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一生可謂是轟轟烈烈,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沒有出山之前便知三分天下,後來立下了汗馬功勞,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而且無論是他的人品,還是歷史功績都為後人津津樂道。不過在眾多的評價中,要數盛唐詩人杜甫最精準,寫過很多的詩評價諸葛亮,特別是這首《蜀相》,通篇寫得很感人,不僅對於諸葛亮的功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表達出了敬仰之情。可見在杜甫的心目中,諸葛亮是他學習的榜樣。
《蜀相》
杜甫作為盛唐時期著名的詩人,寫下過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而且他的才華,以及品格,那也是無人能及。儘管自己在生活中處處不如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可是始終心繫天下,關心最底層的民眾。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有了”詩聖“的美譽,同樣受到了後人的敬仰。
那這首《蜀相》通篇情感細膩,當時杜甫正是參觀了成都的丞相祠,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正是告訴了世人,諸葛亮一生功成名就,儘管人格高尚,但是後期還是失敗了,最終沒能實現人生理想,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所以杜甫在最後兩句中,寫得很傷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可以說是寫盡了諸葛亮一生的遺憾。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這首詩寫於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十二月,當時剛剛到達成都,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稍稍安定了下來。當地的朋友出錢為他修建了草堂,總算是在成都生活了下來,這個時候的杜甫儘管生活上安定了,但是他內心依舊傷感,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他參觀了丞相祠之後,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下了自己對於諸葛亮的敬仰,細說了他的一生功業,所以這麼一首詩對於諸葛亮的評價最為精準,短短的幾句,可謂是一針見血。
首聯和頷聯先是寫了丞相祠所在的地方,以及那裡優美的風景,這樣一起筆,也使得這首詩更具有詩意;那這幾句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們現在要去哪裡找尋諸葛亮的祠堂?其實離這裡並不遠,只在那成都郊外古柏森森的地方,那個地方樹木茂密。綠草倒映在臺階前,使得這個地方很幽靜,樹枝上的黃鸝鳥在鳴叫,那歌聲很清脆,聽了讓人心曠神怡。這幾句並沒有重點評論諸葛亮的功績,只是交代了丞相祠的位置。
頸聯和尾聯最後這幾句,則是重點評論了諸葛亮的功績,從而也是點明瞭主題,也使得這幾句詩更具有感染力;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一起談論天下大事,而這個時候他就知道未來會三分天下,後來他又是輔佐兩代君主,當真是忠心耿耿。後面兩句又是寫了諸葛亮一生中的痛,只是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最終並沒有實現人生理想,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歷代的英雄都是如此,只能是為英雄感慨淚溼衣襟。
杜甫很多的詩都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悲情,在這首《蜀相》中,他以一種很悲情的口吻寫下了諸葛亮的一生,雖然只有那麼短短的幾句,但是每一句都是經典,也讓我們從中感受到詩人對於諸葛亮的敬仰,還有對於那段歷史的評價,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