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試賂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曆史上的一代聖君,他在位時,國運昌盛,開啟了唐朝最繁華盛世時期,當然明君治天下,自然少不了一批優秀大臣輔佐,而唐太宗對大臣也是要求苛刻。唐太宗試賂指的是唐太宗對臣子是否收受賄賂的一種試探。
唐太宗像
唐太宗性格還是有些多疑的,而且極為討厭大臣不忠,厭惡官員收受賄賂,不過大臣要收賄賂,也不怎麼可能給他知道,為了探查官員有無收受賄賂毛病,唐太宗想了一個法子,派出身邊親信,扮成賄賂的人,去給官員送禮。
後來有個官員經不住誘惑,收了一匹絹,唐太宗知道後大怒,要將那個官員殺了,不過這話一說出,就遭到了民部裴距的激烈反對,因為裴距覺得雖然作為官員,有收受賄賂的行為,是不對,該有處罰,但這並不是真正的賄賂,只是唐太宗用計試探人的,要是這樣也殺了那個大臣,反而會讓人不服,和引起其他大臣恐慌,所以要求唐太宗取消旨意,沒想到唐太宗聽了他那番話,反是大喜,還將文武百官都召進宮來,大大表揚了裴距一番,說裴距不懼他高高在上的權勢,敢於進諫,與他力爭對錯,是個不可多得的大臣,還讓群臣都要向他學習,覺得朝中若是每個大臣都不要阿諛奉承,敢將真相和對錯說出來,和他辯論,這樣治理國家就容易多了。
雖是看著只是唐太宗為了想要試探官員受賄情況的,因此讓他找到了肯直言的忠臣,但這也是他肯納忠言,讓文武官員敢勇於直諫。
新隋唐英雄傳唐太宗是誰
唐太宗李世民,李淵的兒子,李治的爸爸,武則天的丈夫兼任老公公。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唐太宗畫像
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年輕的時候就從軍了,那樣的亂世,基本上男孩子到一定年齡都會從軍。李世民軍功不錯,曾經救過隋煬帝,平定過軍閥,為大唐出了不少力。李世民如此努力,不過他還是次子,次子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掃清的就是長子李建成,李世民想了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殺掉。所以有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他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淵也沒辦法,只能讓這個兒子繼承皇位。
實驗證明,能踏著白骨站上帝位的人絕不是等閒之輩。李世民成功的當了皇帝,他並沒有因此作威作福。他願意聽取大臣們的意見,虛心納諫,休養生息,勤儉節約。他經常用隋朝滅亡的教訓來教育群臣,官制改革,注重吏治,努力讓政治清明。並且在國內減賦稅,知人善用,勵精圖治。在國家疆土方面,他也收復了很多像突厥一樣的邊陲國家。可以說,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能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在亂世中,軍功赫赫。登基之後,迅速轉換角色,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在他任內,也成就了一批像魏徵一樣的千古名臣。李世民23年的統治期間讓唐朝迅速繁盛起來,為貞觀之治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原名叫做李世民,有人說他的名字暗藏著濟世安民的意思,他是漢族人,除了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外,還是非常有名的詩人和書法家。他一生有很多功績,其中被很多人稱道的就是他非常知人善任。
唐太宗像
他推行了眾人皆知的貞觀之治,在他繼承皇位之後,對大臣們非常尊重,努力學習治理國家的方法,非常積極地向愛卿們吸取經驗教訓,貞觀年間,他主張削弱地方割據勢力,但是又不是強迫他們服從他,而是知道包容的力量是無窮的,他積極聽取各個小國的治國方法,儘量讓他們都滿意,從而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他在位的時候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人才,設立了讓人才們自由學習的弘文館,以備不時之需,希望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能夠儘自己的一份力。他受文人們敬仰的另一大原因是他不分貴賤,用人的時候以賢德為唯一的標準,這就為非官宦子弟的廉潔之士提供了為國家效力的機會。這些寒門弟子也為政界帶來了一些新鮮空氣。這對整頓政績有不可磨滅的作用。在對待大臣方面,李世明以隋煬帝為戒,成為皇帝之後積極鼓勵各位大臣給自己提意見,而且把諫言的權利放寬,這樣可以有力的減少他決策的失誤。有時候甚至有些大臣在朝堂之上都讓李世民有些下不來臺的狀況發生了,他也不會因此怪罪他們而是與他們共同商討解決辦法。就是因為他這樣的清明政策和用人之道才為國家帶來了國泰民安的時期。
