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圍魏救趙”失敗了?

三十六計的第二針“圍魏救趙”應該說是人所盡知。與“瞞天過海”不同,其戰例是歷史上的真實。

二千三百年前,魏國派大將龐涓攻打趙國的首都邯鄲,趙國不得已向齊國求救,齊國派出了大將田忌率兵援助趙國,但軍隊的實際指揮卻是田忌的軍師孫臏。

田忌是個鋼鐵直男,想到邯鄲去和魏軍大戰三百回合。但孫臏阻止他這樣做,說不如去直接攻打魏國的都城大梁,田忌採納了他的建議。

圍魏救趙

於是龐涓本來已經攻下了邯鄲,結果還是不得不回師救援,行至桂陵,半路被以逸待勞的齊軍擊敗。龐涓也被俘虜,不過最後還是被放了。

這場戰鬥可以說將“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這句話發揮到了極致。這句據說是原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裡的,但我依然沒找到。不過這句的確講到了要害。

但是到了今天,很多人開始質疑起“圍魏救趙”的成功與否了。證據有以下三點:

1、齊國沒有達到救趙目的,最後魏軍是在邯鄲已經被攻破的情況下回援的。

2、桂陵之戰對魏國實力其實沒多大影響,一年後,在襄陵之戰中,齊國被魏國擊敗,其他國家也遭到了魏國的報復。

3、桂陵之戰中,孫臏採用犧牲弱旅的方法,用兩部弱兵換取了龐涓的輕敵,這才將對方拿下,頗有點不講武德。

好吧,問題提出了,可依靠“正確”的方法,齊軍會贏嗎?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歷史也經常重來,熟讀歷史就不難找出答案。

虎牢之戰和“圍魏救趙”

桂陵之戰近一千年後,天下再次大亂。強者各自為王。關中唐國少帥李世民向佔據洛陽一帶的鄭王王世充進攻。王世充同樣請擁兵數十萬的夏王竇建德支援。竇建德與孫臏不同,他的戰法是選擇與李世民正面對敵。當時唐軍不過數千,而鄭夏兩國合軍至少有十萬之眾。在數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可歷史就是這樣奇妙,最後居然是唐軍勝利了。王世充和竇建德被俘,可謂“捉了一對王”。為什麼同樣是援助,結局卻迥然不同呢?

其實竇建德同學絕非草包一個,他何嘗不想複製“圍魏救趙”的成功?所以他在接到鄭國的求救信後足足拖了兩個月才出兵,這時唐軍與鄭軍互撕得差不多了,夏軍的損失可以降到最低。而當年孫臏考慮得應該也差不多。雖然是盟友,但齊國與趙國兩個是彼此獨立,且有競爭關係的國家,鄭國與夏國其實也是一樣。沒有必要為潛在的對手消耗自己一方的過多軍力。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虎牢之戰”地圖

而且唐國與魏國的情況也極其類似。它們都是當時最有潛力一統天下的國家。後來建立唐朝的唐國就不說了。在戰國初期魏國的軍事實力也是最強的,魏武卒名揚天下,魏國也堪稱人才儲備庫,著名軍事家龐涓、吳起、樂羊,政治家李悝、西門豹、公孫痤都名揚天下,還沒說後來魏國流失的那六大人才:商鞅、孫臏、公孫衍、張儀、範睢、尉繚子。

所以,要想對抗強國,就得其他國家聯手。齊趙聯手,夏鄭聯手。到這裡孫臏與竇建德的思路都沒有區別,也都是正確的解法。

問題其實不是出在政治上,而是出在地理上。論政治局勢戰國初年和隋朝末年有相似處。但是麻煩在於鄭國的地理形勢和趙國差得太遠了,倒是與魏國有點類似。

為什麼有“圍魏救趙”,沒有人“圍秦救趙”或者“圍楚救趙”呢?因為魏國雖然強大,但是在地理上卻抓了一手爛牌。

其實魏趙韓三國本來是一個國家,也就是晉國。在春秋時間雄據華北,與南方的楚國爭霸,打得秦國一直出不了函谷關的天下第一強國。其實魏國所以強大,多少還是拜了晉國餘蔭。但是在分家時,魏國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缺乏應有的戰略縱深。

雖然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是在古代相對虛無的天時人和,其實地利是最實在的。春秋六百年的血與火就證明了地利真的可以左右國家的興衰。

因為大地上的山河早就把中國大地鋪成了一張圍棋盤,正是“金角銀邊草肚皮”。四個邊陲的國家最容易發展,而居於中原的國家雖然一時雄強,但最終會衰落。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魏國形式圖

一切都源於四個字:戰略縱深

成功為什麼沒有複製?

