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簡介個人資料 駱賓王活了多久怎麼死的?

駱賓王簡介

駱賓王是唐代初期著名詩人,是“初唐四傑”之一,字觀光,浙江義烏人。駱賓王的父親曾是青州博昌縣令,死於在任期間,而其父死的時候駱賓王還尚且年幼,便只能流落他方,在窮困潦倒中生活。

駱賓王像

直到永輝年間,駱賓王成為了李元慶的府屬,憑藉著自己的才能被封為東臺詳正學士,但因他犯事被降職,發配到了西域,駐守邊疆。在此期間,他寫了很多邊塞詩。到了公元678年,駱賓王被調任為武功主簿,之後有過兩次升遷,官至侍御史。當時正是武則天當政,對於受傳統思想影響的駱賓王而言,認為女子執政是極為諷刺的,故駱賓王便多次上書諷刺武則天的行為,致使他受到了牢獄之災。在他入獄的第二年遇到特赦才得以被釋放,被派到臨海作縣丞,後來他自動放棄官位,過起了雲遊的生活。公元684年,駱賓王成為徐敬業的府屬,參與了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自立為女皇事件,並寫下了《為徐敬業討武瞾榭》這篇氣勢磅礴的名作。同年十一月,徐敬業起義失敗,被誅殺,駱賓王則下落不明。對於駱賓王的死,有多種說法,一說是駱賓王被徐敬業的部將王那相所殺,還有一說是駱賓王逃了出來,最後出家為僧。

駱賓王七歲便能寫詩,被人稱為是“神童”,據說朗朗上口的《詠鵝》正是他七歲時候作的。駱賓王擅作七言歌行,比較出名的是初唐時期較為罕見的長篇《帝京篇》,在當時被認為是千古絕唱。駱賓王在五律詩、駢文上也有具有時代意義的代表之作,如《為徐敬業討武瞾榭》,他的詩作是“初唐四傑”中最多的。

駱賓王討武檄文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是唐代詩人駱賓王的代表作之一,這篇文章寫于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

駱賓王討武檄文

武曌宅元年間(公元684年),武則天設定了臨朝稱制,正在為下一步自己做皇帝而準備建立大周王朝,這件事,引起了許多貴族內臣的憤怒和反對,李敬業,是開國元勳李績的後人,召集兵馬在揚州起兵,想要康復唐朝的大業,駱賓王這個時候已經是李敬業的幕僚之一。駱賓王早就對武則天的統治存在著強烈的不滿,在他看來,武則天寵信奸佞,穢亂後宮,又不守安分,殘酷暴力,本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他曾經多次上書出言諷刺,幾次下獄卻依舊不肯改變初衷,後來在李敬業起兵之時做了這首《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作為軍用的文書,駱賓王確實做到了明理辯師,氣勢高昂卻言辭謹慎乾脆利落。

不僅僅表明了武則天作為一代君主的罪過,也順便提醒了這些匡復李唐盛世的人們,寓意在生死存亡的時刻,為起兵討伐武則天做了充足的鋪墊,並且將人們心中的豪情壯志都激發出來,起到了很好的排程氣氛,激發意志的效果。這篇《代李敬業討武曌檄》行文流暢,感情飽滿,是名垂千史的好作品,後世的人們可以從這首詞中,認識到武則天的蠻橫無理,從裡到外,令人警醒深刻,文采勁道,令人深思。起到了鼓舞志氣,折服人心的作為,至今仍是歷史上極有藝術價值的不朽之作。

駱賓王活了多久

駱賓王,我國古代唐初時期偉大的詩人,更是個頗具有傳奇色彩和浪漫主義的奇人。字觀光,生於公元619年,卒年不詳。所以關於駱賓王到底活了多久一直是史學家們研究的課題。

駱賓王像

而駱賓王之所以逝世的年份不詳,是因為他是被戰亂所累,不確定是否死亡造成的。當時李敬業起兵造反,希望駱賓王可以寫一封討伐武則天的文章,正好駱賓王被武則天迫害而對她心生不滿,所以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這才有了《討武曌檄文》的面試。

但是在起義兵敗後,駱賓王就下落不明。有一種傳言是,在戰亂中駱賓王被殺,當時是687年,所以駱賓王活了69歲。但另一種說法認為駱賓王當時並沒有死,據說駱賓王一行人跳水逃匿,追捕他們的官兵害怕上面官員責罰,所以殺了兩個和他容貌相似的人,駱賓王自此可以活了下來,不過這則傳言並沒有說清楚駱賓王到底逃到何處,死於何年,只是說他最後兒孫滿堂,所以這個說法沒有辦法推算駱賓王到底活了多少歲。

在他的家鄉義烏,他母親的旁邊有座駱賓王墓,這是他的家鄉人為了紀念他而特意立的衣冠冢。而不久之後在南通城黃泥口有人也發現了駱賓王的墓碑,不過經過歲月的璀璨,駱字只剩下最後的半個字,不過也有可能這是當地人以為被殺的那個是真的駱賓王,所以為了他建了墳墓,總之,最後駱賓王的卒年成了一個謎。


