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教師節學生向李俊獻哈達
我是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李俊,現任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音體美組學科組長。
或許命中註定我與神聖的西藏有一場人生際遇,亦或許我的教育生涯中註定我與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有一段不解之緣。當初選擇做教師這份職業的一份初心驅使著我做下了最終的決定,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在家人和學校的支援下,經過前期的體檢、培訓,我成為了第九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隊中的一員。
去年8月1日是正式出發的日子,帶著內心的激動和嚮往,踏上遠赴西藏的征途。臨行前一天的晚餐,家人像往常一樣吃著飯,什麼離別的話題都沒有說,看著坐在旁邊天真爛漫的女兒,突然覺得從明天開始,我就要缺位較長一段時間了,不能每天陪伴家人,感覺有點難受、惆悵,特別是覺得對女兒有虧欠,不能看著她、陪著她每天的成長……
△ 教研組開展活動
8月2日8:32分,飛機準時降落在日喀則和平機場。經過簡單的歡迎儀式後,我們乘車前往目的地——“組團式”援藏教師公寓,三年的援藏生活就此拉開帷幕。
說起西藏,我們大多數人腦海中想到的,是奔跑的藏羚羊、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奔騰的雅魯藏布江、雄偉的布達拉宮……我也跟大家一樣,但更多的是忐忑與不安……因為,我聽到的、瞭解到的是西藏地區是屬於高海拔、高寒、缺氧的地區,對身體是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響的。心裡想著,那裡的學校會是什麼樣的呢?學生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進藏後,我們先後進行了各類培訓、健康知識講座,應急救護培訓等,制定了三年工作計劃以及學生音樂課堂學習調查問卷,在此期間,逐漸適應了缺氧、乾燥、低氣壓的高原環境。
△ 校級公開課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
我任教的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是西藏自治區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學校總人數近2000多名學生,我的任務是音樂教學及教研組長工作指導。這裡沒有音樂專用教室,在原來做音樂教室的教室裡有一臺鋼琴,但已經多年沒有調律了,音準極其不準。教研組是音體美組合在一起的,叫“體藝中心”,開教研組會議也在一起。學校安排我與一位年輕音樂老師結對,互相切磋,教學相長,兼任音樂學科組長,幫助他們定期開展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工作。
我負責七年級和八年級的音樂教學任務,一週12節課,這裡是六天工作制,週一到週六都是有課的,學生能聽懂普通話,一開始我試著用藏語說“咯布參錯(上課)”“咯布參遲(下課)”,他們鬨堂大笑。藏族的學生很樸實、很聽話,課堂上很安靜,對老師也很有禮貌,他們熱情又靦腆,讓他們表演節目會感到很不好意思。
我將新浜學校“賞識激勵,閃亮生命”的理念帶進了這裡的課堂,每次上課前都會進行一個“每週一星”的活動,每次讓幾名學生上臺表演,慢慢地,這個課前小互動也受到了他們的歡迎與喜愛。
△ 李俊在公開課上展示吹奏《春江花月夜》主題音樂片段
在大家眼裡可能覺得藏族的學生應該都是能歌善舞的,我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到這裡才發現,這只是相對而言,但實際上他們很膽怯,不敢表現自己,課上叫他們唱歌或跳舞,有些學生會低著頭不說話,或者用手撓著腦袋,紅著臉感到很抱歉的樣子。我便用自己瞭解到的藏族的一些著名歌唱家和歌手的故事來鼓勵、引導他們,讓他們明白有才藝的孩子最終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記得第一次給他們上課時示範唱歌,唱幾句後就覺得胸悶氣短,頭頂感覺嗡嗡作響,我知道這是嚴重缺氧的緣故,後來吹陶笛時也是如此,於是就採用小聲哼唱,以此來克服缺氧的狀態,後來慢慢地也就適應了。另外,工作隊要求每個老師開設社團課,我開設了自己比較擅長的陶笛,取名格桑陶笛社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到了這所學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藏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飽滿的精神狀態。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隨處可見學生們捧著各科書籍閱讀學習,學習氛圍很好。他們的勤奮好學為美麗的日喀則上海實驗學校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每週六或週日會去當地的福利院進行幫教,透過開設趣味課程、組織文體活動等,豐富福利院孤殘兒童的業餘生活,讓他們收穫知識、快樂和自信。
△ 李俊教學生吹奏陶笛
教育援藏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沒有後悔我當初所做的這個決定。經歷了近一年的援藏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也許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人生的寬度。
“何時可見真本性,高原風雪瀰漫處。”援藏是一種緣分,更是一份責任;是一次歷練,更是一生的財富;雪域高原讓我心靈淨化、受益終身,人生因援藏而精彩。在此,我沒有氣吞山河的豪言,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我唯有的是土家漢子的歌聲,用勤懇踏實的工作態度,繼續述說著對雪域高原的愛戀。
《“決戰脫貧攻堅——來自對口幫扶一線的故事”》(44)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更好地宣傳上海市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全面展示上海助力對口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成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文匯報社聯合主辦的“決戰脫貧攻堅——來自對口幫扶一線的故事”主題報道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旨在“謳歌援建奮鬥者、打贏脫貧攻堅戰”,透過向本市援外幹部人才、志願者以及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社會愛心人士等徵集在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中的做法、經驗、成效、感悟等以及相關圖片、音影片材料,全面宣傳展示本市助力對口地區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即日起,相關內容將在“文匯”APP集中刊發,以饗讀者。
來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上海松江
編輯:趙徵南
責任編輯:何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