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也能通向成才之路

2023年秋季高考已進入填報志願階段,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創紀錄的1291萬人。考上理想的大學固然令人欣喜,不過,這並不是成才的唯一路徑。

放眼全球,多個國家和國際機構正大力推行職業教育,培養貼近市場需求的各行業技能人才。這些海外聲音和實踐經驗,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愈加受到重視

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宣佈,每年將向職業高中教育額外撥款10億歐元,透過為學生提供實習報酬、最佳化課程安排、加強校企合作等方式,推進職業高中教育改革。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一份薪水高、有意義的工作。”

法新社報道,早在2022年競選期間馬克龍就提出一項關於職業高中的改革,如今他正著手加速這項改革,透過提供更多培訓,幫助年輕人順利進入職場。

在法國,三分之一高中生會在職業高中接受教育。不過,這些學生在拿到文憑後一年內找到工作的比例偏低,而且還有較高的輟學率。為此,法國政府計劃從下一學年起為學生支付實習報酬,提升這些技術課程的吸引力。

馬克龍表示,政府將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對職業高中課程進行改革,增加數字化和生態領域專業內容,刪減沒有就業前景的課程。此外,政府將在每所職業高中設立與企業聯絡的辦公室,加強校企合作,更好幫助學生就業。

無獨有偶,西班牙近日也宣佈將投資13億歐元用於職業培訓,建立45000個雙語職業培訓名額、824個新的培訓中心和1500多個教室。首相桑切斯表示,西班牙正在努力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高質量的職業培訓。

職業教育也能通向成才之路

圖說:阿齊佐娃在一家土耳其餐廳工作。圖源:GJ(下同)

在亞塞拜然,17歲的馬拉哈特·阿齊佐娃從職業教育與技術學院畢業不久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當地一家知名的土耳其餐廳實習。因為表現出色,如今她已經被聘為助理廚師。

阿齊佐娃參加的是一個名為“未來職業教育技術”課程的專案。該專案由歐盟資助,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亞塞拜然教育部以及國家職業教育局合作實施。該課程涵蓋8所職業技術學校,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同步學習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技能。

目前,亞塞拜然對裁縫、廚師、糖果商、會計師、程式設計師和網頁設計師等職業需求量最大。“未來職業教育技術”專案面向市場所需培養人才,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回報正在提升

在美國,高中生普遍懷揣大學夢。五年前,加勒特·摩根對這個想法十分堅定:“如果不上大學就會流落街頭,每個人都熱衷上大學。”

職業教育也能通向成才之路

圖說:摩根(中)接受鋼鐵工人培訓

為此摩根作了一番努力,但後來還是放棄了,轉而接受鋼鐵工人培訓。在西雅圖的一個工業園區裡,他和其他幾名同事穿上工作靴,戴好安全帽,繫牢安全帶,腰帶上掛上重型扳手。隨著計時器啟動,他們一起奮力將近300公斤重的工字梁固定到位。

美國對鋼鐵工人的需求不斷增長,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對該行業的需求每年增長4%。鋼鐵工人平均收入為每小時27.48美元,即每年57160美元。20歲時,摩根每小時可賺28.36美元,此外還有福利。

五年後的現在,摩根已經參與建造了西雅圖的雷尼爾廣場大廈和微軟資料中心。“我每天都很開心。”他說,“這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在對該國職業教育進行數年跟蹤採訪後指出,在美國,學士學位的經濟回報正在減小,那些只需短期且便宜培訓的高薪工作卻人手短缺,這影響了青年就業,也對經濟帶來一定風險。

“父母都希望孩子取得成功。”曾在華盛頓湖理工學院教了20多年機械製造的邁克·克利夫頓說:“他們被困在學士學位上,直到僱了水管工併為此付賬時,才看到這一行業人才的短缺。”

資料顯示,一項高達1.2萬億美元的美國聯邦基礎設施計劃將在未來10年每年創造150萬個建築工作崗位,而建築業的工資中位數在所有行業中最高。

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情諮文中提到,“許多工作不需要大學學歷”。喬治城大學教育與勞動力中心也指出,美國有3000萬個平均年薪5.5萬美元的工作崗位不用學士學位。

即便如此,美國的現狀仍是職業技能高薪工作求賢若渴,而花費高額學費的高等教育人才供大於求。還有一部分人更為尷尬:花了大學學費,卻拿不到學位。

據美國國家學生資訊交換所最新資料,在進入四年制公立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中,有30%在六年內沒有獲得學位;在四年制私立大學,有五分之一沒有獲得學位。

既然職業教育前景美好,為什麼不能吸引足夠多的美國學生呢?職業與技術教育的倡導者指出,錢不是唯一的問題,更大的挑戰在於,不少家長認為職業技術類工作是艱苦的,他們想給兒女更好的。

還有人擔憂,低收入家庭和有色人種學生可能被引向“藍領”工作,富裕的白人學生則去拼學位。

學校方面同樣受固有觀念影響。為了追求聲望和排名,高中熱衷強調進入高校的畢業生人數。有的技術學院為避免被定型為職業學校,而將校名改成理工學院。

多國成功實踐

事實上,發展職業教育,打造技術人才,無論對學生個體成才還是對國家整體建設都大有裨益。“智造強國”需要“大國工匠”,瑞士、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的成功實踐已給出了明證。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匡瑛分享了多國在職業教育領域的發展特色和經驗。

以職業教育歷史悠久且發展成熟的瑞士為例,約三分之二初中畢業生會進入職業學校,一邊在校學理論知識,一邊在企業“當學徒”。

或許會有人問,十幾歲的孩子知道如何擇業嗎?在瑞士,從小學二三年級起,學校就開設各種手工課,培養學生最初的職業興趣。而且,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並非“平行線”,而是彼此暢通,可互相轉換,中等職校學生畢業後也能繼續深造,獲得碩士學位。

在匡瑛看來,透過職業教育獲得工作所需的關鍵技術和能力,是瑞士職業教育具有很強吸引力的重要原因。而且,瑞士教育體系注重以人為本,不管學生有怎樣的興趣愛好和就業傾向,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和選擇。

職業教育也能通向成才之路

圖說:德國職業培訓學校的學生在學習美容美髮

再如,在職業教育研究領域,德國做法領先。德國聯邦職業教育培訓總局對全國整體職業教育發展現狀進行分析,釋出政策評估指導意見,同時開展引領性課題,並將課題成果轉化為實踐指導。

在職業教育標準制定方面,澳大利亞為每項職業資格證書配備不斷更新的“培訓包”,用來指導職業教育教學實踐。該國將普通教育體系的學歷證書和職業教育的資格證書做了“普職”互換,學生明確有了某項資質後,可繼續申請教育培訓。

而在職業教育市場化探索方面,日本善於發揮企業作用,最佳化資源分配佈局。日本公立學校聚焦國家需求,由國家投入資金,培養製造業人才,實現技能強國。私立社會培訓機構則面向市場需求旺盛的短平快行業,如教育、家政等服務業。

此外,日本企業為各級職員設定了完備的培訓體系和升遷路徑,能在企業內實現專業技能培訓,區分於職業院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匡瑛說,在瑞士職業教育體系中有這樣一句箴言:如果沒有後續的就業或學業,學生就沒有畢業。這意味著,職業教育並不只是發放一紙文憑就了事,而是要提供可持續的深造空間,成為整體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職業教育的學生也能通往成才之路,擁抱精彩人生。

新民晚報記者 王佳燁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40 字。

轉載請註明: 職業教育也能通向成才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