。
儘管她從未去過北京,到過最遠的地方,不過就是家附近。
北京終究沒去成。15歲那年,她輟學了。
試過去城裡打工,無奈年齡太小,學歷太低,連一份前臺的工作她都找不到。
兩年後,她嫁給了自己的表哥。嫁人生子,成為了這個女孩唯一的出路。
第二個主人公,是來自湖北小地方的徐佳。他第一次出鏡時,19歲,正在第三次復讀、備戰高考。
復讀期間,他因嚴重焦慮和高度壓力,一度出現“冒汗”“手抖”,做不了事、學不了習的現象。
但他最終還是跨入了大學校門。
考進大學,是徐佳人生的最高目標,亦是他父母對他的最大期待。
徐佳大學之後的人生,是你我所熟知的:找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研究著成功學的套路,努力掙錢、買房、養家,邁入人生約定俗成的下一階段。
整個過程中,他一刻不停地在向前奔跑。
因為他看過自己的父母在大城市求生存時,艱辛異常、受盡冷眼,所以,他必須每一步都走得格外用力,只為了讓自己、自己的下一代過得稍微體面一些。
第三個主人公,是來自北京的袁寒晗。
她讀著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由著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走在文明和時尚的最前端,就像《後浪》裡所展示的那種光鮮青年一樣。
然而,在讀完美院附中後,袁寒晗選擇了退學。
畢竟是搞藝術的,退學好像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
家人繼續支援她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包括搞藝術,開酒吧,去性用品店做兼職銷售,以及去德國讀書、混日子。
最後,實在太無聊,袁寒晗註冊了家藝術品投資公司,自己當起了CEO。
看完紀錄片後,幾乎所有人都感慨,有的人一輩子都無法抵達羅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階級固化太嚴重了,難呀。
但這般消極的說法,真的對嗎?
03
在西方社會,的確階級固化很嚴重。他們的社會中,有大量的個人財富不是奮鬥來的,而是透過繼承得來的。
鉅額財富和資源不斷在少數人手中累積,滾雪球一般不斷翻倍,導致窮者愈窮,富者更富。
但中國還是不同的。
單看《出路》這部紀錄片。
袁寒晗們跟馬百娟們的境況,差得的確很多。貧富差距的現象在我們身邊廣泛存在,且越來越多。
但是,機會同樣也很多。無數透過自己努力,走出底層、最終在大城市立足的徐佳們就是明證。
2017年就有統計數字顯示,大專學歷者和本科生,平均起始月薪都在三千多,但工作三年後,本科生平均漲薪三千多甚至更多,而高職大專生的薪資卻徘徊在五千多上下。
學歷越高,收入越高,這是不爭的事實。
另外再看一組資料。
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大學生的比例低於10%。全國21歲的同齡人中,71.8%的人沒考上大學,50.8%的人沒考上高中,6.7%的人甚至連初中都沒有上下去,這可是義務教育啊。
顯然,不是社會上沒有機會,而是很多人在很早的時候,就拱手丟掉了機會。
紀錄片中的馬百娟,就是個典型例子。
事實上,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導演鄭瓊特意聯絡了捐助人。捐助人表示,願意捐助馬百娟讀完大學。
可是,當導演把這個好訊息帶到馬爸爸面前時,對方卻表示,該讓馬百娟的哥哥去讀書。
於是,馬百娟的哥哥也成了捐助物件。
但諷刺的是,馬百娟的哥哥很快讀不下去,乾脆退學了。
隨後,馬百娟也退學了,因為父親不贊成她讀書,母親期望她早些嫁人。
因為習慣了生活在泥濘裡,因為視野侷限於窯洞的那一塊方寸天地裡,所以這個女孩在輟學後,連一丁點兒抗拒和憤怒都沒有。
相反,徐佳卻緊緊抓住了受教育的機會,亦得到了父母的有力支援。
哪怕在復讀期間,徐父因病去世,堅韌的母親也沒有催促兒子輟學打工、掙錢,而是要求他安心繼續唸書:“現在都這樣了,還能怎樣呢?”
總要試試吧。
原地躺著,就哪裡也去不了。試一試,至少可以距離目標更近。
結果證明,徐佳做到了。
儘管他與袁寒晗之間仍然是有很大差距的。但到了他的下一代,這個差距就會小一點,再小一點。
總之,絕對不會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鴻溝。
04
回過頭再去看整部《出路》,給我們的啟示究竟是什麼?
父母首先不要成為孩子無法翻越的第一座山
徐佳的個人努力的確很重要,但 來自父母的支援和期待,同樣重要。
馬百娟們若有徐佳那樣的爸爸媽媽,無條件支援孩子讀書,奮鬥,少給孩子限定,那麼馬百娟的路定然是不同的。
做父母的或許無法為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經濟條件,但至少我們不要成為限定孩子的那把鎖,或者無法逾越的那座山。
不要對孩子說“這就是你的命”,不要認為孩子生來就無法跟別人比,父母打破腦中的限制,孩子才可能有機會,追求一個更多可能性的未來。
就像《出路》導演鄭瓊說過的:“不要說你20歲,哪怕30多歲,你還是要挖出植在腦子裡的一坨坨屎,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父母還可以努力把自己變成孩子腳下的梯子
整部紀錄片沒有探討任何的育兒技巧,但是裡頭卻藏了一個特別深刻的育兒道理,那就是 父母是什麼人,遠比父母做什麼更重要。
父母是文盲且無知,那麼孩子多半逃脫不掉在底層的泥濘裡求生的命運;
父母見過一定世面,對自我侷限有一定的認識,卻又不斷地在努力著,那麼孩子即便起點很低,卻能夠朝著光亮的地方前行。 因為父母努力的背影,就是孩子最好的指明燈。
我們再假設一下。
假如馬百娟們有一個在外頭東奔西跑、幹事業的媽媽,那麼嫁人就不會是她的唯一人生目標。
假如她有一個堅持學習和成長的爸爸,她就不至於早早輟學,甚至硬生生放棄了外部援助自己的絕好機會。
馬百娟們活生生又血淋淋的故事,其實告訴了我們最樸素卻又最重要的一個育兒法則,那就是,我們可以不用瞭解那麼多的育兒道理,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身教。
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的:“教誨是條漫長的路,榜樣是條捷徑。”
雖然當今社會,的確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公,但不可否認,機遇同樣大量存在。
作為父母,我們能夠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莫過於不斷的自我成長,更少的自我設限。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因為,你的侷限,也可能成為孩子的侷限。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孩子的人生起點。
與所有父母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