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曾經寫過一句話:“當你身居高位時,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這讓我一下子聯想到教師教學,我忽然覺得,課教得好的老師都是能夠站在學生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的人,反之,課堂教學有問題的多半都是沒有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
教師的教學永遠是為學生服務的,為學生服務,你就應該思考學生的感受,想想當初你當學生時,你希望老師怎麼上課,怎麼教學。事實上在現實教學中,我們一些教師常常忘記了自己當初做學生時的感受。
我聽過一節世界史課,這堂課有三個環節,三個環節都是屬於資訊篩選型別的。第一個環節,關於組成文明的五大特徵,教師邊問邊答。第二個環節,關於文明社會的基本要素,教師也是邊問邊答。第三個環節,讓學生就希臘文明填寫相關文明社會基本要素的表格。
首先,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得知道這堂課“主要目標是什麼,讓我們幹什麼,讓我們達成什麼”。
整堂課教師都沒有明確地告訴學生目標,學生目標不明,糊里糊塗跟著老師走,其實即使讓學生填表,教師也應該告訴學生為什麼要填這個表,這個表的意義何在,並明確告知讓學生在多少時間完成填表的工作,計時計分,提前完成的,給予獎勵。
其次,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還要知道老師的指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在有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指令含義不明,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但並不要求學生回答,而是自己邊問邊答。老師一邊提出問題,一邊自己解答問題,完全屬於自問自答,學生不明白老師的指令到底何意,老師到底“要不要我思考、要不要我回答”。教師這樣一種話語方式,似問似答,非問非答,說是問題,但又不要學生思考,甚至無需學生回答;說不是問題,它常常以問話的方式出現。而且教師的問題常常是細碎化的問題,甚至於教師常常是把一句話拆開來說,拆成問題來說,一堂課下來,教師這樣的問題多達幾十個,全是碎片化的,學生無法明確教師課堂裡這麼多的問題到底指向什麼核心問題,無法建立整體概念。課堂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行為,互動方式之一就是對話,對話就是要有來有往,清晰明確,糊里糊塗的話語方式,也就導致學生糊里糊塗的學習結果。
第三,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要知道這堂課的邏輯關係、邏輯脈絡到底是怎樣的。
也就是說教學內容要結構化。為什麼要結構化?結構化的目的在於方便學生理解,方便學生掌握。結構化的方式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一堆的內容條理化,理清楚,把它們之間的關係梳理清楚。
第四,站在學生的角度,整堂課教師沒有提出讓學生深度思考的問題。
學生完全停留在淺表層面上的資訊篩選,缺乏有質量的問題,對學生而言就缺乏挑戰, 學生情緒容易疲乏,容易瞌睡。淺層次的資訊篩選和深層次的問題應該互動進行,張弛有度,難易有度,節奏感明快,學生學習積極性會比較高。
第五,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想知道教師的評價、好惡原因何在。
我聽過一節語文課,教師讓學生就《沁園春·雪》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逐一提出問題,其中一個問題老師連連誇獎“太棒了”,用語極度誇張,但問題是學生根本沒有明白為什麼這個問題非常好,好在哪裡。其實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猜猜教師為什麼高度肯定這個問題,賣個關子,讓學生產生興趣,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就課文提問。
第六,站在學生的角度,教師給出的資訊一定要具體、明確,否則學生就雲裡霧裡。
當學生提出問題之後, 許多教師好為人師的毛病又出現了,開始講解起來,什麼目的論,什麼機械論,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說,不給學生講邏輯定義,只給學生舉例子。但我們知道所有的例子都是有缺陷的,常常是以偏概全的。在《沁園春·雪》這堂課上,這位老師用打桌球來解釋機械論, 但這個例子的彈性是很大的,可以從多方面去理解,比如可能會被理解為“事情發生的整個過程”,是否正確, 讓人不得而知。而最後教師把“這首詞在後世有多大影響”這個問題歸為機械論,就讓人無法理解到底是什麼含義。教師必須扣住機械論的特徵來解釋這個例子, 讓例子與原本含義相一致。面對初中學生,教師講的內容還是必須要明確,學生似懂非懂,雲裡霧裡,教學效率大打折扣。其實這個時候,讓學生評說問題,學生說不出所以然來,可以讓學生給問題歸類,教師可以做出相關的提示,比如問話的著眼點、問話的方向等,最後教師出場再來講解目的論、機械論、文學本體論、歷史本體論等,給學生高屋建瓴的啟示。
教師永遠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的教學永遠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既然如此,教師就應該想想學生的感受,想想學生的希望,想想學生對教師的期盼。
作者:程紅兵(金茂教育總校長兼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學博士,特級校長)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顧軍
來源:第一教育、中國教育新聞網 圖:本報資料照片 陳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