詠雪駱賓王

“龍雲玉葉上,鶴雪瑞花新。影亂銅烏吹,光銷玉馬津。含慧明素纂,隱跡表祥輪。幽蘭不可儷,徒自繞春陽。”——《詠雪》。

駱賓王泥塑

詠雪駱賓王指的是駱賓王所寫的《詠雪》一詩。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之一,從小的時候就初顯才華,所作的詩作大多詠物詩居多。駱賓王《詠雪》這一首詩也是詠物詩裡面的代表作。

駱賓王一生都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幾次踏入仕途都以失敗告終,後面實在沒有辦法就和母親一起回了老家,靠種田維持生計,但是日子卻越過越難,駱賓王沒有辦法,只好再次走入官場。但是這一次走入官場也並沒有獲得什麼成就,所以他寫下了很多詩,大部分都是透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表達自己仕途無望的悲哀以及對社會的不滿,所以他的詠物詩才被世人捧得如此之高。

但是詠雪駱賓王這一首詩卻沒有什麼感情寄託,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這首詩是純粹的描寫景物,也因此顯得沒有什麼寄託,導致這首詩沒有什麼感染力。但是駱賓王詠雪這一首詩之所以流傳至今,也是因為它的單純,將雪景描寫的非常俏皮,讓人們眼前一亮,彌補了沒有感情的欠缺。

駱賓王《詠雪》這一首詩也是駱賓王詩作裡面難得的沒有參雜自己情感的詩作,也正是因為這詩作的單純才使得這首詩在駱賓王眾多抒情詩裡面脫穎而出,被世人傳頌至今。

駱賓王怎麼死的

對於駱賓王是怎麼死的,到現在也仍舊存在著爭論,有許多的說法。

駱賓王圖

一說是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和徐敬業的舊部意欲逃去高麗,在去往高麗的途中因為遇到了風浪被阻,徐敬業的部將王那相叛變,為了將功贖罪、為自己討得一線生機,遂將駱賓王給殺了,並將其頭顱上交至朝廷,駱賓王全家也因此無一倖免都被殺害了。在《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中,對於駱賓王的死,都記載的是此說法;

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只有駱賓王和徐敬業的兒子逃了出來,二人躲藏在水蕩,最後駱賓王死在崇川,徐敬業的兒子為其修的墓;

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官軍一直都沒有抓到徐敬業和駱賓王,他們紛紛害怕武則天怪罪下來,遂找了兩具屍體來冒充徐敬業和駱賓王,並將兩具屍體的頭顱砍了下來上交至朝廷算是交差了。據傳徐敬業和駱賓王后來都出了家,做了和尚。此說法記錄在唐朝的《本事詩》中;

一說徐敬業兵變失敗後,駱賓王知自己已經毫無退路了,便跳江自殺了。此說法記錄在唐人所撰寫的《朝野僉載》中;

對於駱賓王到底是怎麼死的,其爭論點在於徐敬業兵變失敗之後,駱賓王到底是逃了還是死了。有相關記載的正史和野史說法不一,大家都各執一詞,致使到現如今關於駱賓王的死也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說法,畢竟那已成為歷史,對於當時的情況除了這些史書記載外,也沒有其他的考究辦法。

送別駱賓王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這是駱賓王所做的《送別》,是一首五言絕句。雖然這是一首題為送別的詩,可是卻是駱賓王的抒情詠志。

送別駱賓王圖

這首詩表達出了一種豪邁奔放的感覺,在那個還不太穩定的時期,描寫了悲涼的時刻,面對著就要離別的人們,駱賓王慷慨激昂。大致的意思是男兒們殺上戰場,大多都是馬革裹屍,現在一旦分別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面,不如就此喝酒喝個痛快吧。

駱賓王所生活的朝代正是武則天統治時期,他對自己的際遇憤憤不平,長期的鬱郁不得志,讓他把感情都寫進了自己的詩詞當中。他對武則天的統治感到深深的不滿,對她的罪惡滔天更是厭惡不已。心裡也是期待著匡復唐王朝的一天,自己能得到更好的際遇。可是武則天在位期間,他的那種沉淪壓抑的境地,讓他更加的沉入到苦悶之中。

《送別》這首詩表達的正是駱賓王這種胸有大志卻不得抱,只能鬱悶痛苦的感情。詩中並沒有描寫朋友或者親人送別的任何場景,也沒有說明駱賓王送別的是什麼人,然而卻表達出了不忍離別,更怕從此後再不相見的強烈惋惜不捨得情誼,將心中的鬱郁和慷慨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略去了一切對於離別的描寫,可是表達的感情反而更加強烈,以至於這首詩到現在也為人們所傳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14 字。

轉載請註明: 駱賓王簡介個人資料 駱賓王活了多久怎麼死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