比如秦國,與中原的交通被函谷關掐住了喉嚨。而函谷關是由山脈的自然走向形成的,這些山脈就是天然的長城,在古代要翻越這些山脈極為困難。因此,秦國只要牢牢的守住函谷關,就可以專心一致的搞國內的發展,不太用擔心其他外敵問題。

春秋戰國時的其他強國也大體一樣,如齊國,背後是大海,所以只用防備西方的來敵。楚國有淮河、長江兩道天險,更有巨大的體量做支撐。而晉國,佔據了華北地勢較高的位置,也是進可攻,退可守。

但在中部的國家就沒那麼好過。因為地處平原,交通發達。這一點可以作為交通要道積累財富,但對守衛絕不是好事。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風水形勢圖,其實無論居家還是建都,都通用

魏國的首都是大梁,靠近現在的開封。對於開封,只要你知道在宋朝的“靖康之恥”中面臨的問題,也就知道大梁面臨的問題了。它只有依靠堅城,才能夠提供保障,極容易遭受直接攻擊。

這一點經常被其他原因掩蓋,但事實就是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其他國家極易把觸手伸到這裡。一般位於中原的國家往往可能開始還不錯,但只要一犯錯誤就國運急轉直下,難以挽回。魏國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一點。

後世也明瞭這一點,但凡建都必倚天險,所謂“鐘山虎踞,石頭龍盤”。秦漢唐倚關中,元明清倚燕山。宋朝雖然定都開封,但宋太祖活著的時候一直想遷都關中,後來暴死才沒付諸實施,但也曾對首都的位置表達擔憂,後來的歷史不幸印證了他的預言。

相比之下,王世充所在的洛陽地理位置都要比大梁好些。它處在一個小盆地內,四周的山脈可以為洛陽城提供有效的保護,而進出洛陽的要道之一就是虎牢關。李世民與竇建德對峙的地方。

其實,在戰國的魏國,要想進一步發展還是有兩個好的選擇。第一個,就是進佔洛陽,那裡的防衛條件多少還是優於大梁。可是當時周天子還在那裡。要想把對方請出洛陽,其實也就是代周而成為天下之主。魏國當時還沒那個實力。不是打不過周天子,而是會引起其他競爭對手側目,可能被群攻。另一個選擇就是奪取趙國,其實也就是復活晉國,因為晉國當年最重要的後方戰略高地,這時就在趙國手中。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河南形勢圖

雖然歷史的記載是魏國為了中山國或者衛國發兵攻趙,但很難說當時他沒重現晉國輝煌的心腸。而趙國後來成為七雄唯一可以與秦國掰手腕的強國,與繼承了晉國遺產也不無關係。

所以孫臏採取“圍魏救趙”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魏國雖然強大,但它的地理位置就是個薄弱環節,所以齊國才發動了對大梁的攻擊。

但到了隋末卻又不一樣。唐國發端於晉陽,早已趁機佔了關中,可謂集秦趙兩大優點為一身。竇建德要想來個“圍唐救鄭”,除非能打入函谷關,那也太難了。相對而言,佔據虎牢關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思路。只可惜來晚一步,那裡被李世民搶先一步佔領了。而這個失誤,也就成為了後來導致竇建德敗亡的導火索。

“圍魏救趙”的利弊

其實“圍魏救趙”這一計存在莫大的風險。因為之前尚未被攻擊的大梁城肯定是塊難啃的骨頭,而邯鄲城卻指日可下。如果齊軍攻擊大梁陷入了膠著狀態,而攻邯鄲的龐涓軍如果回師前後夾擊,那麼齊軍就會腹背受敵。所以孫臏才不惜犧牲那兩支弱軍,而將真正的殺招放在對於龐涓軍的半路劫殺。因此,這一計實則和上一計“瞞天過海”有內在聯絡。只是我前面已經分析過,瞞天過海其實是對自己人。但“圍魏救趙”其實才是真正的製造假象以控制敵軍。讓龐涓對戰場情況產生了誤判才上了鉤。因此,這兩支軍隊的犧牲才有了重要的價值。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虎牢之戰

反觀竇建德,就是戰事陷入了膠著的狀態。自己人馬雖多,但進退不得,師老兵疲,糧草供給出現問題。這樣,軍隊的數量反而成了負擔。李世民才抓住戰機,主動出擊,將夏軍擊潰。當然,這裡面也有戰國到隋末積累的千年智慧在裡面。如果竇建德搶先一步佔據了虎牢,那麼出現問題的將會是唐軍。

從兩場戰役的勝負我們就可以知道,所謂“圍魏救趙”和有些朋友想的完全不一樣。事實上圍魏是假圍,救趙也未必是真救。這計的真正目的其實在於迷惑敵人、控制敵人,在儘可能我方少損失的情況下取得勝利。其實後世有個戰術更適合解釋這一計,那就是“圍點打援”。以殲滅敵方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拿人命去填敵人的索姆河。

