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盲盒”的開啟方式
高密 韓江雪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張一飛
剛開學,統計完近幾年海上教學質量指標的最新資料,海軍潛艇學院航海教研室主任夏衛星笑了。
“2019年至今,年均增長7.8%。”夏衛星說的是學員航海實習三項主要考核綜合得分的優良率。一年一度的航海實習,學院辦學以來從未間斷,近年來不斷提高的分數顯示,這項例行的海上訓練,正在突破“自我複製”的迴圈。
為什麼這幾年成績能快速提高?
“團隊前些年開始創新研製的海上‘盲盒’立了大功。”剛完成新年度航海實習計劃的夏衛星說。
說著,夏衛星在電腦上開啟一組圖片,細述這個“盲盒”的由來。
前傳
“不入深海,怎能降龍”
前幾年,學員中有一句關於航海實習的流行語:“風裡浪裡,棚裡等你。”“棚”說的是海圖棚,鋼筋支架焊在軍艦甲板的坦克繫留穴上,木製桌面,蓋一個防水帆布罩,掛一盞防水燈,就是實習學員的戰位。只要船不靠碼頭、不拋錨,學員就在海圖棚裡進行海圖作業,一人一棚,半截身子扎進去,一悶半天。
小小海圖棚見證了一批批學員走向戰場的航跡,也見證了他們與大海搏鬥的經歷。
那年9月,保障實習的軍艦航行至南海,甲板最高溫度超過50℃。學員悶在棚子裡,脖頸上掛著溼毛巾,海圖上留下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圖案——汗漬。隊幹部提著涼水桶挨個兒給學員洗毛巾,同時音箱裡傳來教員的聲音:“越是酷暑難當,越是考驗我們戰鬥作風的時候。”
表面上看,“火爐”礪志又強能,但實際上訓練效果並不理想。“沒有充足的現代化航海保障手段,更缺乏高效的專用訓練系統,硬是靠意志跟海洋死磕。” 時任航海教研室主任、教授楊曉東在甲板上獨自思忖,一個念頭湧上心頭——教改。
又一天訓練結束,艦艇錨泊,楊曉東跟一個學員大隊領導在“雷達房”裡聊天。雷達房,是專門為雷達接收機等裝置搭建的小鐵房。
“楊教授,南沙的高腳屋,升級換代多少次了?咱還守著這幾十年前的海圖棚。哪怕能在這種鐵皮房裡也好,至少不怕風吹雨淋……”
大隊領導不經意的話瞬時點醒了楊曉東。實習結束,以“雷達房”為樣本,楊曉東一回到學院就著手尋找適合在甲板上搭建的方艙或板房。
其實,能讓學員在更貼近潛艇實裝、更貼近實戰環境、更貼近教改方向的平臺進行航海訓練,是學院幾代航海教員的夙願。
“不入深海,怎能降龍?”看著一張學員在海圖棚裡汗流滿面的老照片,夏衛星說:“水面艦艇有專門的訓練艦,但潛艇沒有。潛艇內部空間狹小,單航次承訓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與登上潛艇實裝訓練並行,搭建更加貼近潛艇實裝的航海作業平臺,讓畢業學員有更多機會在大海上經風浪、壯筋骨、長才幹,是他們從課堂走向戰場、提高第一任職能力的必由之路。”
2016年,改善實習平臺的論證展開後,搭建板房的思路很快被拋棄。“要建就奔著整合化、模組化的方向去!”楊曉東轉而看中了航運集裝箱——“體型”類似潛艇艙室,而且拆裝簡易、穩固耐腐蝕、可拓展升級。
“大教授咋玩起沒啥技術含量的集裝箱?”聽說航海教研室要把集裝箱搬上軍艦,不少人投來詫異的眼光。
教研室上上下下卻早已定下決心:只要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有利於戰鬥力建設,就下定決心幹!
於是,關於海上實訓條件建設專案的立項申請,很快得到學院支援並經海軍相關機關審批透過。撤棚子、焊底座、安課桌、裝裝置……試驗集裝箱登上了保障航海實習的一艘軍艦。楊曉東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實習方艙。
實習時正值颱風季,正好給了教員們一次大風浪航行中實習方艙效能驗證的機會。艦體顛簸起伏,橫搖縱搖幅度都接近軍艦設計的最大值,新上艦的實習方艙卻紋絲未動。
經此一役,教員們鐵下心要把集裝箱全面搬上甲板,以“叢集作戰”的形式,形成一個海上潛艇模擬訓練的新品牌。
2018年方艙正式安裝上艦,一個個海上“盲盒”即將迎來第一批海上實習學員,等待著向大海啟航。
啟航
“鐵甲教室”變身“水下戰位”
“科技感十足,戰味十足!”初次邁進實習方艙的學員,部分曾跟隨訓練艦參加過航海實習,他們對方艙的“使用者體驗”都給出高分評價。參與實習保障的航海教員也對這個“創舉”感到滿意。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實習方艙第一次投入使用,訓練中就出現了“掉鏈子”的情況。
“報告,訊號已斷開!”實習艦航行在東海某海域,學員們正在方艙內進行海圖作業,艦艇航行訊號突然消失。教研室立即組織排查,忙活一陣發現,是實習保障艦的主羅經出現故障,無法繼續向方艙提供穩定的導航資訊。
艦艇沒了主羅經,還有其他裝置代替,可以繼續航行,學員訓練卻離不開主羅經輸出的訊號。學員們把焦急的眼神投向楊曉東,教員們也都對這樣的突發故障無可奈何。
