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發現古人真的太聰明瞭

由 東方崇學 釋出於 經典

抗寒第一道防線——火牆

明清兩代定都北京,所以禦寒也成了一大問題。但是我國古代的建築師們堪稱絕對的能工巧匠,他們在建築上施展“魔法”,利用牆壁為紫禁城“供暖”,抵禦數九寒天。紫禁城內的建築,通常以院落為單位,每個院落都有單獨的圍牆,這一道道的圍牆,除了能分隔空間外,還能防火禦寒。

此外,故宮內的大部分宮殿都坐北朝南,這種設計本身就有利於依靠太陽取暖。而最令人驚歎的設計是,皇宮內的牆壁其實都是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宮殿外的廊簷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整個大殿,散熱面積大,熱量均勻,沒有菸灰汙染,多用於生活起居的宮殿。為使熱力擴散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臺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溫暖如春。


其實火牆在中國早已誕生。


故宮早就用上了地採暖——暖閣和火炕

紫禁城內的宮殿大多設有火炕,炕下有火道,與如今北方農村中的火炕相似。

另外,清朝的皇宮中還設有暖閣,其實就是根據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慈禧太后身邊的宮女就曾回憶道:“宮殿建築都是懸空的,像現在的樓房有地下室一樣。冬天用鐵製的轆轤車,燒好了的炭,推進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裡像在暖炕上一樣。”火炕內設有爐膛,並與殿內火道連通,由專門負責司爐的太監在此點燃火炭,殿內迴圈的火道就會產生熱流,烘熱地面,殿內溫度隨之逐漸上升,以達禦寒目的。

由於火炕、排煙道均在室外,既可避免燒煙火汙染室內空氣,又能防止煤氣中毒,既安全、衛生,又經濟、實用。


帝后妃嬪們的取暖利器——炭爐和手爐

冬季紫禁城的宮殿內還會陳設炭爐用來取暖,稱作熏籠。熏籠的製作十分精美,分為盆和籠兩部分。大的熏籠重達數百斤,通高1米多,或3足,或4足,有的是青銅鎦金的,有的是掐絲琺琅的,十分華美。

到清朝時手爐已經是工藝品,輕便小巧,可以隨身裝到袖子裡。《紅樓夢》裡就曾提到,林黛玉拿手爐調笑薛寶釵。薛寶釵剛勸賈寶玉別喝冷酒,林黛玉就嗔怪丫頭特意給她送手爐來,指東打西地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她費心,哪裡就冷死了我?”


木炭分配數量彰顯地位尊卑

皇宮內無論是炭爐還是手爐腳爐,裡面承載的木炭都是最優質的“紅羅炭”。這種炭是由涿州、通州、薊州、易州,以及順天府所轄的宛平、大興兩縣用硬實木材燒製的。

成炭以後,運送到西安門外存貯,按尺寸鋸裁,盛入塗有紅土的小圓荊筐內,再送進宮裡使用,所以名為“紅羅炭”。

在如今的西皇城根大街,有一條名為紅羅廠的衚衕,其名由來,就是因為明清時此處有供應紅羅炭的衙門而得名,這裡其實是皇家木炭的包裝廠兼庫房。


皇宮“供暖領導小組”——營造司

明清兩代的皇宮,冬季大多都是燒炭取暖。為此,宮裡專門設定了負責冬季“供暖”事務的機構,如惜薪司,就是專管供應皇宮內薪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