唐太宗李世民年號是什麼
唐太宗是唐朝的時期的皇帝,唐朝最鼎盛的“貞觀之治”便是由他創立的。而之所以是貞觀之治,是因為唐太宗的年號——貞觀。
唐太宗圖片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觀”二字,就是取自於《易經·繫辭下》中的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萬物的發展,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我們應當順應這規律的發展。因此,“貞觀”大概就是順應規律的意思。宋朝理學家朱熹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說:貞,即正;觀,即示。“貞觀”即正示,這裡朱熹要我們正示的就是社會自然的客觀發展規律,而唐太宗的確在正示歷史,正示社會的發展。
唐太宗定年號為“貞觀”,大概就是因為他深知順勢而為的道理。在唐太宗後來對國家的治理上,處處體現“貞觀”二字的含義。唐太宗即位後,以史為鑑,吸取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順應民心,推行了開明的政策,減少苛捐雜稅,福澤百姓,使得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更設立諫官一職,虛心納諫,魏徵便是當時著名的諫臣。唐太宗勤政愛民,他執政期間,甚至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現象。
盛唐風貌我們無法想象,只知道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在當時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更有多國使節來訪,周邊藩國上供,唐朝也成為當時的“天朝”,唐太宗更被稱為“天可汗”,後人將這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以直言失去一面鏡子的是誰
李世民在位非常的重用一名大臣,這個人就是魏徵。而他和魏徵兩個人在歷史故事中一直是明君與賢臣的代表,一個敢不畏生死直言進諫,一個不拘九五之尊虛心接受,不得不說,大唐的盛世與這二人的相輔相成不無關係。
魏徵畫像
李世民信任魏徵,甚至於在魏徵死後,他曾十分心痛的說魏徵不在了就等於是他失去了一面鏡子,這個鏡子的意思自然是指日後沒有人敢當面指責自己的不對之處。
魏徵,字玄成,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學和史學家,他曾輔佐唐太宗開創了大唐的貞觀之治。魏徵這個人在歷史中是非常有名的,甚至於《西遊記》裡都有他的“夢中斬龍”的故事,而他本人也是相當的有能力有才華,最有名的就莫過於他敢於觸犯龍顏,當面指責皇帝的過失之處,毫不膽怯。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取得勝利,得了江山,有人就向他舉報魏徵,說他曾經為太子李建成出謀劃策,李世民便命人把魏徵找來對峙,沒想到魏徵直言不諱,竟然說出若不是太子當初不肯聽他勸告殺了李世民,也就不會有眼前的事。眾大臣全都嚇得不敢說話,反而是李世民覺得魏徵不僅膽識過人而且具有遠見卓識,非常的難能可貴,就將他留在身邊,並賜予高官,由此開始更加的重用於他。
這就有了後來魏徵去世後,太宗為何痛呼自己失去了一面鏡子的說法。
唐太宗嘆曰內容是什麼
魏徵是比較有名的丞相了,魏徵死的時候,唐太宗嘆曰:“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這句話被很多後人用。唐太宗當時很難過,魏徵雖然平時跟太宗說話從不顧及太宗顏面,不過他都是為國家和百姓考慮才會直言進諫,太宗在失去魏徵的時候非常痛心,魏徵是他的一面鏡子,所以唐太宗才可以“明得失”,才沒有重蹈隋朝覆轍,開創一個盛世。他感嘆自己失去了重要的賢臣。
魏徵畫像
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唐太宗嘆曰:“今魏徵逝,一鑑忘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書一紙,始半稿。”他感嘆,魏徵死了,他李世民就失去了一面鏡子,到魏徵家裡去又翻出了寫了一半的書稿,而這個書稿是魏徵留給太宗的治國用人之道,想到這裡唐太宗肯定更加傷心,魏徵到死都在為太宗出謀劃策,為大唐鞠躬盡瘁。
最後這一段是這樣的,唐太宗嘆曰:“朕顧思之,恐不免斯過。公卿侍臣,可書之於笏,知而必諫也。”中間一段是寫魏徵留下的書的內容,最後這句就是太宗對魏徵的肯定,意思是唐太宗一個人考慮事情肯定有不周全的地方,你們這些大臣一定要敢於進諫,魏徵的意思就是從任何人任何事那裡取長補短,任人唯賢,用人不疑,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大唐繁盛。
唐太宗的這段感嘆,前三句經常被用作“座右銘”,是太宗對魏徵的高度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