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可愛小子嗎,帶著圓圓的的墨鏡,古靈精怪的樣子十分討喜,還記得他蹲在下水道里假裝殘疾人乞討時的樣子嗎,雖然那時候是演戲,但是長大後,卻真的淪為以乞討為生,他就是赫邵文,從童星,到家道敗落,究竟是經歷了什麼,才會導致如此 大的生活落差。
當時,和赫邵文一起出演電影的釋小龍,兩人以後的生活差距非常大,而導致
赫邵文現如今的樣子,他的父母不得不說是有著千絲萬縷脫不開的關係。
按理說,如此小的年紀,就能夠把一個人物塑造得如此深入人心,可見,赫邵文對於演戲有著極高的天賦,如果稍加培養,前途便不可限量,但是赫邵文的父母,卻拿著孩子演戲賺的錢,做生意賠的血本無歸,拿著孩子的辛苦錢,揮霍無度,一點都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
江郎才盡,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對於孩子的初始性格有著直接的聯絡。
很多家長,在發現了孩子有某些優點之後,尤其是當這個優點可以直接變為錢財的時候,父母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教育,一心只想著拿孩子掙錢,只要能掙,就會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麼,只要不影響發揮,直到把孩子慣得無法無天。
殊不知,孩子對於某一方面的天賦,剛表現出來,如果不加以引導,很有可能就會江郎才盡。並且過早地讓孩子經歷大人的世界,也會讓小孩子提前成熟,導致沒有一個完整的童年。
父母溺愛孩子,就等於對孩子“慢性他殺”,而父母過多的干預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應該張弛有度。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應該張弛有度!
1、“溺愛等於慢性他殺”
被溺愛的孩子,完全無法理解父母的辛苦,而且性格跋扈,無法無天,不知道尊重別人,在社會上完全無法生存。在他們的世界裡,一切的人和事物都要以他們為首,不知道理解別人的辛苦,並且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這樣很難成長。
而且被溺愛的孩子,基本上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了自理能力,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離開了父母,就是“廢人”一個。
2、“不教育”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採取
散養和放養式政策,比起過多的教育,不教育要更嚴重。
孩子對這個世界是一無所知,而小孩子的求知慾又是最強烈的,但是小孩子並不能主動的辨別資訊的來源是否安全,資訊是否正確,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幫助孩子來篩選資訊,孩就像一顆不被修理的樹苗,肆無忌憚的生長,最終,沒有主心枝幹,受傷的還是自己。
3、“木偶式教育”
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把孩子的未來都規劃好了,
孩子一出生,就要按照父母規劃好的路線走。
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
父母這種“木偶式教育”,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極大的傷害,會讓孩子過早的產生叛逆心理,而且孩子的特長得不到發揮,從而埋沒了人才。
所以父母的教育要恰到好處,發現孩子的“枝幹”,並且努力培養,及時修剪亂枝雜草,保證營養供給,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