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住家教師月薪兩三萬元#的話題
衝上了熱搜榜第一
目前,話題閱讀超2億次
教育部“雙減”措施落地後
眾多學科類培訓機構關停、轉型
但與此同時
一些培訓從業人員
藉以“高階家政”“高階保姆”的形式
換個“馬甲”在市場自由流動
變相“家教”廣告遍佈網路
部分月薪甚至高達5萬元
網路上,不少家政公司開始大力推銷“高階家政”、“高階保姆”、“高階管家”。
仔細一看,“985畢業、”“碩士”、“英語八級”、“海歸”、“教師資格證”……一個個漂亮的標籤暗示著,這些工作實質上就是家教、住家教師。
家政公司將“住家教師”包裝成“高大上”的新興職業,年輕人可以藉此接觸高階家庭,體驗別墅花園生活。
僱主們則往往需要這類保姆式的教師對孩子們進行學科輔導、制定學習計劃、養培良好生活習慣。從早起叫醒、上下學接送到學科補習……偶爾也需要充當司機和採購員,幫助打理家中的瑣事。如果老師掌握運動技能或者懂樂器,則是加分項。
有一技之長傍身,“住家教師”的月薪也令人咋舌,開到3-5萬的大有人在,還有的甚至需要13薪。
和透過中介機構聘請家政人員各自支付中介費用不同,透過中介機構聘請家庭教師,僱主需要支付的中介費用為教師月工資的全額。至於流動性的問題,客服承諾公司在一年內可以免費調換老師。由於收益可觀,住家教師成了繼月嫂、育兒嫂之後的家政新寵,在上海諸多家政公司紛紛上線並被重點推出。
記者就一月薪標註為3萬的崗位向家政公司諮詢應聘條件,對方表示需要本科以上學歷、英語六級、有教師資格證、能用英文輔導小學全科、有海外留學經歷且年齡在40歲以下。
供不應求
家政公司套路滿滿
上海的李女士被廣告吸引,
聯絡到一家家政公司,
她看中的一份履歷是
“女性,211碩士,英語專八,兩年中英家庭教師”
但客服隨即回覆她,
此人已被別的客戶籤掉了,
可以再推薦別的家教候選人。
原本李女士請家教的預算是1.5萬元,
沒想到她篩選了十多個候選人,
竟然選不出一個口語過關的老師,
不是發音不標準,
就是簡單語法都弄錯,
直到客服推薦了開價3萬元,
有留學經歷和家教經歷的小林
小林的自我介紹裡,
“不經意”流露出此前為“有錢人”服務,
“我帶過的一戶,寶寶從六個月就開始學英文。”
“前兩個僱主是星河灣和碧雲的。”
“可以兼職司機,但只服務孩子。”
小林來面試的那天,先是客服告知李女士,已經有其他僱主看中小林,李女士面試完必須馬上確定是否錄用。面試時,客服還帶著合同一起跟來了。
李女士請過家政阿姨,明白這是對方施壓催單的伎倆。在感覺小林的綜合能力與她的預期存在差異之後,李女士就表示再考慮一下。沒想到客服剛走就發來資訊,說小林被外地僱主加價聘請了,讓李女士再重新選人。
“市場已經這麼熱了嗎?還沒見到人,六七萬就花出去了。”這次不算成功的“尋師”經歷,讓李女士重新審視起請住家教師的打算。
記者在暗訪時看到一則廣告,女孩履歷格外出眾:復旦大學碩士畢業,英文專業八級,口語流利地道,更誇張的是,文案竟寫著她是市重點中學在職教師。
然而與李女士的遭遇如出一轍,廣告貼裡的老師永遠約不到,但是永遠掛在中介網上顯眼位置。每當選中一名各方面素質優秀的老師進行詢問時,客服都會表示,“這位老師已經被籤走,再給您推薦其他老師。”
而此後客服推薦的老師,都是資歷平平。要麼才藝豐富,但沒有教師資質;要麼是曾在教培機構工作,看似有經驗但細瞧是銷售;要麼有留學經歷,但口語並不地道。偶爾一兩個有教學經驗、親和力強、多才多藝的,要價都在兩萬以上。
半個月過去,當記者再次開啟同一個網頁,那些“已上戶”的優秀教師資訊仍然掛在家政公司的廣告貼裡,吸引著家長們前來諮詢。
家長一心偷偷搶跑
從業者也為高薪瘋狂心動
住家教師概念的升溫,與僱傭專職家庭教師在私密環境教學,能讓“搶跑”穿上隱身衣不無關係。
今年六月份,剛從國內某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的小周,拿到了教師資格證,應聘到一個上海家庭。暑假期間早八晚八中間午休,一天的學習時間不能少於8個小時,英語、語文、數學、科學她都要輔導。素質類活動如籃球、舞蹈、游泳等則另有專業教師授課,她只需接送,偶爾還要和家裡的阿姨一起去採購生活用品。
小週會在網上曬曬自己的住家工作。在一份英文作業下面,有人留言:“你確定這是預初的課嗎?我們高中才學到這些。”她回應,孩子學得早很正常,“否則幹嘛僱我呢?”
“願意請住家的,一般都是高收入家庭,花錢買的服務,這裡不讓學了就從那裡學。”小周看到的派單資訊中,有來自公辦學校的孩子,也有讀國際學校的學生,最小的兩、三歲,最大的十四、五歲,一些僱主家庭有二胎、三胎需要同時照顧。
因為剛畢業沒什麼經驗,小周的薪酬在上海的住家教師裡算初級,即便如此,也達到了1.2萬元/月。在她發出的筆記中,僱主的優渥生活成為圍觀的重點,評論區清一色自我介紹“蹲”僱主,還有人打聽哪裡可以找這樣的工作。
就在9月8日,教育部《關於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釋出,對“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等7類隱形變異學科類校外培訓形態表示“一經發現,堅決查處”。
面對教育部的“禁令”,小周仍持僥倖:“未來怎麼樣說不清楚,眼下只要待遇開得好就繼續做。”之前面試李女士家的小林也表示,準備去考相關的技能證書,為進一步提升收入做準備。
網路上流傳的一份
對英語老師轉型的建議
反映了部分相關群體的心態
而這個隱秘市場的火熱,也反映出部分家長執著於“搶跑”的心態。
小周透露,“願意請住家的,一般都是高收入家庭,花錢買的服務,這裡不讓學了就從那裡學。”
小林透露,她之前服務過的某戶家庭,女主人劍橋大學畢業,家中兩個孩子還沒上小學就已經完全沒有玩的時間。“我的任務,就是負責帶他們完成父母規定的練習作業”。
住家家教是否違規?
隱蔽分散能否治理?
專家表態來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中高考政策研究專家熊丙奇表示,教育部針對相關行為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了違規家教的情形,包括在職教師家教、沒有合法教師資格的人員家教、以住家保姆名義請家教等都是違規的。監管部門可透過網格化管理、擴大線索來源等方式,進行監管、查處。
熊丙奇分析,“雙減”措施落地後,家長請私教的意願如果強烈,表明需求側治理乏力:“要疏導家長的需求,就必須提高學校教育質量,並由社群提供雙休日、節假日的活動去處。”
由於家長請私教十分分散,無疑加大了監管難度。對於學科類培訓轉入“地下”,熊丙奇提出兩點治理思路:科學治理、系統治理。同時,還要轉變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一方面推進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學歷的教育評價改革,在全社會形成新的教育觀和成才觀,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讓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有合理的期待,為孩子規劃適合的成才道路。
來源:新民晚報綜合新聞晨報、儂好上海、看看新聞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