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美國人為什麼區分中國人臉能力很差?

  此現象被稱之為"異族效應" (other-race effect),而且在各人種(中國人 vs.美國人)乃至各物種(猴 vs.人)之間看臉都有可能發生喲~ 正巧敝人之前有做過相關學術報告所以粗略回顧過一些文獻…… 歡迎大家拍磚指正!


 

  對這個大家親身經歷或是聽說過的喜聞樂見的現象,其實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呢……默默對手指中

  可能是心理學細分方向等歷史遺留原因導致大家做研究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總結一下迄今為止對"異族效應"的研究大致分如下幾類:

  1. 社會心理學角度

  1.1 異族接觸假說 (contact hypothesis, Brigham & Meissner,1985)

  異族接觸假說認為本族面孔識別效好的直接原因就是接觸多啊(多麼淺顯易懂且然並卵的解釋……)

  這大概算是學術界最早對"異族效應"做出的解釋,你看做哪行不被時代的發展所侷限呢……

  1.2 內 / 外群體分類 (automatic in-group/out-group categorization,Levin,2000)

  Levin 做過一系列這方面的研究 他的觀點提綱挈領地說就是我們看到異族時因其種族資訊太過明顯會忽略其個人資訊,而對本族加工則多是個人資訊,而且這個加工模式深入社會認知方方面面。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因為你給人家貼了"外國人"這個標籤以後不再注意他的個人資訊了。

  (PS.:社心領域其實並不是敝人術業專攻,簡單先寫在這裡主要是為了讓你們對後面高大上的認知與發展角度點贊呢)

  2. 發展心理學角度

  發展心理學觀點通常認為異族效應體現的是我們自出生起知覺發展過程中出現知覺窄化(perceptual narrowing)的過程。

  @VeraTulips 同學引用的以下 Pascalis et al(2002) 就是經典的發展心理學對異族效應的解釋,然後我就決定直接引用了~

  李小璐被誤認為范冰冰……是老外臉盲還是女

  "要了解什麼是知覺窄化,我們首先要看看帕斯卡里斯等人的實驗是如何做的。在以小嬰兒的實驗作為被試的研究中,由於他們不會說話也不能像成人一樣理解實驗任務,所以我們往往採用“習慣化(adaptation)”正規化來進行這類實驗。基本原理是給嬰兒重複呈現一張面孔直到他 / 她不主動盯著這張圖片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就說對於這張圖片嬰兒已經形成了習慣化(adapted);之後,我們給嬰兒同時呈現兩張面孔,其中一張是之前呈現過的,另外一張則是新的,我們根據嬰兒對兩張圖片的注視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嬰兒的面孔識別能力,如果嬰兒的注視興趣或者注視時間主要集中在新異的圖片上,那麼表明嬰兒能夠識別或者辨別兩張圖片,嬰兒有正常或者較好的面孔識別能力。

  運用這個正規化實驗的結果發現,無論對人臉還是猴子臉,6 個月大的嬰兒對新異面孔的注視時間都顯著長於熟悉的面孔,表明 6 個月大的嬰兒對人臉和猴子臉都能進行很好的識別;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成人的實驗結果,對於人類面孔,成人對新異面孔的注視時間顯著多於熟悉的面孔,說明成人對人臉有很好的識別能力;而對於猴子面孔,成人對新異面孔和熟悉面孔的注視時間沒有顯著差異,表明成人不能識別猴子這一非人類的面孔;以上結果驗證了其他物種效應(other-species effect),即成人對人臉的識別優於對非人臉的識別。"

  3. 認知心理學角度

  3.1 知覺專長假說(perceptual expertise hypothesis, Tanaka et al., 2004)

  從認知角度看面孔識別就不能不說大(忽)名(悠)鼎(群)鼎(眾)的整體性加工(holistic processing)機制。

  居然沒有聽說過"整體性加工"是個毛的讀者可以被這篇洗個腦

  面孔識別:鳳姐倒過來可能更美?

  理論上說如果我們都是面孔識別專家,那麼話說為何已經擁有知覺專長的面孔識別技能的我們還是會對本族面孔識別得更好呢? 因為這是我們專長裡的專長呀 (an expertise effect within an expertise effect) 此刻森森滴感到朕的翻譯不能症一定被大家發現了……

  總之在加工本族面孔的時候我們就是專家中的戰鬥機,且知覺專家的特點是整體性加工,那麼本族面孔是不是比異族面孔更整體性加工呢? 萬萬沒想到……這麼簡單一個問題學界各流派竟然吵了很多年也沒個定論。說得好聽點是歸因於各種研究正規化不統一以及被試間的差異性,說的難聽些真有點 can you even replicate your own study 的意思。有興趣的讀者我們私聊。

  3.2 experience-modulated multidimensional face-space (Valentine, 1991)

  這是一種偏計算的解釋方式 個人非常喜歡這個 computational model 但苦於難以實驗操作驗證 這個解釋起來感覺略辛苦。

  最後總了個結吧。

  細心如你,或腦洞略大的你,可能已經發現 1.1"異族接觸假說",3.1"知覺專長假說"與 2.發展心理學角度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然而硬要說其因果先後倒也是無法論證呢。 掐指一算,你可能也已發現這三種角度的解釋其實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且並沒有哪個角度能單獨解釋所有的異族效應現象。就好象同一個課題被認知、發展、以及社會心理學走了個分開旅(研)行(究),而且挺奇怪的是每個領域都覺得自己的理論最棒了,一點都不謙虛呢。

  PS.:通常並不會把自己寫的英文還原為中文,寫著都覺得好拗口,望大家海涵。

  References

  Brigham, J. C., & Malpass, R. S. (1985). Differential recognition for faces of own- and other-race persons: What is the role of experience and contac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41(3),139-155.

  Levin, D. T. (2000). Race as a visual feature: using visual search and perceptual discrimination tasks to understand face categories and the cross-race recognition defici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29,559-574.

  Pascalis, O., de Haan, M., & Nelson, C. A. (2002). Is face processing species-specific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 Science, 296, 1321-1323.

  Tanaka, J. W., Kiefer, M.,& Bukach, C. M. (2004). A holistic account of the own-race effect in face recognition: Evidence from a cross-cultural study. Cognition,93, B1-B9.

  Valentine, T. (1991). A unified account of the effects of distinctiveness, inversion, and race in face recogni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43A,161 -204.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84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美國人為什麼區分中國人臉能力很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