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決策
思之再三,反覆考量,終於下定決心:
入朝部隊出動!
這一天,是1950年10月19日。
毛澤東已經幾天幾夜無法入睡,傍晚,當他聽到由東北邊防軍改編的的四個軍已經跨過鴨綠江時,只說了兩個字:睡覺。
接著就入睡了,而且睡的很香。
這是毛澤東主席一生中最難做的決策之一。從國慶節開始,圍繞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中央領導集體反覆開會,討論形勢,權衡利弊,將近二十天的時間,崩在炫上的箭終於射出了。
出兵朝鮮選擇的時機和確定的機動方式,充分體現了我軍長期國內革命鬥爭中養成的“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
當美軍即將兵臨我國東北邊境才選擇出兵自衛,政治上有理。
進行充分準備和選擇合適的戰場後才發起反擊,軍事上有利。
注意限制戰爭規模,以“志願軍”的名義出兵,並規定,只在朝鮮範圍內攻擊美軍;在臺灣海峽取守勢;對越南,只派出顧問和物資進行援助,行動上有節。
我國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二)誰第一個進入朝鮮?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朝鮮當天,第一個過江進入朝鮮戰場的,不是先頭部隊,竟然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前線統帥彭德懷。
這聽上去似乎不合常理。
彭大將軍本來是“將”,左右士相護衛,咋成了過河的“卒”?
只有我們的彭大將軍,渾身是膽,才敢獨闖虎穴。
彭大將軍先期入朝,出於啥考慮?
第一,瞭解敵情。自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人民軍主力被切斷在三八線以南,各部破壞重武器後,化整為零,向北逐步後撤。聯合國軍不給朝鮮人民軍以喘息之機,以機械化部隊向北繼續進攻。目標直指鴨綠江。此時的朝鮮人民軍陷入大潰退中,戰場形勢如何,彭德懷必須掌握第一手情況。
第二,協調指揮。志願軍入朝時,指揮機構尚未建立,只是任命了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幾十萬大軍就要開戰,竟然沒有指揮機構,這如何打仗?為了跟朝鮮同志協調指揮問題,彭德懷就幾乎單槍匹馬率先入朝了。
(三)失去聯絡,差點成為美軍戰俘
彭德懷率先入朝,其實是冒了很大風險。因為朝鮮北方混亂不堪,聯合國軍如入無人之境,迅速向北推進,情況不明,稍有不慎,如果遭遇敵軍,後果不堪設想。
彭德懷不顧個人安危,乘坐一輛吉普車,跟隨一輛電臺車,隨身只帶了一個秘書,一個警衛員和幾名隨行人員,先於部隊入朝尋找金日成。
朝鮮政府自十月上旬撤出平壤後,宣佈遷都江界,實際上,金日成為首的領導機構在不斷隱蔽轉移中。
在尋找金日成的過程中,由於逆著撤退的人流,道路不好走,電臺車掉隊了。整整兩天,中央軍委和十三兵團與彭德懷失去了聯絡,焦急萬分。直到第三天,電臺車趕到彭德懷和金日成會面的地方,才與後方建立聯絡。
此時,聯合國軍先頭部隊由德川進發,已經竄到彭德懷與金日成會談的東北方向,繞到他們後面去了。
彭德懷後來回憶說,他當時已經聽到炮聲,以多年軍旅生涯的經驗判斷,與敵人距離不會太遠。
此時,他的身邊只有幾個工作人員,和金日成的一個警衛排。
幸運的是,急於向邊境推進的敵軍未注意到側後的這個小村落,如果被敵人發現,無疑將成為戰俘。
(四)搭建指揮機構
沒有指揮機構,就無法指揮幾十萬軍隊作戰。
據洪學智回憶,彭德懷當時是這樣講的:我這個志願軍的司令員兼政委雖然是已經下達命令了,可是手下連個指揮機構也沒有,這怎麼指揮作戰啊。現在臨時抽組志願軍的指揮機構,一是沒有地方去抽,二是就算有地方抽,時間也來不及,所以,我已經向中央請示,毛主席也有這個意思,就是把你們十三兵團的領導機構改為志願軍的領導機構。
此時,中央軍委由總參和東北軍區調來少數幹部,其中很多幹部是八路軍延安總部老班底的人,考慮到其原職務的緣故,多由這些同志擔任了新建的志願軍司令部的正職。後來,志願軍司令部一度指揮的陸軍達19個軍,比留在國內的16個軍還多出了3個。
志願軍司令部就是在入朝後幾天內臨時建立起來的。根據中央軍委命令,鄧華任副司令員兼副政委,洪學智、韓先楚任副司令員,朝鮮內務相樸一禹為副政委,原第十三兵團不再存在,其下屬各軍都由志願軍司令部直接指揮。
(五)服裝問題
剛剛入朝時,志願軍部隊有的身穿不帶軍銜的朝鮮人民軍軍裝,有的穿著沒有任何標記的解放軍軍裝,北進的聯合國軍遇到這隻服裝不規整,手持三八大蓋一類落後武器的隊伍,還以為是臨時動員起來的北朝鮮“預備役部隊”,可是一旦交手,就大為吃驚的發現,這隻“預備役部隊“竟然那樣厲害。
一開始,中共中央確定派兵入朝,是幫助朝鮮人民軍作戰。部隊入朝前,軍委曾決定以隱蔽身份作戰,因此向朝鮮人民軍要過官兵的服裝樣品,由被服廠緊急製作,可是因為時間緊迫,服裝準備不齊,首批出國部隊只是少數前衛人員換上了朝鮮人民軍軍裝,其餘人員繼續穿著原來的人民解放軍軍裝,只是摘下了八一軍徽和軍章。隨後,因為身份暴露,改換服裝已經沒有必要,入朝部隊就繼續穿著人民解放軍軍裝而不帶軍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