“方艙上艦,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楊曉東立即召集教學組開會,臨時調整訓練科目。大家都明白:方艙上艦隻解決了場地問題,可真正提升訓練保障能力,還需要體系化的內涵建設。
這一年,夏衛星剛剛從潛艇部隊調入學院任教,當時實習方艙內的“壓迫感”,至今令他記憶猶新。
“航海資訊保障是達成訓練實效的根本所在。”夏衛星說。可如何才能抵消用艦艇代替潛艇開展實習訓練的“先天不足”,讓航海實習既能夠自主解決所有問題,還能突出潛艇特色?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從2018年到2021年,他們先後把多批次具有潛艇特徵的航海和導航裝置引入方艙,讓最初的“鐵甲教室”變身“水下戰位”,為整體訓練內容和組訓模式的順利落地提供了完備支撐。
“每年出海實習,走進方艙都像開啟‘盲盒’,總有‘新傢伙什兒’出現。”教員們感嘆。
學員們也禁不住點贊:“艙門一關,大燈一閉,幽暗逼仄的環境裡,只有各種儀表和按鈕在閃亮,簡直和在潛艇艙室裡航海作業一模一樣。”
“學員們的訓練成績最能說明問題。”夏衛星說,這幾年實習訓練幾個主要科目的成績逐年提高,不斷證實著這條變革之路的正確性,也啟示著未來進一步最佳化的方向。
對此,去年剛剛離任的楊曉東頗有感觸:方艙內不斷新增新裝備,“潛艇化”程度不斷提高,功能加速迭代升級,實習訓練提質增效也就必然會看得見、摸得著。
夏衛星舉了幾個“看得見”的例子。
以往航海實習中,由於手段缺乏,學員觀測、計算得出的目標資料無法即時得到精度驗證,如今綜合考核評判系統接入方艙,學員只需將自己的觀測資料輸入平板電腦,即可獲得相關比對標準。“立行立判”成為實習訓練的日常。
有了裝備的技術支撐,教員能在方寸之地“大展拳腳”,不斷創新教學思路和方法,提供更多一對一的訓練指導,學員的學習自主性也隨之提高。“關鍵是形成了訓練和評估的實時閉環,推動從‘你教’到‘我學’的根本性轉變。”夏衛星說。
2022年夏天,方艙裝置體系又迎來新成員——光電桅杆。學員可透過光電桅杆觀測水面目標或天體,完成天文定位、海圖綜合作業等多項潛艇特色科目訓練。至此,方艙已建成以高精度慣性導航系統、光電桅杆、潛艇電子航海圖支援系統等為特色的裝備保障體系,形成潛艇水面、潛望以及水下航行狀態綜合技能訓練的保障能力,可完整模擬水下航行潛艇的航海作業科目及流程。
向戰
“盲盒”效應催生訓法創新
隨著夏衛星的介紹不斷深入,海上“盲盒”的“升級”之路,還在不斷上演精彩。
以前,學員航海實習,通常按照專業技能考核指標差異,把航海專業與非航海專業分批次組織。這樣的方式,雖然可以讓各專業精練本戰位專業技能,卻缺了潛艇作戰的精髓和關鍵所在——不同戰位之間的協同。
第一次聽到要“混搭”時,學員們都喜出望外。出海前,根據學員的年級和專業分為三人一組,即航海專業大四學員為航海長、大三學員為副航海長、非航海專業學員為潛艇值更官。同時,他們把每一次航海實習都視為一次潛艇出海執行任務,按任務背景劃分出各訓練階段,讓學員融入潛艇戰位、扮演艇員角色,按照任務流程有機融合專業技能訓練。
“把原本需要畢業分配到艇上才有的訓練,前置到院校課堂,打通了專業訓練的一個重要關口。”楊曉東說,這是夏衛星他們在方艙“升級”之後的又一次接力創新。
一天深夜,正在東海某海域夜航的海軍武夷山艦上,航海專業學員鄭正男和另外兩名同學來到方艙接更上崗。“報告艇長,發現目標,可以穩定跟蹤”“發現‘敵’艦,戰鬥警報,魚雷攻擊”……凌晨1點13分,方艙裡驟然響起警報,鄭正男和同學們頓時精神一振,等待“艇長”命令。
隨著“艇長”一聲令下,模擬戰鬥航海作業完成,鄭正男終於鬆了口氣。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看時間已快凌晨3點,完善作業,準備交更……
這樣的場景是方艙內的常態。夜航期間,方艙成為模擬潛艇水下航行和戰鬥航海訓練的最佳場所。
角色不同、分工不同,戰鬥警報一拉響,“航海長”馬上停止海圖作業,立即轉入攻擊作業,“副航海長”繼續完成海圖作業,其他學員根據自身職責堅守戰位。小小一間方艙,極大程度將學員整合,完成了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全員綜合訓練……
“加裝裝置不僅是訓練條件和手段的豐富,更促進了整體教學設計和訓練模式的變革。”夏衛星說,不同專業的學員透過搭配成不同班組,根據各專業側重點進行訓練,訓練效益大幅提升。
隨著一輪輪航海實習結束,眼看一批批學員漲幅明顯的成績,夏衛星喜不自勝。
但是,夏衛星和他的同事們並不滿足於此。
“今年實習,要趁著南下航行停靠潛艇部隊的機會,與近兩年的畢業學員聯絡,聽聽他們和所在部隊的反饋。”說著,夏衛星搬出一摞剛剛設計好的調查問卷。
“你認為實習方艙裡還可以加裝什麼裝備”“如果重新實習一次,你希望加強哪方面的訓練”……再過兩個月,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成為繼續最佳化升級“方艙”功能和整個實習訓練安排的重要依據。
天藍藍,海藍藍,實習艦即將再次啟航,夏衛星繼續在方艙內忙碌著……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