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抗美援朝,彭德懷態度堅決果斷:遲打不如早打

1950年10月4日下午,一架專機將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從西安接到北京,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彭德懷赴京之前,並不知曉會議的議題,因而攜帶的是西北地區未來三年經濟恢復發展的材料。等他走進中南海頤年堂才知道,這次會議是在討論出兵援助朝鮮的問題。由於完全沒有思想準備,彭德懷在會議上沒有發言。參加會議的多數人對出兵援朝有顧慮,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的困難太多,主張不出兵或者暫不出兵。聽完與會者的各種議論後,毛主席在會議最後講了這樣一段話:“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處於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也難過。”

當天晚上,彭德懷被安排在北京飯店309號房間休息。他想著白天的會議,想著毛澤東講的一段話,怎麼也睡不著。思來想去,彭德懷認為“出兵援朝是正確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決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我擁護這一英明決策。”在10月5日下午的會議上,彭德懷發言堅決擁護出兵援朝。他說:“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臺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藉口。”會議最終對出兵援朝問題形成了共識,做出了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

要不要抗美援朝,彭德懷態度堅決果斷:遲打不如早打

政治局決策出兵援朝後,中央派周恩來和林彪前往蘇聯,向斯大林等蘇聯領導人通報會議的情況,並請求蘇聯援助武器裝備和出動空軍掩護。但是斯大林對於之前承諾的出動空軍掩護的問題,在態度上出現了反覆,說蘇聯空軍沒有準備好,兩個月至兩個半月不能出動空軍掩護。

得知這一情況後,10月13日,毛主席召集政治局緊急會議進行研究。毛主席問彭德懷:“可不可以打,蘇聯是不是完全洗手?”彭德懷堅定地說:“蘇聯這是半洗手,但只要他們能滿足我軍的武器裝備,也可以打!”最後毛主席講:“即令打不過也好,他(美國)總是欠我們一筆賬,我什麼時候想打就可以再打。”

要不要抗美援朝,彭德懷態度堅決果斷:遲打不如早打

政治局討論一致認為,即使蘇聯兩個月或兩個半月不能出動空軍掩護,中國人民志願軍也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毛主席將討論結果於當晚電告周恩來時說:“與高崗、彭德懷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結果,一致認為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彭德懷根據掌握的朝鮮戰場情況,從軍事角度說明志願軍有能力在朝鮮戰場站穩腳跟。彭德懷、高崗均認為,志願軍與南朝鮮軍作戰,是有把握取得勝利的。即使沒有蘇聯空軍掩護,在美軍大舉北進,企圖佔領全朝鮮的嚴重時刻,中國也要克服千難萬險,出兵援助朝鮮,抗擊美國侵略。14日3時,毛澤東再電周恩來,指出:“彭及高崗同志均認為打偽軍有把握,他們和我一樣,都認為參戰為必需和有利。”從而,更加堅定了出兵援朝的決心。

要不要抗美援朝,彭德懷態度堅決果斷:遲打不如早打

10月16日,志願軍師以上幹部動員大會在安東召開,彭德懷在會上指出:“我們如果不積極出兵支援朝鮮革命政府和人民,國內外的反動氣焰就會高漲起來,親美派就會更加活躍。如果讓美帝侵佔了朝鮮,對我們就是一個直接威脅,他就會把兵力轉向越南、緬甸,到處搞鬼。我國就將陷於被動,國防邊防都處於不利的地位。對國外的影響也不利於我們,有些國家就會更加傾向於美帝方面。”

彭德懷分析說:“三五年以後再打,讓我們鬆一口氣,好不好?當然好。但是,三五年以後還是要打的。我們三五年辛辛苦苦建設起來一點工業,到那時還是要被打得稀爛。那時候美帝國主義者就把日本武裝起來了,日本可能出較大的軍隊,我們要制止侵略就更不容易了。那時候美帝國主義者也可能把西德武裝起來了,西德鋼鐵產量很大,是不可忽視的。……這樣細算一下,目前就打,也許更有利些。……短短的三五年,陸軍、空軍裝備不可能特別改善,海軍更談不上。所以,遲打不如早打。

要不要抗美援朝,彭德懷態度堅決果斷:遲打不如早打

10月19日晚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批參戰部隊在彭德懷的指揮下,跨過鴨綠江,揭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2 字。

轉載請註明: 要不要抗美援朝,彭德懷態度堅決果斷:遲打不如早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