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夏朝軍隊以血緣為團體,以氏族為組織,戰時為兵,閒時解散為農。兵種分為步兵和車兵。史載“少康有眾一旅”,一旅大約為一千餘人,所以夏朝軍隊員額總數可能不滿萬人(未計算並存的其他部落)。
商朝:商朝軍隊對外作戰頻繁,出征時,由商王或貴族大臣任主帥,臨時徵調平民和奴隸為士兵。兵種分為步兵和車兵。軍隊員額一種說法是70萬,但商朝的人口和經濟顯然是無法支撐起如此龐大的軍隊數量的,卜辭記載,商王武丁時期,軍隊分左中右三師,每師約3000人,商王出征時最多一次出兵數量為一萬三千人,所以商朝軍隊總員額應當在10萬以內(未計算依附部落)。
西周:西周軍隊的最大建制仍為師,金文記載,西周軍分西六師和殷八師,共14師,每師仍約3000人,計4萬2千人,如果算上諸侯軍隊和拱衛王都的虎賁,兵員總額超過10萬。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只有貴族、農民才服兵役,而農奴是不當兵的。
春秋戰國:春秋時諸侯爭霸,戰時臨時徵調軍隊的做法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於是常備兵開始建立。周制規定,公國為三軍(37500人),侯、伯國為兩軍(25000人),子爵國僅一軍(12500人),軍隊建制不能超過周天子(吳越等國不受周天子制約),但實際情況是有實力的大國如齊、晉、楚等國兵力早已超過10萬,所以春秋軍隊總額應當超過了50萬。戰國時,禮崩樂壞,各國征戰頻繁,軍隊員額也早已突破了周制,僅秦國一國最多時一次出動兵力60萬。戰國末期時,各國軍隊總額已接近500萬。不過這一數字是包含了各國最大動員兵力的,並非常備兵力。
秦朝:秦朝常備軍數量開始大幅增加,一方面是為了完成秦始皇南進北擊的戰略,另一方面是為了戍守邊地。如征伐匈奴時出兵30萬,徵南越時出兵50萬(此處兵力總數存爭議,暫以《淮南子》記載為準),加上咸陽的中尉軍和各地的郡兵、縣兵,秦朝總兵力應當在100萬上下。
漢朝:漢初經多年戰亂,國力衰弱,劉邦徵匈奴時曾出兵30萬,這個數字也應當是漢朝的常備兵力。至漢武帝時期,為了徹底擊垮匈奴,兵員額數大幅增加,最多時出現了30萬步兵為10萬騎兵充當後勤的情況,算上漢武帝設立的屯騎、羽林、期門等諸多軍隊,漢朝兵力最多時接近70萬。當然,縱觀整個兩漢時期,常備兵力還是維持在30萬上下的。
三國:東漢末年的大動亂導致中國人口再一次大幅下滑,由高峰時期的6000萬人口下降到不足1000萬。截至三國後期,蜀漢常備兵力僅10萬,東吳兵力20餘萬,曹魏兵力最多,為50餘萬,合計總兵力為80餘萬人。
南北朝:西晉的短暫統一促進了中國人口的增加,不過隨後出現的五胡亂華,又導致戰亂頻繁,社會動盪。由於匈奴、鮮卑、羌等全民皆兵的民族融入,這個時候的軍隊員額總數無法估算。
隋朝:隋文帝時期的休養生息政策,為隋朝帶來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質財富。隋煬帝時征伐高麗曾動用軍隊113萬(有誇大之嫌),不過隋朝常備兵力應當在50萬上下。
唐朝:唐朝時社會環境相對安定,兵員大幅減少,常備軍大約為30萬。安祿山發動叛亂時,兵力不過10萬,但潼關一戰,唐軍損失10萬即導致兵力不足,可見一斑。
兩宋:宋朝揚文抑武,當兵是下等出路。不過宋朝的救災制度完善,遇有大災大荒,常常以徵兵的形式吸收流民以減少社會不安定因素,加上罪人常被處以充軍的刑罰,所以也導致了北宋時出現了軍隊人數的最高點—125萬9千人,宋朝財政的70%用於軍隊。如果算上遼國和西夏的軍隊人數,此時的華夏地區總兵力遠超200萬。
南宋時,國土面積大幅縮減,兵力維持在40萬上下,算上金、大理、西夏等國,總兵力在80萬左右。岳飛北伐時出動的最大兵力為10萬,但卻極具戰鬥力。
元朝:元朝時以蒙古騎兵為主力兵種,所以兵力總數並不多,加上吸納的征服地區降兵,總兵力大約在50萬上下。
明朝:明朝推行衛所制,軍戶世襲為兵。明初時,有衛164,每衛約萬人,另有84個獨立千戶所,全國總兵力接近170萬。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十六年時全國兵力達到驚人的280萬人。但隨著軍隊改革和明朝後期軍備鬆弛,出現了虛額情況,為了冒領軍餉,很多軍官都大幅虛報兵員人數,至明朝末年,全國總兵力不足百萬,當然這一數字也不一定完全準確,因為各地均存在虛報現象。有一種說法是明朝有300-400萬軍隊,其實是不同時期建制累計的結果。當然,還有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起義軍未計算在內。
清朝:清初時,所動用的兵力最多時為八旗,分滿八旗和蒙八旗,總計20餘萬。之後又建立了漢軍綠營,至乾隆、嘉慶時期漢軍綠營兵接近70萬,1900年前後,清朝總兵力為1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