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教融合為什麼難不倒這些學校
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榕湖小學分校,齊備的體育設施讓人驚歎。學校除了有一片田徑場之外,還有兩片帶草皮的小型足球場以及多片室外籃球場和一座室內體育館。學校教學樓的一層,也被改造成了運動場地。4月21日,當記者隨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組織的“走基層—青少年體育宣傳採訪活動”來到桂林市榕湖小學分校時,看到的是學生們正在各個運動場地上參加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足球、籃球、乒乓球、網球、跆拳道等。
桂林市榕湖小學校長龍桂麗介紹,榕湖小學的分校因為位於桂林市的新區,佔地面積較大,在規劃建設時可以為學校體育設施預留較為充足的用地。實際上,榕湖小學位於桂林市老城區的本校,也和很多學校一樣,運動場地狹小,但本校同樣因地制宜地開展了較為豐富的體育活動,比如跳繩、踢毽子、扔沙包等。
作為桂林的一所百年名校,榕湖小學對體育的重視由來已久。據介紹,榕湖小學的本校、分校加起來共有4500名學生,目前共有專職體育教師21人。儘管在龍桂麗看來,學校只是按照國家要求配齊了體育教師,但記者在過往採訪國內很多學校時也曾瞭解到,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
讓龍桂麗解答榕湖小學抓好學校體育的原因,她說,其實沒有什麼奧秘,就是要真正把體育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榕湖小學除了有21名專職體育教師之外,還與社會機構合作,開設足球、籃球、擊劍等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使得學校的體育課實現了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的專案化、走班制教學,並且所有年級都做到了每週4節體育課。
為榕湖小學提供足球培訓的桂林市英華足球俱樂部負責人黃景陽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各個學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的確有很大差異,但作為一家社會體育培訓機構,在與學校合作方面最深刻的感受還是政策的影響。
英華足球俱樂部創辦十年來,儘管許諾可以免費為學校提供足球課,但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僅與一所學校達成了合作協議。但2015年之後,隨著教育部牽頭成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教育部門連續出臺各項政策大力推進校園足球的開展,黃景陽發現,學校對於與社會機構合作推動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積極性也隨之明顯提高,英華足球俱樂部目前為桂林市的十所學校提供足球進校園的師資支援和課程開設服務,其中絕大多數學校都是俱樂部在近5年達成合作的。
像榕湖小學這樣具有體育特色的學校在桂林市並不少見。在桂林採訪期間,目前全國唯一的一所體操學校——桂林體操學校進入了記者的視線。桂林體操學校面向少兒的業餘體操培訓開展的如火如荼,快樂教學加升學保障,讓桂林體操學校受到不少家長的青睞。
下午四點,桂林體操學校的體操房裡都是訓練的孩子,四五歲的幼兒還在進行基本功訓練,大一點的孩子已經開始器械訓練。
桂林體操學校副校長柯志鵬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目前桂林體操學校共有114個孩子,多年來,學校的學生人數基本上保持穩定。
由於體操給國人留下了“訓練艱苦”的固有印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業餘體操訓練的招生,當國內其他幾所體操學校相繼或撤或並,只有桂林體操學校一直堅持了下來。柯志鵬表示,從桂林體操學校來說,一方面是改變了體操啟蒙教學的方式,以“快樂體操”取代原有的教學方式,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對體操的興趣,讓孩子們不會覺得練體操太難太苦,家長們也能放心的讓孩子學習體操;另一方面,桂林體操學校的文化課教學質量在桂林市位於中上水平,孩子們不會因為練體操而耽誤學業。加上,桂林體操學校與桂林市比較好的中學——十三中達成合作,體操學校的學生可以在小學畢業後直升十三中,這給很多家長吃了一顆“孩子升學有保障”的定心丸,桂林體操學校不僅生源越來越廣,而且自身也成為了“體教融合”的典型。
體育類學校與優質普通學校的合作,受益的可不僅僅是體育學校。
桂林市體育運動學校(以下簡稱桂林體校)與桂林一中也是共建聯辦的關係,桂林一中的學校體育活動開展因此躍上了新臺階。
桂林一中校長李山介紹,桂林體校的高水平教練幫助桂林一中組建足球、籃球、航模等多支校隊,這些校隊的成員在升學時多了一個選擇,比如本校學生廖羽曾在全國青少年田徑錦標賽、亞洲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和二青會上分別獲得標槍金牌,2019年,廖羽以體育、文化雙優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一時在桂林傳為佳話;同時,校隊的存在也起到對校園體育活動的帶動作用,讓學生們有特長能發揮特長,沒有特長也可以在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中獲得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現在,每天傍晚,桂林一中的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上以及體育館內都是人頭攢動,李山表示,桂林一中透過建立體育特色學校活動,校園內呈現出勃勃生機。透過體育知識的普及和體育運動的開展,學生體質明顯增強,學生體育知識普及率和運動技能都有較大提高。桂林體校與桂林一中的合作,不只是體校生的文化課水平得以提高,更是讓廣大普通學生走近了體育。
本報北京4月26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