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平方米房子賣120萬,學區房的價格真貴!”“學區房買還是不買?”……最近,新學期開學了,無論你是在朋友圈裡,還是在茶餘飯後的餐桌上,總能聽到不少家長在吐槽“學區房的那些事”。
“學區房”價格持續上漲,到底要不要買?在購買時家長需注意什麼?哪一片的學區房最火?……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購買學區房那些事。
家長的買房故事
彤彤媽:提前下手,終於買到了
彤彤今年上幼兒園大班,明年9月就要入讀小學了。雖然還有一年的時間,彤彤媽卻很早就開始關注學區房了。“拿到房證的那一刻,才算鬆了口氣。總算沒有耽誤孩子上小學。”談到購買這套學區房的經歷,彤彤媽用8個字總結了一下:“一波三折,一言難盡。”
“我和孩子爸爸早早就決定要買一套學區房了。”彤彤媽說,“他們想給孩子報名的小學轄區內,大都是25年房齡以上的老房子。不僅環境差,結構也不合理。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我看過一套劉場小區的老房子,70平方米的房子三室一廳,衛生間又小又暗,很不方便。後來,挑來挑去,選中了一套關莊附近的二手房,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房子我們看中了,但是價格方面中介一真支支吾吾。等我們付了中介費後才知道,這是一套抵債的法院拍賣房,價格要等拍賣時定。就這樣我們一直等了8個月,法院才正式拍賣。拍賣現場競爭也格外激烈,一直有兩三個買主同時和我們競買這套房子,從100萬元底價開始拍,每舉一次牌漲5000元,後來我和老公志在必得,最終以140萬元的總價拍到了這套房……唉,真是有驚無險,如果當時其他幾位買主再堅持一會,我和老公恐怕真要放棄了。”
買到了學區房,孩子明年能安安穩穩地上小學,彤彤媽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地了。
小鳴媽:遭遇房主反悔,買房計劃擱淺
彤彤媽雖然經歷了一波三折,但最終還是買到合適的學區房,而同樣在買學區房的小鳴(化名)媽媽就沒那麼幸運了。
“我們原本想買的學區房,卻經歷了‘房主反悔’,到現在也沒買成。”小鳴媽向記者吐槽了她的買房遭遇。“我從今年五六月份開始,就在不停地去看房子。千挑萬選,我們看中了一套灩瀾公館的房子,90平方米賣到180萬元,雖然貴了點,但為了孩子上學,我和老公還是咬咬牙決定買了,第二天我們就把2萬元購房定金付給了中介,並要求儘快過戶。可是中介總以房主太忙為由一拖再拖。就這樣一直拖到六月底,中介卻以房主反悔為由不願意把房子賣給我們,還按協議規定雙倍賠償了我們支付的定金。後來我瞭解到,就在我們等待的那十幾天中,另一位買主以200萬的價格也想購買這套房子。所以房主寧願賠我們2萬元的違約金,也不願把房子賣給我們了。”
小鳴媽媽說:“經歷過這段買房經歷後,我對購買學區房已經心灰意冷。而且現在好的房源不多了,我的購買計劃只能暫時擱淺。”
美琳媽:買了一套“假”學區房
比小鳴媽“更慘”的還有美琳媽,她欲哭無淚地說,自己購買了一套“假”學區房。
美琳媽說:“從今年五月份起就開始看房子。可是因為房源太緊張了,稍微一猶豫,第二天就被別人買了,七七八八地看了不少套房子,卻總是擦肩而過。”
就這樣,美琳媽經歷了一個多月的選房、看房,最終選定了藝波小區的一套房子,60多平方米,最終以總價110萬元成交併順利過戶。按理說房子買好了,美琳媽應該高興才是,可是糟心的事才剛剛開始,美琳媽拿到房證後經反覆打聽,最終了解到房子的上一個房主的孩子也在轄區內的小學上學,而且開學才上四年級。按照小學招生“六年一學位”的規定,這套房子兩年內沒有轄區的名額了。
“我女兒明年9月份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我不能因為不夠6年而耽誤孩子上學吧。後來我們找到房主,要求退房子,房主卻死活不同意,經過多次協調交涉,後來房主願意退賠10萬元作為我們的補償。”美琳媽說,“可是對於我們來說,拿到這10萬元又怎麼樣?我們把多年的積蓄全部用來買這套房了,現在是絕不可能再拿出錢另買一套學區房的,那明年女兒上小學該怎麼辦?”
總之,家長們購買學區房各有各的煩惱,不是房價太高,就是房子太舊沒法住,而且五六十平米的小套房基本沒有房源,剩下100多平米的大房子,其價格又讓許多家長望而卻步……總之,想買套稱心如意的學區房,不容易!
◆學區房未來價格是漲是跌?
