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揭秘水滸傳中的方臘厲害嗎 方臘是誰抓住的

由 童豔紅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梁山眾好漢與方臘起義軍的那一場決戰,可謂是整部《水滸傳》最精彩的部分。我們可能對梁山上的英雄好漢們比較熟,認為他們個個都是武藝高強的人。但其實,作為北宋末年與梁山相齊名的另一起義軍,方臘其實有許多厲害的人物。

方臘畫像

方臘自己就已經是武藝高強的人了。在小說《水滸傳》中曾寫道:宋江率大隊人馬來捉方臘,先是朱仝與方臘戰了十餘合左右,朱仝便不敵方臘,敗下陣來。於是,林沖、呼延灼、李應三人加入戰局,四人力戰方臘。鬥了大約四十餘合,還是不分勝敗。一直到六十回合,方臘開始佔了上風,將林沖震下馬去。剛要砍殺的時候,剩下的三個將領將林沖救走。

於是方臘又砍向其他三人,三人皆受傷。誰知林沖從背後刺過來一槍,正中方臘的後背。但還是堅持將林沖砍殺。這時,花榮連射了三箭,方臘只能慌忙躲避。誰料花榮又射一箭,正中方臘右臂。在這種時刻,又有一位梁山好漢前來於方臘相戰,這便是盧俊義了。方臘在受此重傷的情況下,還是與盧俊義大戰了百餘回合,依然不分勝負。可見方臘的武藝有多麼的厲害。

方臘的厲害之處不僅僅是首領一人武藝高強,方臘做下還有“八大天王”:王寅、鄧元覺、石寶、厲天閏、司行方、方傑、龐萬春、呂師囊,各個武藝都比得上梁山好漢們,有些甚至比梁山上的還要強一些。

宋江徵方臘

宋江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後,就尋思著招安這件事。因為宋江在加入梁山之時,就是對北宋王朝抱著一絲幻想的,不像方臘的起義軍是真的對北宋王朝深惡痛疾。於是在小說《水滸傳》中,宋江一手促成了宋朝對梁山的招安。

宋江徵方臘劇照

在那個時代,宋江想要為梁山眾英雄尋找出路,甚至想為他們找個官做,然後一起忠於朝廷,報效國家,留名青史。這是那個年代人人都想做的事,是符合時代要求,所以無可厚非。但是在梁山招安後,朝廷派他們坐的第一件事就是徵方臘,宋江還同意了,這就是宋江此生犯得最大的錯。

第一,宋江過於忠於朝廷了。因為促成這次招安十分不容易,所以宋江不願意放棄來之不易的成效。由於他過於忠心,以為做官的就應該為國盡忠,服從朝廷的指揮。又由於招安是在朝廷僅有的幾個有良心的人的幫助下促成的,但是總有幾個沒良心的會記恨梁山上的人。於是,根本不思考這是不是陷阱就帶著梁山好漢們去征討方臘。

第二,宋江違背了自己的良心,背叛了農民起義。歷史上的方臘起義,是一場正義的反抗封建社會壓迫的農民起義,隊伍中的人也大都是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而梁山上的這個組織,其建立的本意也被叫做“宋江起義”,也是為了百姓想要推翻宋朝的統治。所以,宋江和方臘同樣屬於農民階級的領袖,宋江去征討方臘,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就是宋江背叛了農民階級的利益,違背了自己的良心。

征討方臘死了多少人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傷亡最大的一次就是征戰方臘的這場戰役。方臘的起義軍中也不乏武藝高強之輩,與梁山好漢其實不分上下。梁山泊的英雄們征戰完方臘回杭州清點人數的時候,竟然只剩下三十六人,實在是可惜。

宋江征討方臘劇照

於攻打方臘時戰死的竟然有五十九位之多。董平:被炮火傷了左臂,為救張清,被方臘部將張韜一刀剁成兩段。張清:攻打獨松關,被厲天閏一槍刺中腹部而死。徐寧:兵馬走到杭州城東新橋時,去救郝思文被毒箭射死。索超:攻打杭州城,被南軍元帥石寶一錘打落馬下死於非命。史進:於睦州昱嶺關死於小養由基龐萬春之箭下。阮小二:遭南軍火排襲擊被掛鉤搭住,他不願受辱,自刎而亡。解珍:被南軍撓鉤搭住髮髻,解珍割斷髮髻墜崖身亡。解寶:哥哥解珍墜崖身亡,解寶見狀,急退下山去,不料山上滾石亂箭齊下,解寶被活活砸死在亂山叢中。

其餘在戰場上陣亡的還有:秦明、劉唐、雷橫、阮小五、張順、石秀、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歐鵬、鄧飛、燕順、呂方、郭盛、王英、扈三娘、鮑旭、馬麟、孟康、侯健、陳達、楊春、鄭天壽、陶宗旺、項充、龔旺、丁得孫、穆春、曹正、宋萬、杜遷、薛永、施恩、周通、李忠、湯隆、鄒淵、李袞、蔡福、李立、李雲、焦挺、石勇、張青、孫二孃、王定六、鬱保四、段景住。

