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即使是一個家庭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有人是學霸,有人是學渣,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起到的效果還是很微小的。但是家庭環境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自然老師最有發言權。姑媽在小學當老師一干就是幾十年,帶出來的學生也不計其數了,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家庭環境還是會影響到孩子的,特別是以下幾種型別的父母,多會養出來學渣:
喜歡打擊孩子,挫傷孩子自信心的父母
對於小學的孩子來說,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肯定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這個時候除了老師的引導,家長給孩子的教育當然也很重要。如果一開始,家長就給自己的孩子設立一個“不是學習那塊料”的人設,天天在家裡打擊自己的孩子,挫傷到孩子對學習的自信心。孩子一旦最初的學習興趣沒有培養好,老師再努力也無用了。
編輯
所以,姑媽也會經常感慨:相比較老師,還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最大,看那麼多孩子需要幫,但老師也幫不過來呀,孩子跟父母接觸的時間也很多,父母總打擊孩子,孩子的自信心最容易喪失。
編輯
把“學習無用論”放在嘴邊的父母
同時,如果父母經常把“學習無用論”放在嘴邊,孩子也難以有好的學習態度:父母天天就在孩子面前說,考上大學還不如人家打工掙錢多,我還那麼費力學習幹嘛?還不如就這樣混上幾年,到了年紀趕緊出去掙錢去。如果是這樣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大機率也是學渣。
姑媽鄰居家有一兒一女,而女兒還上小學時,就天天聽他們抱怨女子上學沒用,早晚都要嫁人,天天在女兒面前說:“你也別想著考大學,我可供不起你。”姑媽每每提到那個女孩就說:“可惜了,本來還好好的,後來就一點都不想學了。”
編輯
溺愛孩子不自知的父母
而現在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很容易犯的錯誤是太溺愛孩子,總覺得孩子不能太吃苦,學習方面的苦也包括在內。太溺愛自己的孩子,長此以往,孩子養成了惰性,自然也更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姑媽班裡有個小霸王,是誰都不敢惹的,因為只要別人摸他一下,必定孩子奶奶會鬧到學校去;即使是老師批評了孩子,孩子回家告狀,孩子奶奶也要去學校告老師“體罰學生”。後來,無人敢招惹的孩子,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排斥,孩子受到孤立,自然也就無心學習,成了一名“學渣”。
老師雖然是教育工作者,但並不代表能事事周全,而如果攤上以上幾種型別的父母,孩子還真的可能具備“學渣”潛質,很真實。
-----------------------
關注,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新增、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