所以“圍魏救趙”雖然說的是避實擊虛的事,但是實操並沒有那樣簡單。如果龐涓再謹慎一點,很可能不會中計。可在這世界上真有就有兩次跌在同一個坑裡的事。那就是“圍魏救趙”十年之後的“圍魏救韓”,也就是馬陵之戰。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軍灶

很多人常常以為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是接著的,其實它們之間有十年的時差。過程卻大致相同。先是魏國對韓國發動攻擊,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然後齊軍直撲大梁。龐涓回師,結果在途中被擊敗。

簡直是完美的貼上複製。但還是有兩點不同。第一,這次為了讓龐涓上當,孫臏用了新招,那就是“減灶法”。在龐涓馳援的過程中,看到了齊軍的灶坑,逐天在減少,頭天十萬,第二天五萬,第三天二萬,龐涓一看很高興,以為齊軍在逃亡。所以又中了埋伏。第二個是龐涓這次沒上次那麼好運了,有說他被亂箭射死,有說他自刎而亡。反正是死了,退出歷史舞臺。

因為“減灶法”迷惑了龐涓,所以有人將這一戰歸入了“瞞天過海”,其實這個說法明顯有問題。誰說十萬人就要安十萬個灶?這隻能是沒有具體參加過戰爭的人的臆想。漢語所謂“夥伴”,也就是古代軍事,十個人共一灶吃飯,所以為“夥”。因此,十萬個灶豈不百萬大軍?而且春秋時的軍糧多以乾糧為主,《詩經》中都有寫:“乃裹餱糧,於橐於囊”。餱糧又叫糗糧,類似於現在的炒米,炒豆。而且龐涓如果真的僅僅靠數灶來判斷敵人的數量,那他真是空負大名。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馬陵之戰


當然,也有可能是現實的事在流傳中走了形,缺失了某些細節,因此被人誤解。“十萬個灶”可能實際是“供十萬人吃的灶”。不過因為馬陵之戰與桂陵之戰太相似了,很多歷史記載都是有問題的,包括這一戰的時間、將領、地點、動機,全部有多種說法。以至於很多人認為其不存在,就是個傳說,真相就是太史公搞到兩份桂陵之戰的不同資料,誤以為兩場戰鬥。但這一觀點並沒有得到普遍的承認。只可以確定,自此一戰後,龐涓自殺,魏國才真正陷入了衰落。

所以,讓敵人產生誤判的計謀不是“瞞天過海”,而正是這招“圍魏救趙”。而且和其他計策的區別在於,這一計的關鍵是在於擁有優勢兵力的同時,以第三方的角度發動攻擊,攻敵之所必救,但卻不在攻堅戰上花費太多精力,而是集中力量和各種手段,迷惑敵人,調動敵人,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這就很類似於游擊戰了。

從虎牢之戰也可以看到“圍魏救趙”的破解之法。正所謂“籬笆扎得緊,野狗鑽不進”,搶佔有利的地理位置也就是第一步,因為李唐佔據了關中和晉地兩大關鍵戰略要地,所以才後方無空虛之慮,更別說搶佔了虎牢關。其次就是想方設法要讓來敵的進攻遲滯,陷入膠著狀態。這樣對方的人數優勢反而會變成劣勢。其實這些方式龐涓未必不知道。問題是他是客將,也就是個打工仔,老闆未必全心全意相信他。而李世民則是親兒子。所以如果說“馬陵之戰”有什麼真相的話,那很可能龐涓不是敗給了孫臏,而是敗給了魏國的現實國情。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比起戰場上的實情,人們投入太多注意力在孫臏、龐涓間的八卦上

而這就又顯出“瞞天過海”的重要了。而孫臏相比之下要聰明一些,他以自己為“刑餘之人”為藉口辭了齊國的將印,而將田忌推為自己的主公。田忌是誰啊?雖然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但他是齊國的王室是沒跑的。這樣齊王對孫臏他們就多了幾分信任。在一年後的襄陵之戰孫臏他們打了敗仗,結果在馬陵之戰中又將他們複用。這與“自己人”不無關係。所以可以說,在這個地方,孫臏已經贏了龐涓。只是他與龐涓的八卦歷史太有名了,讓人把注意力轉移了。事實上他倆的師兄弟關係也只能說是傳說。因為他們的師父鬼谷子王禪老祖就沒有任何真實存在的證據。而他們的兩個師兄弟即蘇秦、張儀在現代的考古發現中已經證明了不是同一時代的人。因此,孫龐二人的故事也真實性不高。

讀史須明智啊!

全新解讀《三十六計》

陰陽三十六計(一):從頭開始爆笑解說,一起看看老祖宗的智慧

陰陽三十六計(二):用“瞞天過海”來欺騙敵人?你錯得厲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806 字。

轉載請註明: 陰陽三十六計(三):“圍魏救趙”失敗了?別把齊國看成活雷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