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重磅“雙減”,怎麼減?

由 哈愛朵 釋出於 經典

孩子的教育關係千家萬戶,是家庭裡的大事,也是社會的熱點話題。最近釋出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聚焦人們關心的“雙減”問題,引發了普遍關注。

為什麼會出臺這個意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明確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這樣一些問題導致了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重對沖了教育改革發展成果。

2020年8月,家住北京朝陽區的王女士給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結果卻遇到了意外。王女士報名的叫頤澤英語,這是一家面向中小學生培訓英語的校外機構,如今已人去樓空。王女士說,剛接觸這家機構不久,對方銷售人員就想方設法勸說她儘可能多買課程。

早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文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並且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王女士當時只顧考慮優惠,也就沒想太多。

然而,2020年年底,頤澤英語突然釋出通知停課,隨後老師和管理人員先後失聯,此時家長們才發現,負責運營頤澤英語的只是一家教育諮詢公司,根本沒有取得辦學許可,公司眼下已經因無法聯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培訓機構學生家長 袁泉:我們現在能聯絡到的家長,6個校區一共800多個孩子,總共未完結的課時費大概有1100多萬元。

錢收了,培訓班卻沒了,這種事情並不少見。然而,這只是近年來各類校外培訓機構亂象之一。如果說錢“課”兩空帶給部分家庭的是眼前的經濟損失,那麼,近年無序擴張的各種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帶給整個社會的則是更為深遠的傷害,首當其衝的就是加重了孩子們的身心負擔。

2017年調查顯示,全國中小學階段學生校外培訓總體參與率48.3%,總體規模超一億人。2021年,北京師範大學調查顯示,88.8%的小學生、95.7%的中學生,睡眠時間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甚至34.2%的中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足7小時。除了直接增加孩子們身心的負擔,不少校外培訓機構,透過製造壓力、營銷焦慮等手段,既給學生和家長造成恐慌,又加重了家庭的負擔,也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

而打著各種名目,超前、超綱、超標的比拼式培訓,更是偏離了教育的本源,讓學習變成了金錢和時間的競賽,培訓變成了刷題提分的生意,很多家庭深陷其中,卻抽身不得。

打著教育旗號的校外培訓市場逐年擴張,讓家庭得不償失,社會付出沉重代價,而最大的獲利者卻是培訓機構。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校外培訓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元,2019、2020年,校外培訓機構新增數量都在七到八萬家以上。

為根治校外培訓這些亂象,剛剛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校外培訓機構明確提出了限制。

限制數量:堅持從嚴審批機構。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限定價格:在北京、上海等試點城市,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這裡的學科類指的是: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學科。

專業人士指出,將這些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並且試點指導價格,就是要讓教育迴歸公益定位。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 胡衛:教育是一個非營利的事業,無論公辦民辦,無論營利非營利,都是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迴歸一個良心事業,不能被資本資金所綁架。

在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限制數量,限定價格的同時,此次意見還明確提出,要限定時間: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而在此之前,相關規定已經明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點30分,也就是說,今後校外培訓機構的學科類培訓,只能在中小學教學日的晚上8點半前進行。

與此同時,意見對資本介入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嚴格限制。根據意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透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透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

在管住資本的同時,意見進一步明確要管住資金:部分試點城市要透過第三方託管、風險儲備金等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有效預防“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要加強校外培訓廣告管理,確保主流媒體、新媒體、公共場所、居民區各類廣告牌和網路平臺等不刊登、不播發校外培訓廣告。堅決禁止為推銷業務以虛構原價、虛假折扣、虛假宣傳等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在管住資本、管住資金、管住營銷的同時,意見也為校外培訓機構的下一步指出了方向。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 胡衛:除了學科類,還有素質教育,還有音樂、體育、美術、科技的發展,需要有人來從事這方面的教育。

在校園外管好培訓機構,為學生減負,家長減壓,在校園內還應該做好哪些呢?

意見同樣給出了答案。根據意見: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

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已經進行了試點探索,學校從下午3點半開始到4點半,提供作業輔導服務,從4點半到5點半,引導學生們參與文體美社團活動。

校外治理、校內保障,隨著意見的釋出,各地出臺具體措施予以落實。北京市明確提出,嚴禁劃分重點班、實驗班;促進教師區域內流動,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上海嚴禁學校組織中小學生參加任何形式、任何範圍的聯考或月考,小學階段不進行期中考試或考查。記者在對一些學生家長的隨機採訪中瞭解到,對於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長們普遍認同,但也有擔憂。

對於家長們的擔憂,意見也提出瞭解決方案。意見要求: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規範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絕違規招生、惡性競爭。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

上海市教科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 董聖足: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根深蒂固的一些育人觀念還沒有打破,特別重要的是評價體系、改革方面還有待取得更大成效。

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任重道遠,規範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勢在必行。記者隨機暗訪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發現目前仍有些校外培訓機構在利用暑假給孩子做學科類培訓。隨著意見釋出和正式實施,對這種違規從事學科類校外培訓的行為,也需要相關部門及早研判,加強治理。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並不是新話題,然而這次的力度前所未有,並且意見設定了具體時間表: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眼下教育部門已經制訂實施細則,著手落實。

據統計,目前全國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十分巨大,已基本與學校數量持平,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違法違規情況突出。還有一些教培機構被資本裹挾,販賣焦慮,過度宣傳,違背了教育的公益屬性,破壞了教育正常生態。

所以,“雙減”的目標,一方面是在校內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讓學生在校內就能“吃飽”“吃好”;另一方面,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構建一個良好的教育生態。而要達到預期目標,需要家長、學校和全社會內外結合、多元協同,讓教育向著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教育改革中得到更好實現。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李拓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