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和羅馬,同一時代的兩個巨人,雖然天各一方,但是彼此都有對方美好的傳說。
漢朝人以神州第一個王朝的名字來稱呼羅馬:大秦。這或許賦予了大漢帝國對遠方那個神秘帝國傳統的尊重。
而傲慢的羅馬軍團在以掃落葉的速度橫掃歐、亞、非三大洲的同時,已經擁有無盡財富和無邊疆域、不可一世的羅馬人竟然對遠方一個陌生的帝國心生嚮往,甚至在嚮往的同時,還有些許說不清的惆悵和妒忌:何不生為漢朝人?只因那裡的月亮特別圓!
在那時的羅馬,“平和度日,永無戰爭,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充滿智慧,法律嚴明,充滿正義,物質豐富”是幾乎關於漢朝的所有關鍵詞。
這毫不保留的讚美之詞除了對遙遠漢帝國的想象,主要還因為下面的兩樣物品。
絲綢
羅馬人第一次接觸到東方的絲綢大概是凱撒大帝。歷史記載,凱撒和其同盟、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都喜歡穿絲綢衣服。一天,羅馬城照例有場表演,當天,凱撒第一次穿絲綢長袍出現在劇場內,儘管演出很精彩,但觀眾還是緊緊地盯在了凱撒身上,絲綢的華貴和耀眼把其他貴族的“羊皮襖”襯托得從沒有過的寒酸。
這大概是羅馬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絲綢,很快絲綢成為風靡羅馬上層社會的奢侈品,一匹高階絲綢料子約10尺要12兩黃金。當時埃及豔后為節省珍貴的絲綢,都是將絲綢服裝一件一件的拆開,再重新編織成服裝或做成點綴服裝的飾品,在羅馬城豪華市區還設有專賣中國絲綢的市場,這個簡直就是今天最繁華商貿區裡的奢侈品專賣店的翻版。
公元92年,羅馬皇帝圖密善專門修建儲藏中國絲綢的倉庫,而隨著貴族的推波助瀾,羅馬城平民也越來越熱愛這種來自東方的華美物品。今天考古學家還可以在古羅馬陶器繪畫作品中發現穿有透明長袍,質量柔軟衣料的人物。如在雅典衛城巴臺農神廟的女神像身上,可以看到希臘羅馬時代的人們所穿著的絲綢服裝飄逸動人,不好的一方面,絲綢大量入境造成羅馬帝國每年黃金外流達10萬盎司,羅馬帝國不得不頒佈法令,禁止穿絲綢,如羅馬奧利連皇帝曾帶頭不穿絲綢袍服,並禁止貴族穿戴。
鋼鐵
中國在漢以前冶煉鋼普及度就已經很高了,到西漢中期發明炒鋼法,比同時期歐洲冶煉水平高了一截。西漢鍊鋼做出的刀非常有特點,透過區域性淬火技術能把刀刃硬度淬到很高,但刀心仍保持低硬度和很好的韌性,這些都是好戰的羅馬人所需要的。
要知道,當時的羅馬熱處理和滲碳技術都沒普及。比如西班牙出土的羅馬劍硬度比同時期中國的低。對羅馬劍和漢朝鋼鐵的描述不光羅馬,歐洲近代以前2000多年裡,鋼都是稀有貨,產量低質量不好,所以羅馬需要一直進口東方鋼鐵。羅馬學者老普利尼曾觀看過漢鋼鐵武器,在《博物志》中是這樣評價:“不得不說在所有鐵製品中,薩利斯的鋼鐵無疑是最精良的”。普林尼會這樣讚歎,也是因為羅馬人曾被漢朝鋼鐵武器教訓過。
羅馬的勁敵是位於絲綢之路中段的波斯。波斯因為地理上的優勢,能更容易運用從中國鋼鐵製造了大量盔甲和鋼製箭簇。公元前53年,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攜鎮壓斯巴達克斯起義之威,令數萬精兵遠征波斯。波斯國王看到羅馬人後卻諷刺道,你們馬上就可以嚐到中國鋼鐵的厲害。其後羅馬與波斯人在卡萊地區交戰,波斯人用弓箭不斷射擊,尖銳的鋼箭簇使羅馬人盾牌盔甲像紙糊一般被穿透,此戰羅馬全軍覆沒,克拉蘇也當場戰死,被砍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