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鐵官徒起義,是在西漢前期,是冶鐵業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國家對冶鐵業實行自由經營政策,有國營、官營(郡、國經營)、民營三種,以民營為主。漢武帝劉徹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於元狩四年前119下詔將冶鐵權收歸中央,在全國重要產鐵地方設“鐵官廠”,配備“鐵官”,壟斷了全國的冶鐵業。在當時40個郡國中,共有鐵官45處。潁川郡是冶鐵業發達的地區,也奉令辦起鐵官廠,派來了“鐵官”。
鐵官廠裡的勞動者,主要是犯了法的刑徒和破了產的農民,其中又分徒、卒和工匠。徒是被罰作苦工的罪人;卒是定期服徭役的民人;工匠是有技術的奴隸,指導徒、卒打製器物。其生產任務是冶鑄農器和國家需要的兵刃。鐵官是吃國家俸祿的官吏,他們不關心生產和銷售,更不關心徒卒們的生活福利,所以鐵官廠裡生產的產品種類少,質量差,往往賣不出去。
這樣,不僅影響廠裡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引起廣大農民的不滿。鐵官廠裡徒、卒生活本來就很差,人身也不得自由,終日象牛馬一樣被驅使勞動,過著暗無天日的苦難生活。加之產品銷售不出去,廠裡賺不到錢,鐵官就更剋扣徒、卒的衣食,強迫他們夜以繼日地勞作。徒卒們吃不飽、穿不暖,夏天在火爐旁熱個死,冬天睡在大棚裡冷個死,不時發生病死、餓死、累死的事件。徒卒們稍微表示不滿,輕則鞭打,重則殺戮,生命毫無保障。為了活命,只有暗中組織起來,武裝進行反抗。
首先舉起義旗的是潁川郡鐵官徒。成帝陽朔三年(前22)六月,潁川鐵官徒以申屠聖為首,串連徒卒180人自稱將軍,舉行起義。他們勇猛地開啟兵庫,奪取兵器,殺死鐵官和郡長吏,威武地反出顆川城,直趨潁陰、穎陽及許縣一帶。他們在廣大農民的支援下,不到一個月就經歷九郡(一說九縣),震動京都於是朝廷急忙派遣大軍跟蹤追捕,鐵官徒因寡不敵眾,不久就告失敗。
“一石擊起千層浪。”4年後,廣漢郡罪囚鄭躬和罪徒60餘人奪取兵器,攻人4個縣,聚眾萬餘人,次年亦被朝廷大軍擊敗。又4年後,山陽郡(今山東金鄉)鐵官徒蘇令等228人奪取兵器,殺長官起義,起義軍經過19個郡國,沿途釋放“囚徒”,並殺死東郡太守和汝南都尉,最終也被朝廷派兵鎮壓下去。這些起義都是發展快失敗也快,說明起義為民眾所擁護,也說明當時朝廷的武力還很強大。但這些起義無疑敲響了西漢王朝覆滅的喪鐘,一場全國性的農民大起義即將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