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前幾天《指環王》重新上映,發小便約我一起重溫這童年的經典回憶。想當初《指環王》剛上映那會,家鄉五六線的小縣城因為沒有電影院,只能去看畫面粗糙的盜版碟,就這還看得津津有味,但這次卻讓我中途睡著了……

《指環王》影射二戰?

拋開已經被很多人吐槽過的劇情拖沓和畫面模糊,《指環王》這部電影本身就有些不太光彩的隱喻。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起因還是和發小的一段對話,當我看到精靈族的射手部隊整齊劃一地出現在畫面時,他們手中持有的長弓引起了我的注意,便吐槽這很像英國中世紀的長弓射手,這個兵種因為在英法百年戰爭中重創了法國重騎兵,得以一戰封神成為英國人的驕傲。

大家還記得整個精靈族的權力體系麼?最高的恰好是精靈女王,而英國好巧不巧的也是一位女王,英國女王1952年即位,《指環王》小說1954年出版。而這位女王在《指環王》第二部雙塔奇兵中,又多次重複一句經典的臺詞:“精靈的時代已經結束,阿拉貢領導的人類聯盟即將開啟新的紀元。”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好巧不巧的一戰結束後,曾經的英國就開始式微,等到二戰結束屬於英國的時代便徹底結束,美國接過頭把交椅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存在,精靈最後的歸宿是坐船出海去海上的島嶼,而英國也恰好是一個島國。

以上促使我不得不趕忙翻出手機查一查《指環王》小說的作者背景,果不其然是個英國人,還是一個親身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並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怪不得……

再來回顧下《指環王》三部曲中經典的三人團隊:法師甘道夫、精靈射手萊戈拉斯、矮人吉姆利(又名金靂)、人類王子阿拉貢,這四人貫穿始終是對抗大反派魔君的核心力量,其中法師甘道夫可以看做是英國首相的化身,其前身灰袍形象周遊於各方勢力,看似交友廣泛,實際上更像是個攪屎棍,像極了二戰前英國的多位首相,尤其是主推綏靖政策的張伯倫。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而化身白袍以後的甘道夫,一改之前猥瑣懦弱的性格,不但成為主戰派,更是玩的一手好謀略,不用說你也會猜到這不正是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二戰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麼?

至於精靈射手則是英國軍方的代表,動作花裡胡哨,看起來最拉風,但實際發揮的作用很有限,像極了那位”大名鼎鼎“的蒙哥馬利元帥。

以上你或許可以說是推測,但接下來的幾個人物對比就可以說是實錘了,首先是矮人吉姆利,其實是法國流亡政府的總統戴高樂,眾所周知戴高樂是高個子且帥氣的法國人,但英國作家就恰恰反其道為之,將其化為一個又矮又醜陋的矮人形象。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矮人建立起了堅固的堡壘,卻在魔君的軍隊面前很快亡了國,只剩下一個吉姆利活躍在對抗魔君的第一線,同時和其他人勢力的領導者建立了深厚友情。

二戰法國建立起了堅固的堡壘,也是在很短時間內亡了國,只剩下一個戴高樂活躍在對抗法西斯的第一線,同時和英美領導人建立起了很深厚友情。最有意思的是作者還借用矮人貪財這個槽點,用以諷刺一戰結束後法國對戰爭賠款的喋喋不休……

矮人隱喻法國人還好,人來之子阿拉貢就近乎赤裸了,他毫無疑問是美國人的化身,有的人會說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不是一個瘸子麼?其實阿拉貢的具體人物原型應該是二戰時期歐洲戰區的最高指揮官,五星上將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因為羅斯福大多數時間都在美國本土,所以艾森豪威爾更符合與丘吉爾、戴高樂和蒙哥馬利並肩作戰的美國領袖標準,結合《指環王》作者托爾金寫就小說的時間1954年至1955年,恰好在艾森豪威爾1952年競選總統獲勝後的任期內,艾森豪威爾的影響力自然達到頂峰。

最狗血的是作者托爾金還特意為人類之子阿拉貢安排了一位精靈族女人作為自己的正宮娘娘,用以彌補艾森豪威爾無法將他眾所周知的英國戰地情人凱瑟琳帶進白宮的遺憾,作者你有心了……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而阿拉貢的父親背叛聯盟的故事,影射的豈不正是一戰後,美國為了解決自身經濟危機的遺留問題,無視德國法西斯的狼子野心,竟然對德國進行大量經濟投資,為戰後德國的迅速崛起當了幫兇。如果不是阿拉貢父親的一時貪心,根本不會有魔君的再次復生,同樣如果沒有美國的資敵,也很難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至少不會那麼慘烈。

除了以上形象,自然還有化身代表法國貝當政府的白袍法師薩魯曼,在第一次對抗魔君的戰鬥中他是英雄,但在第二次時卻成了叛徒助紂為虐,而法國的貝當元帥恰巧也是一戰英雄,在二戰中卻成了投降派的代表人物。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至於洛汗國王希優頓或多或少都有些蘇聯的影子,比如在魔君擴張勢力階段選擇消極對待,再比如自己的親兒子死於對抗魔君的戰鬥中,恰好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兒子也死於抵抗法西斯的戰鬥中,當然如果《指環王》電影只是簡單地借用二戰的故事脈絡,換了一批人物設定和背景這也沒什麼,壞就壞在它其實是想透過這種潛移默化的灌輸,徹底掩蓋二戰勝利的真相,下面我們將進行第二部分的討論。

二戰究竟是誰打贏的?

