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機短歌行全文翻譯 陸機作品賞析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短歌行陸機
在中國古代,關於《短歌行》的版本有很多,其中有我們眾所周知李白的一個版本,但誰又能想到,在西晉的時候,陸機也曾創作出這麼一個版本。
陸機《短歌行》原文
由於人的一生極其短暫,所擁有的壽命也只有那麼一些,雖然現在就開始作樂,但也只能悲歌慷慨,根本就無法對憂愁的釋懷。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好像是清晨的一顆露珠一樣,轉瞬間就會消失,毫無留下任何的痕跡。時間根本就不可能重新再來過,花兒也不可能重新再綻放。蘋只會在春天的時候綻放自己的光輝,而蘭只會是到了秋天才散發出在自己的芬芳。剩餘的日子極其的苦短,已經過去了的日子讓人感到苦悶惆悵。人應該及時的行樂,跟友人在一起而感到快樂,跟友人離別而感到憂傷。怎麼可能會沒有那麼多的人生感慨,那隻不過是我遇見友人忘卻自己心中的憂愁罷了。我備好的酒餚極其美好,還不如讓大快朵頤,盡情地享受其中的美味。吟詠了短歌之後,我發現人就得需要及時行樂,才不會荒廢時光。
其詩歌主要表達的就是詩人對時間短暫的感慨,感嘆人生短促,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及時的行樂。這首詩歌當中有些句子模仿了前人,此人就是我們知曉的曹操,這首詩歌至少敘寫了一些友情,但是曹操在《短歌行》抒發的自己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此詩歌的含義跟“好樂無荒”之意極其的的接近,甚至就是一個意思。
西晉陸機
陸機出生於261年,卒於303年,字士衡,是吳群吳縣的人,就是如今的江蘇蘇州人。他是父親是陸抗,作為家中第四個兒子,跟自己的弟弟陸雲被後人稱之為“二陸”,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
陸機肖像
陸機雖然是將門出身,但是他從小就對儒家學術感興趣,能夠寫出不錯的文章,並且按照禮來處理日常行為。在274年的時候,他的父親陸抗去世,他就跟自己的四個弟弟一同統領軍隊,擔任牙門將。在陸機20歲的時候,他所守衛的國家東吳舉國投降,於是,他就隱退回家,在家閉門勤學,經過10多年的積累,有所成效,創作了《辯亡論》。
在289年的時候,他跟自己的弟弟陸雲一同前往洛陽,剛到洛陽城,兄弟倆心高氣傲,自認為自己出身貴族,看不起那些低賤的中原人,只是拜訪那些有名之士。他在跟張華初次見面之後,就對其德望感到敬佩,以師長的禮儀來對待張華。之後,張華將其兄弟兩推薦給諸公,讓他們兩個在洛陽城名氣大振。
之後在朝中擔任祭酒、著作郎等職位,在之後的日子裡,司馬穎曾救過他一命,他就投奔到其帳下,擔任平原內史,替司馬穎出謀劃策,後人稱其為“陸平原”。
在303年的時候,司馬穎聯合河間王準備攻打長沙王,讓陸機擔任後將軍一職。由於陸機非常得寵,讓司馬穎帳下其餘部將不服,多次跟司馬穎面前說其壞話,但是司馬穎沉默不語。
在這次交戰中,司馬穎戰敗,而司馬懿旁邊的佞臣多次進言,說陸機已有背叛之意。最終陸機慘遭殺害,其三族被誅殺。
陸機作品
陸機雖然是將門出身,雖然在早期他曾統領過一隻部隊,但是並沒有在戰場上打過多少勝仗,反倒他在迴歸故鄉之後,文學上增進顯著,為日後成為一名文學家埋下鋪墊。
陸機畫像
陸機在死前,曾留下眾多作品,文學上,根據《陸機傳》對其的記載,他創作了詩歌、文章等共有300多篇,但是留存至今的詩歌有107首,而文章有127,其中還包括了很多殘篇,但是總的來說,其留存下來的文學作品還是眾多的,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其中他最先創作的《辯亡論》具有一定的名氣,講述東吳為何會被滅亡的原因所在,約有2800的字,幸好在《三國志》中有所保留,不然其原文肯定會有所殘缺。當然,最具代表性的還有《平復帖》,其書法價值和研究價值甚高,還有《文賦》一文,可以說是陸機的文藝理論作品,集聚了他所有的文學理論,他對寫作的認識,覺得雖然可以借鑑前人的驚豔,但是主要還得依靠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其文學作品在眾多朝代史書上有所收入,在1982年的時候,曾出版過《陸機集》,收入了他所有留存下來的作品。
