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戰爭,一個提起來就讓人感到壓抑的詞,一個永遠和死亡、破壞聯絡在一起的詞。縱觀人類的歷史,戰爭似乎一直不可避免,但世界上也曾出現一些無厘頭且無任何傷亡的戰爭,比如“列意之戰”。
雖然規模幾近於無,但列意雙方的對立真實存在過,暫且以這個名稱稱呼。“意”自然是指義大利,“列”指的則是列支敦斯登。列支敦斯登是歐洲中部一個雙重內陸國,什麼叫雙重內陸?
雙重內陸就是指這個國家是內陸國,其鄰國也全部都是內陸國,從地理意義上講被“團團包圍”。列支敦斯登是個很有意思的國家,它被“團團包圍”與其國土面積有很大關係,其國土面積僅有160.5平方公里,還不到北京市的1%。
雖然是個袖珍國,但列支敦斯登非常富有,工業發達,人們生活水平很高,幸福指數也位於世界前列。早在152年前,列支敦斯登就已經廢除了軍隊,只保留約120名警察(2017年資料);其人口數量約38114人(2017年資料),三成以上是外國居民。
最搞笑的是,從9年前起,列支敦斯登就將“出租”自己國家作為了一門產業,只要你身份沒問題,且有充足財力,每晚花上約42.5萬人民幣便可拿到作為該國“擁有者”象徵的鑰匙,按照規定,拿到鑰匙後至少在得在列支敦斯登待2晚。
當然了,“出租”是一種形式,你可以品嚐當地的葡萄美酒,可以呼叫警衛,可以乘雪橇觀光,但你別想趕走住在那裡的3萬多居民,獨霸一方。你的名字可以出現在列支敦斯登的路牌上,也可以被印在臨時鈔票上,你還可以帶上150人的觀光團。
列支敦斯登人有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樂天,這與其生活環境優越有很大關係。列支敦斯登的樂天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上,還帶到了戰爭中。1866年,歐洲爆發了一場持續兩個多月的王朝戰爭,也就是著名的“普奧戰爭”。
一方是普魯士王國,一方是奧地利。義大利王國與普魯士王國站在了同一條陣線上,而列支敦斯登雖然不怎麼想摻和,卻還是象徵性派出了80名士兵,在約翰二世親王的安排下,這些士兵跑到了提羅爾地區(屬於奧地利)負責防衛。
可能有人覺得80名士兵少得可憐,但實際上,當時列支敦斯登只保留了20名士兵,換句話說,他們五分之四計程車兵都派出去了。這些士兵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防衛加里波第的義大利士兵,然而,這兩方根本就沒有交火。
因為這場戰爭說白了真正認真拼的只有普奧,其他同盟基本起不了什麼決定性作用,所以列支敦斯登士兵與義大利士兵非常有默契,他們在戰場上吃吃喝喝,偶爾想起來要做個樣子便朝無人處放幾槍,其他時間都在樂呵呵地唱歌跳舞。
戰爭結束後,列支敦斯登計程車兵收拾行裝,興高采烈地以凱旋者的姿態回家。其首都瓦杜茲的人們紛紛出來迎接這些“勝利者”,可他們很快發現隊伍裡混進了一個奧地利人。也就是說列支敦斯登派出80人參戰,回來就變成了81人,不僅毫無損傷,還多帶了人回來!
這個人是誰?其實,他就是奧地利駐列支敦斯登分遣隊的唯一一名聯絡軍官。他在列支敦斯登士兵堆裡待了一段時間,被其樂天的性格打動,又捨不得列支敦斯登的美酒,便決定跟著他們走了。列支敦斯登士兵驕傲地宣佈了這一“戰果”,人們聽完後對其表示熱烈歡迎。
也是在那一年,列支敦斯登實現了完全獨立,2年後便解散了軍隊。按照約翰二世親王的說法,這麼做是為了“省錢”。1939年,列支敦斯登的最後一個士兵去世。雖然那一“戰”透著無厘頭與搞笑,但能避開傷亡,實屬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