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明王朝開國皇帝,原本出身貧寒的他,透過不懈努力,吃了數不清的苦,締造了難以複製的傳奇。在封建社會幾百位皇帝中,論名氣,朱元璋僅次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論能力,位列前十沒問題,甚至擠進前五;論開創帝業的苦難指數,如果他稱第二,沒有人敢自稱第一,漢高祖劉邦都不行。
歷代史學家對朱元璋評價很高,《明史》:“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眾所周知,《明史》是請朝廷編修,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帝順治,對朱元璋欽佩有加,在順治心目中,朱元璋太牛了,誰也比不上他。順治曾稱頌:“朕以為,歷代賢君,莫如洪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朱元璋也不是完美的帝王,最大的缺點是殺氣太重,誅殺太多開功臣,就連一直追隨他,且被他稱作漢之蕭何的李善長,都未能得以善終。幾百年過去了,回顧朱元璋的所作所為,世人無法站在道德制高點評論是非功過,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朱元璋之所以下狠手,目的很簡單,是想讓江山穩固。
平心而論,朱元璋的文化程度不高,並非他不喜歡讀書,而是與他的出身條件有關。若論文化水平,朱元璋跟劉邦差不多,低於絕大多數帝王,跟精通滿、漢、蒙古語的乾隆相比,更是相去甚遠。但是,朱元璋稱帝后,非常重視教育,下令設科取士,恢復以前的科舉考試。
因早年家貧,吃飯都成問題,父母沒有能力供朱元璋讀書,很小就做了牧童,替村裡地主放牛。當皇帝之後,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儘管朱元璋忙於朝政,卻能擠出時間學習,並給太子朱標請來博學多才的老師,希望太子可以成為滿腹經綸之人,日後更好地治理天下。
俗話說,勤能補拙,經過刻苦學習,朱元璋知識儲備量激增,不可同日而語,寫得一手好書法。康有為曾說:“明太祖書雄強無敵,惟筆畫稍欠法度,然雅拙中不乏挺拔。”另外,朱元璋的詩詞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留下上百首作品,其中《金雞報曉》頗為知名:“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
前兩句俗不可耐,簡直連打油詩都算不上,後兩句卻令人拍手叫絕,尤其是“掃退殘星與曉月”,一般人寫不出來,可與李白的“疑是銀河落九天”媲美。除了書法和詩詞,朱元璋的對聯功底也十分了得。朱元璋以“風吹馬尾千條線”為上聯,讓皇太孫朱允炆和皇子朱棣對下聯。
朱允炆想了一會,給的下聯是“雨打羊毛一片羶”,儘管對仗工整,卻不夠大氣。朱棣就不同了,他的下聯為“日照龍鱗萬點金”,表現出不甘平庸的雄心壯志。據說,朱元璋與足智多謀的劉伯溫,也經常切磋對聯,並留下一段趣事。
有一天,劉伯溫彙報完工作後,正準備轉身離開,朱元璋把他叫住,張口說出一個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劉伯溫沉默不語,並不是對不出來,而是不敢,因為上聯有“天子”二字,面對生性多疑的皇帝,一定要處處謹慎。
朱元璋看出劉伯溫的擔心,笑著說:“無論你對出什麼下聯,朕都恕你無罪。”既然有皇帝的承諾,劉伯溫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略微思索一下,就對出下聯:“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敢彈?”不得不說,劉伯溫的下聯霸氣側漏,格局也相當大,堪稱經典之對。
有網友給出的下聯是“雷為戰鼓電為棰,風雲際會”,也是相當的不錯。如果讓你來對,能否對出下聯呢?不妨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