一提到二戰,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是美國帶領盟軍打贏了邪惡的法西斯,誰讓強大的蘇聯已經解體了呢?沒有了制衡,伴隨美國強大的文化輸出和輿論造勢,美國徹底篡奪了二戰的勝利榮耀,進而掩蓋其二戰最大元兇的不光彩歷史。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從《挽救大兵瑞恩》到《兄弟連》,一系列的影視作品宣傳的都是美國大兵的英勇無畏,卻沒有誰敢用同樣的影視作品,來描繪美國華爾街是如何資助希特勒發家的……如果說戰爭題材的宣傳過於赤裸,那麼類似《指環王》這種假借魔幻題材,透過故事潛移默化影響人的判斷的就更可怕了。

舉個例子,一百多年前中國人的審美是很排斥金髮碧眼的白人形象了,因為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這種扮相的要麼是妖怪要麼是夜叉,所以”洋鬼子“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但一百多年過去了,金髮碧眼的白人形象已然成了美的化身,即使是矮窮挫的白人也會受到國人的另眼相待,這變化是不是也太大了?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如果說歐美白人是藉助自身經濟發達造就的文化優勢,但就連來到中國的黑人也受到了類似的另眼相待,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因為這些黑人大都來自第三世界國家,有的甚至還處於一夫多妻的部落社會,就是這樣的黑人依然可以贏得很多中國女性的青睞,也難怪很多直男對此表示匪夷所思,甚至有些憤慨,但憤慨卻很難找到根源,於是便很容易發洩到整個女性群體身上。

事實上,造成這一巨大審美改變的正是過去幾十年,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的外來文化侵略,從《灰姑娘的故事》到日漫《聖鬥士星矢》(日本被美國影響的更嚴重),金髮碧眼的歐美女性成為無數中國孩童心中美麗善良代名詞。再從《007》到《泰坦尼克號》,中國的孩童從小便被歐美文化塑造著想要達到的審美觀,而審美觀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價值觀,所以這也是為何近些年來國家不斷加強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因。留學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國人失去了強大且自信的文化。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回到《指環王》電影,故事中洛汗國的圍城之戰的重要性被極大削弱,因為來攻打的並非魔君的主力部隊,而是投降派薩魯曼的部隊,所以即使被打敗了也沒多大影響。事實上二戰中攻打蘇聯,並兵圍斯大林格勒的可是德國法西斯的主力部隊,幾乎是精銳盡出。

小說中的圍城之戰是靠回援的洛汗國騎兵部隊挽救的,但作者的敘事手法就很“微妙”了,以英國史首相丘吉爾為原形的白袍甘道夫成為勝利的關鍵,事實上英國壓根就沒參與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就更不要說美國和法國了。

按照小說和電影的描述,在最終章《指環王:王者歸來》中打敗魔君主力的是人來之子阿拉貢率領的亡靈部隊,其原形自然是美國歐洲戰區指揮官艾森豪威爾為首的盟軍,事實上納粹最硬的骨頭基本都是蘇聯紅軍啃下來的,不然攻克柏林時上空就不會飄揚紅色的旗幟了。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是不是看完《指環王》,再來看美國人描繪的二戰歷史,美國人拯救了全人類似乎變得合情合理了?

《指環王》小說相當於是二戰後英國人假借魔幻故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寄託和回顧。敘述視角完全是站在英國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兩場戰爭,或許在他們看來是一個客觀的描述,但難免也帶有一些主觀色彩。而等到好萊塢導演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后,其中的政治色彩就越發濃厚了。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也難怪近些年很多人吐槽美國的奧斯卡獎所謂的政治正確,卻前前後後頒給《指環王》17項奧斯卡金像獎,尤其是最後一部《指環王:國王歸來》更是獲得11項金像獎,而當時的背景正是美國借911恐怖襲擊為藉口,在全球大肆展開軍事威懾,這難道是巧合嗎?

電影《指環王》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單純。雖然在作者釋出這部小說沒多久便宣告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政治導向,但在我看來恰恰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23 字。

轉載請註明: 《指環王》重映,電影背後的隱喻你看懂了麼?英國人自嗨的木偶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