經過七八月份的上漲,進入九月份以來,學區房的房價趨於平穩,但是未來幾年學區房價格的漲跌趨勢如何?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幾年徐州經濟飛速發展,短時間來看,不排除學區房價連續上揚的可能。今年義務教育階段招收政策進行了調整,民辦學校全額電腦派位,一批對“公民同招”“就近入學”政策持觀望態度的家長,尤其是第二年孩子就要入學的家長開始關注熱點公辦學校附近的學區房,而這些人購置學區房的時候,由於心態較為急躁,缺乏冷靜分析,一般會緊盯一些傳統熱點學校的學區房。據瞭解,市區某熱點公辦學校施教區內,在今年“公民同招”政策落地以後到6月30日之前,短短三個月,轄區內激增800戶新遷入人口。由於受賣方市場經濟主導,部分地區學區房價格短期內突然上揚,是完全可能而且可以預見。
一家房產中介負責人這樣分析未來學區房的房價:“從長遠來看,學區房經濟炙手可熱的局面將逐漸消解。首先,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大。打個比方,最早我們上學,傳統的好初中只有十三中和三十一中,所以家長選擇面會比較窄,這兩個地方的房價就異常貴。後來有了東苑中學、西苑中學,傳統的學區房經濟就被壓制了不少,因為家長的選擇面寬了。現在,新一輪的優質學校異軍突起,隨著十中、新元、科技、三十四中、三十六中等一批優秀學校的快速成長,家長對學區房的選擇越來越多。選項增加,而需求相對固定,市場就會由賣方向買方轉化,學區房經濟炙手可熱的局面將逐漸消解。其次,名優教師的交流力度逐年增加。聰明的家長會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擇校不如擇師’。‘教師交流’作為一項國家政策,我市已經執行若干年。今後,全市的教師交流尤其是名優教師交流工作將持續深入開展,最終實現校校有名師、校校有名師團隊的局面。這樣一來,過分追捧名校的情況最終將煙消雲散。”
在房產租賃買賣行業幹了二十餘年的資深買賣人張先生對於買“學區房”的建議是:“可以買,但是不要盲從。根據孩子學習水平和自己家庭經濟水平科學理智地選擇學區房。要放亮眼,一些炒房的人,他們會在形勢不那麼明朗的時候哄抬房價,一些不懂得其中操作的市民就會在混亂中做決定。還有炒房人士也要注意,炒房有風險,入手需謹慎。”
記者手記
家長有必要“破釜沉舟”購買學區房嗎?
公民同招、全民搖號“雙管齊下”,意味著今後能不能上民辦學校全靠手氣,而且拼手氣還要冒一定的風險——參照今年中小學的公民同招政策,萬一沒被民辦錄取,再回學區對應的公辦學校。
要規避上述風險,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挑一個對應小學和初中都靠譜的優質學區。因此,部分心思活絡的徐州家長,立刻盯上了“雙優學區房”。還沒買學區房的,調整了選擇標準,已經入手的,也開始考慮要不要換一套,想把小學“單優”換成小學初中“雙優”學區房。
那麼,購買了學區房真的就能一勞永逸,保證孩子能上到理想的學校了嗎?將來學校的劃片轄區會不會改變?徐州市會不會向北京等大城市那樣實行“多片劃區”?在此,我們也要給所有準備購買學區房的家長提一個醒,購買學區房固然是每個人的權利,但不管是為投資,還是為入學,學區房都是有風險的。如果父母經濟條件非常好,買學區房毫無壓力,那麼,買也就買了;或者說咬咬牙也勉強可以負擔,那也可以適當考慮。可是,如果父母需要“砸鍋賣鐵”為買學區房背上重債,讓整個家庭都變成“房奴”,那麼,以後孩子再遇到問題,如何有實力解決?
其實,學區房購買也存在風險:一是政策風險。即如果劃片對口入學政策調整,所購房被排除在熱門學區之外,或者被限制入學(規定購房年限),那麼,購學區房的如意算盤就會落空。最近,除了廣東這起700萬元學區房事件外,全國首例“學區案”在南京開庭,也是涉及學區劃分問題。我們並不贊成就近入學政策隨意調整,也反對政府動用行政權限制購房入學,但考慮到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流程,這種政策風險還是很大的。
二是孩子不適應學校的風險。有的父母想盡辦法購學區房進入好小學、好初中,可學生入學之後卻跟不上學校的教學,很不適應,甚至不得不考慮轉學。這樣的案例並非個別,選擇學校,不能盲目追逐名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不能一廂情願,忽視孩子本人的意願。
三是義務教育均衡的“風險”。學區房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義務教育嚴重不均衡,有擇校,才有學位房、學區房,如果政府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有效縮小學區之間、學校之間的辦學質量、辦學條件差距,那麼,花高價買來的學區房,就失去進好學區的價值。
以上三方面的風險越大,家長在購買學區房時才會變得謹慎,而不是見風就是雨。真正讓購買學區房沒多大風險的做法,是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均衡,並給出明確的均衡時間表。如果政府部門拿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的硬招——不是禁止擇校,而是增加教育投入,轉變投入模式,重點投入薄弱學校,提高學校辦學標準和教師素質,那麼,擇校熱將得到緩解,擇校的需求減弱,學區房的價格就自然會降下來,直到很多地區的學區房概念消失。
徐報融媒記者 魏欣 見習記者 劉淑婷
來源:都市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