還有一些是帶傷病故的:林沖、楊志、張橫、穆弘、楊雄、孔明、朱貴、朱富、白勝、時遷。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因此征討方臘也是梁山泊英雄組織就此瓦解的開端。


 

宋江方臘起義

在小說《水滸傳》裡,梁山征討方臘一段是全書最精彩的軍事戰役,宋江等人最後戰勝方臘,但自己也損失慘重。不過,在歷史上這兩人都是北宋末年眾多農民起義中的兩個。

宋江方臘起義地圖

宋江是在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正式起義,之後不久離開梁山泊,各地轉戰,先是在山東,之後是河北河南,後來還去了兩淮一帶,最後因為想要乘船攻打海州,被官軍埋伏而投降朝廷。宋江的起義軍前後不過兩年,主要頭領算上自己只有三十六人,兵馬據推測也只有一萬人左右。他們沒有像小說裡以梁山水泊作為根據地,過得更像是流寇,雖然戰勝過一些官兵,但大多數時間是被人打敗逃跑或者避其鋒芒。

而方臘的起義明顯要比宋江成功得多。方臘起義要比宋江晚上一年,據記載他是利用摩尼教的教義精神煽動了許多深受朝廷剝削的農民,所謂摩尼教,我們現在一般稱之為明教。方臘的起義聚集了有幾十萬人之眾,而且方臘後來甚至建立農民政權,他被稱為“聖公”,改元“永樂”。而方臘起義也不像宋江一直在流竄各地,他帶兵一路攻打縣城,殺了許多官兵,據記載他曾經一戰全殲五千官兵。最鼎盛時,方臘總共攻下了六州五十二個縣,可見其戰鬥力之強,遠非宋江的小打小鬧可以比擬。

此外,宋江投降朝廷後也極有可能討伐過方臘,不過這一點至今還未確定。

方臘起義的導火索

北宋末年,最大一次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是方臘所發起。當時,土地兼併十分嚴重,皇帝與其他朝廷重臣還對百姓進行剝削,自己則過著各種奢靡、荒淫的日子。公元1114年,宋徽宗還修建了延福宮、萬歲山等,耗盡了人力物力。

方臘劇照

宋徽宗還崇尚道教,想要在宮裡看遍天下寶物。於是為了在宮中的林苑裡佈置各種奇花異石,特地派人在蘇州設一個“應奉局”,在江東地區蒐羅各種花石竹木和珍異物品,送到汴京。沒十船組成一綱,這便是“花石綱”的由來了。

哪個百姓家裡有一塊別緻的石頭,直接衝進去貼上黃紙,這便算是趙宋“皇家”的了。若是看到哪個花木稀奇,也是同理。如若遇到大型的花木,就是將百姓家裡的牆全拆掉也要將這花木運回汴京。有時還會趁亂將百姓家中搶劫一空後揚長而去。

本來那個年間百姓的收成都不好,連年災荒,家中已經沒有什麼經濟收入。結果家中唯一值錢的寶物還被皇家收走充公,這樣讓百姓的日子根本過不下去,一路上都有許多餓死的百姓的屍體。“花石綱”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也就此成為了方臘起義的直接導火索。

方臘本身也是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他清楚的知道“應奉局”對待人民是有多苛刻,也深知每個底層勞動人民心裡的怨恨。於是,他站了出來,決心組織大家一起來反抗腐敗的北宋王朝。就此,北宋末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方臘是哪裡人

一個古代的名人,總會有各個地方在爭論他到底屬於現今哪個區域的人。方臘作為北宋末年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人物,自然也有他到底出身何地的爭論。關於方臘到底是哪個地方的人,其實只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安徽歙縣人,另一種是睦州青溪人(今杭州淳安)。

方臘畫像

其實關於方臘的籍貫的說法,在史籍上有這樣的兩條記載。一是北宋官員李綱探親回家,適逢方臘起義,遇阻於路,對方臘起義的情況“親見探報及得於傳聞實為詳悉。”他在上王太宰書中,明確說“睦州方寇”,而且說方臘“據幫源村”(李綱:《梁溪先生文集》卷一〇八)。

第二處是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徽州知府盧宗原重修歙州城池(其時已改名為徽州)時,燒製的城磚銘文曰:“威平洞賊方臘”,明確說方臘是威平洞(即幫源洞,方臘起義後易名)人。盧宗原在親題這塊城磚銘文時,是在方臘起義失敗後的第二年。當時方臘起義餘火未熄,餘部尚存。而且《淳安縣誌》、《歙縣縣誌》都說“方臘,青溪人也。”

從這兩處資料可以看出方臘是實實在在的睦州青溪人。那些之所以說方臘是安徽歙縣人的人,是根據《桂林方氏宗譜》中“歙人方臘”的記載,才斷定方臘是安徽歙縣人。但其實在那個年代,“歙人”並不等於“安徽歙縣人”。青溪縣自古以來就有“歙之東鄉”之稱。所以青溪人也可以稱為“歙人”。

因此,從眾多歷史資料看來,方臘應該是屬於今浙江淳安縣幫源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