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學要培養一流創新人才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面向未來,如何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已成為中國高校的必答題。

培養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創新人才。高校培養人塑造人,首要之義就是培植其國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也是人才淬鍊的黃金期。一流大學培養的創新人才,要自覺肩負起歷史重任,主動把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唯有將家國情懷放在首位,方能擔當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這就要求高校要以鑄魂育人為核心,著力在育好新人、建好隊伍、講好課程上下功夫。

培養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創新人才。創新不是簡單的調整改進,而是直面問題、“從0到1”的突破。建設一流大學,應著眼未來、面向未來,以科研的原創性為全人類提供未來發展的動力,培養出更多“科研破壁人”。同時,基礎研究是科學體系的源頭,是夯實一流大學建設的根基。一流大學應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目標,全面加強基礎研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改革科研管理和評價機制,佈局重要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平臺和重點創新團隊。還要大力推動學科交叉研究。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催生科學前沿重要突破和重大原創性科研成果,培養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大學要高度重視跨領域、跨學科交叉研究,形成關鍵領域先發優勢,形成若干從基礎研究到技術應用貫通式研究的大團隊,組建大平臺,承擔大專案,產出大成果。

培養擅於解決關鍵核心問題的創新人才。解決關鍵核心問題、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是國家對新時代創新人才的必然需求,這對高校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要求,需要高校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高度尊重科技人才成長規律。高校可以建設“新工科”為契機,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主要途徑,致力於培養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同時打造“因時而新”的新工科專業結構,打通機械、光學、資訊、計算機等學科專業,培養兼具工程製造和科學發現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還要構建“融合創新”的工程教育新模式,推動產教融合、共建共享、國際合作,實現育人要素的深度融合。

培養新時代一流創新人才,事關抓發展、謀未來、致復興。高校應牢牢把握“紮根中國大地”這一關鍵根本,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為天津大學黨委書記)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作者:李家俊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74 字。

轉載請註明: 一流大學要培養一流創新人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