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共有四位姓楊的,三位大名鼎鼎,第四位卻默默無聞

說起開國上將,大家都知道有個大名鼎鼎的“三楊”,就是三位姓楊的開國上將:楊成武、楊得志、楊勇。

其實,除了這三位,還有一位姓楊的開國上將,就是楊至成。

楊至成1903年出生於貴州三穗縣一戶侗族家庭,讀過私塾,上過新式小學,14歲考上了貴州省甲科農校桑蠶專業。但是,胸懷大志的楊至成和許多有志青年一樣,不想渾渾噩噩地過著安穩日子,而是想投筆從戎,尋找一條改變自己也改變這個時代的非凡人生。

於是,楊至成先投軍川滇黔聯軍,當上了軍需官,但是舊軍隊的腐敗,讓他深惡痛絕,於是又考入了黃埔軍校,後來還去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立志以軍功報國。

然而,人生就是這麼無常,那三位沒上過軍校的“三楊”,後來都成了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而專業軍校出身的楊至成,後來卻從事了一輩子後勤工作。

在1928年的一次戰鬥中,楊至成率領戰士與敵軍展開了“白刃戰”,不幸腹部受了重傷,從此告別了一線指揮的生涯,轉而開始從事後勤工作。

但就是這個看似無奈的人生轉折,卻讓楊至成在後勤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勳,還被譽為我軍第一位“大管家”。

楊至成在後勤方面的第一個功勞,就是統一了紅軍的服裝。

當時,紅軍的服裝非常混亂,大部分官兵都穿著老百姓的衣服,還有一部分人穿著舊軍隊的服裝,所以,為了讓紅軍正規化,第一件事就是要統一服裝。

這個任務,自然落到了楊至成的頭上。

楊至成接到任務後,立刻開始了操作,在福建長汀建立了第一個被服廠,還親自帶領設計人員,立志要設計出一款既有國際共產主義流行元素,又具有中國特色的軍服。

楊至成大膽借鑑了歐美和蘇聯工人階級流行的一種帶單簷的軟布工人帽,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有八個褶角。這種堪稱“工人階級標誌”的工人帽也被列寧所喜愛,經常佩戴著參加勞動,所以也有“列寧帽”之稱。

紅軍設計人員就取材“列寧帽”,設計出了一種具有八個尖尖褶角的軍帽,非常別緻,紅軍的階級屬性和革命信念也一目瞭然,是一款非常優秀的作品。

軍服上也沒有過多的標誌和裝飾,只有紅色的五角星和紅色領章,象徵著革命理想和紅軍官兵一致的作風。儘管工藝和麵料都非常粗糙簡陋,但由於設計構思非常巧妙,成為紅軍第一款優秀的軍服。

主席看到這款軍服後,也非常喜歡,以至於建國許多年後,還很懷念這套軍服,並以此設計出了六五式軍服。

楊至成還建立了紅軍第一所後勤供給學校,編寫了紅軍第一部後勤專業教材:《紅軍薄記學》,被譽為我軍的“後勤之父”。

在之後的革命生涯中,楊至成都是我軍重要的後勤幹部,相繼擔任過軍委後勤部部長、八路軍總供給部部長、東北野戰軍軍需部部長等職。尤其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楊至成運用長期的後勤工作經驗和留蘇心得,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軍需生產、流轉、儲備的後勤體系,使東北野戰軍的後勤供應成為當時我軍中最富有成效的範例。

可以說,林羅大軍能取得那麼驚人的戰績,跟楊至成的後勤供應也是密不可分的。

1955年授銜時,楊至成被授予上將軍銜,但楊至成卻說:“我在革命的這幾十年是盡心盡力工作的,但是和其他的戰友比,可能我做得很不夠。其他被授上將的軍人,差不多都在解放戰爭中當過兵團司令、政委,我沒當過司令、政委,卻也授了上將,我很慚愧。”

其實,楊至成將軍完全用不著慚愧,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幹部在戰爭中的作用,其實絲毫不比前線征戰的名將低。

建國後的楊至成,依然奮戰在我軍的後勤部門,千頭萬緒,絲毫不爽。然而,長期的超負荷工作,也累垮了楊將軍的身體,於1967年不幸病逝,年僅63歲。

在四位楊姓上將中,楊至成也是第一位去世的。

據說,在楊至成將軍臨終前,寫下了這樣幾個字:日升,日落,日再升。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66 字。

轉載請註明: 開國上將共有四位姓楊的,三位大名鼎鼎,第四位卻默默無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