陸機在文學上留下的作品有很多,可見其博學多識,在史學上,其成就雖沒有文學上,但也不弱,也是有一定的建樹。他曾寫過《晉紀》,一共有四卷,《吳書》只不過是寫了一些,但是沒有最終完成,還有《洛陽記》,一共只有一卷,關於他的史學作品還有很多,可見他對記載社會事件以及觀察社會卓有見解。
在繪畫上,他依舊有所建樹。根據《歷代名畫記》上的記載,說陸機曾有《畫論》這麼一部作品,說明陸機對繪畫還是有所見地的。
陸機 文賦
陸機的《文賦》採用的字型是行書,其文章講述的是陸機對創作時的準備、構思、形式、創作樂趣、風格、技巧等的獨特看法,而賦作為漢代以來較為知名的一種創作方式,而陸機就是採用這種方式,讓人感覺到他文采橫溢。
《文賦》印稿
《文賦》為紙本墨跡卷,可以說這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名家真跡之一。其是陸機嘔心瀝血的一部作品,而他的後人陸柬也是一位文學家,但是他在幼年讀《文賦》的時候,也想書寫一番,但怕自己不才玷汙前人的名作,等到他晚年的時候,才肯動筆。
《文賦》的章法和氣韻,大多模仿王羲之的風格。全書一共144行,共有1658個字,其字型以正、行為主,中間少數參雜草體,可以說是三體並用,但是毫無違和感,反而讓人感覺到渾然天成之感。
《文賦》的最後一段,是歷年來被後人爭論不休的一段。講述的是文章的社會功效,在陸機看來,文章的作用非常的大,它可以作為道理的載體,並透過它傳播,是一個很不錯的橋樑。它既能夠挽救文武的道路不被衰弱下去,也能弘揚教化,使其無法泯滅。人世界有眾多的道路供人選擇,然而文章都能夠指明,世界眾多哲理,它依舊能夠囊括。它的作用就跟細雨潤萬物一般重要,只要把文章刻在石頭上,就能夠聞名遠揚,而且文章傳播的途徑日新月異。
後人認為這段話跟他這篇文章沒有必然的關係,認為是後來新增上去,反而顯得不倫不類,這結論讓人感到似是而非。而且這段話所表達的含義,脫離了儒家的文學觀,跟事實根本就格格不入。
陸機字士衡
“陸機字士衡”這句話出自於《陸機傳》,講述的陸機的一生,是房玄齡等人編著的《晉書》其中的一篇傳記文。
博學多識的陸機
陸機,字士衡,是吳郡縣人士。他的祖父是陸遜,是吳國著名的丞相,而他的父親陸抗,也是吳國著名的大將軍。陸機生來高大,成年的時候就有七尺之高,其聲音像洪鐘一樣深遠且宏亮。陸機在年輕時期,就已經有奇才,其文章當代無雙,可見創作的水平之高。之後,陸機在吳國滅亡以後,退居家鄉,閉門勤學,有所見效。到了太康末年,他和自己的弟弟就跟前往洛陽,並認識了張華,之後,他們的名氣大漲。
當時的中原還是處於多災多難的局面,眾人勸說陸機回到吳地,但是陸機自認為名氣甚高,就應該救世,讓百姓脫離於危難之中,所以沒有聽從眾多的勸告。整個朝廷裡,唯獨成都王穎不居功,而且此人對下屬能夠有所慰勞,對待士人以禮相待,而朝廷中常常發生變亂,於是,陸機想改變這個局面,就投奔到王穎旗下。王穎知道他是個人才,任命他為軍師,並且自己上奏朝廷希望任命陸機為平原內史。
太安初年的時候,成都王聯合眾王想要跟長沙王決戰,讓陸機代理後將軍,導致其下屬對陸機不服,認為只不過是一介書生罷了。其中孟超他就不接受陸機的排程,就率兵出站,導致全軍覆滅,但是孟玖卻認為是陸機有意讓他去送死,就到王穎面前說陸機壞話,說他有造反的念頭。惹得王穎大怒,派遣親兵去逮捕陸機。於是,陸機就在軍營中被害,享年43年。他死的極其冤枉,還沒有做出報效祖國的事情,卻慘遭奸人所害,軍中士卒們無不替他痛心,替他流淚,甚至老天都為之色變,可見陸機的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