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釣友發貼討論外界哪種因素對魚影響最大,我只是憑印象覺得魚主要靠味覺尋找食物的,然後有釣友提出不同意見,我們釣魚人既然釣魚就要把魚釣明白,於是上網找了點資料
那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魚,魚的覓食能力是天生的,是遺傳基因決定。但是在生長過程中,它會透過反覆覓食產生的條件反射,來積累經驗形成記憶,並且會為了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覓食的習慣。鯽魚、鯉魚不管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它們覓食的過程都是有順序可究的。一是聽覺,二是側線,三是嗅覺,四是視覺,五經驗,六是味覺。很多人認為魚覓食主要依靠的是嗅覺和味覺,所以會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餌料的配製上,其實淡水魚一開始是靠聽覺來具體判斷食物存在的方向,接著再根據側線來定位。當游到食物的附近,嗅覺才能發揮作用,但是多數人都會忽略聲音誘魚的重要性
魚的感覺器官雖然很多,但是靈敏度卻差別十分大。通常來說,中上層魚類,如草魚、餐條魚、翹嘴和紅舶等,視覺較靈敏,而味覺和觸覺遲鈍,主要靠視覺攝食;而底層魚類,如鯰魚、黃顙魚、鯉魚等,則主要靠味覺、嗅覺和觸覺覓食。
魚兒可能沒有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耳朵,但是魚兒是絕對是有聽覺的。魚兒是沒有耳膜,它們的耳朵不與外界相通,而是隱藏在眼睛後面,還有些魚兒耳朵與魚鰾相連,聲音透過使鰾壁產生振動,就像聲音透過空氣使鼓膜振動一樣,然後振動沿著與鰾相連的一串小骨頭傳到耳朵裡。魚兒不僅僅可以在水裡聽到聲音,對岸上的聲音也是很敏感的。所以垂釣時,要時刻保持安靜,各個垂釣動作也勁量輕柔,發出的聲音勁量小。聽覺是魚兒感知危險的重要途徑
魚兒的眼睛和我們人類不同,魚兒的眼睛比我們看得更廣闊一些,但是看得更近,魚兒都是近視眼。魚兒眼睛對運動的物體相當敏感,特別是那些主要依靠視覺來覓食的魚類。我們釣的絕大多數魚兒,對於紅色,白色和黃色比較敏感和喜愛。魚兒對光的強度問題很敏感,有的魚是喜歡弱光的,對強光是很討厭的。
魚兒的嗅覺或者說是味覺,這也和人類很不一樣。魚兒的味覺和嗅覺共同擔負著對水體中的味道進行,必要地準確地分析。這也是我們垂釣面臨的最嚴重的考驗。魚兒的嗅覺和味覺感知器官主要集中在頭部,但是有的魚在全身都有這樣的感知器官。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餌料上一點點的味道或者氣溫上的差別不會有什麼影響,恰恰相反,一點點的差異,足以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所有的魚都是近視眼,它們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的物體,這與它們水晶體的彎曲度不能改變有關。不過,魚雖然近視,但反應卻很靈敏。
釣魚的人常常發現這樣的事情:當他走到河邊,還未來得及放下魚鉤時,魚卻早已察覺,迅速逃避了。 原來,魚在水中雖然看得不遠,但卻能夠透過光線的折射,在水中看到陸地上的物體。由於折射作用,魚會感覺到陸地上的物體的距離比實際的距離要近得多,位置也比較高,所以人還沒靠近水邊,它卻感到人已出現在它的頭頂上了。因此,有經驗的釣魚者通常都是蹲在岸邊,使人體與水平面保持最小的角度,這樣魚就看不到人了。
俄國專家調查發現:生活在不同深度水域的魚類,其視網膜結構各不相同。
生活在距水面100米以內的魚類,其視網膜中含有很多視錐細胞,因此能夠敏銳地感受射入水中的可見光。生活在水深100米至1000米之間的魚類,其視網膜結構會向兩種不同方向發展。隨著水深的增加,一類魚的視錐細胞會逐漸減少,視杆細胞則會相應地增生,這樣就能在水深400米以下的昏暗水域中辨別物體的輪廓和方向;另一類魚則有選擇地捨棄部分視錐細胞,保留下能感受波長較短、穿透性較強的藍光的視錐細胞。這樣的視網膜結構可使魚最大限度地分辨色彩。
而生活在水深1600米上下的魚類完全沒有視錐細胞,其整個視網膜都充滿了視杆細胞。
因此,魚兒眼中的世界因它所處的深度而不同。離水面越近,色彩越豐富;離水面越遠,它們的世界越單調。由於光線不足,它們看到的事物都是模糊的
以上是我網上找的資料,排列的不好大家勿拍,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