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科舉”是一個含義豐富複雜、具有動態特徵的詞語。廣義的科舉指分科舉人或設科取士,約略同於貢舉,起始於漢代;狹義的科舉指進士科舉,始於隋朝。從隋煬帝大業元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
有人將高考譽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實際上,這與我國封建統治時期的科舉相比,高考簡直是小兒科。作為古代讀書人唯一的出路,開科取士的難度堪比登天,普天之下的寒門學子,不論老幼皆有資格參加科舉。考場之上人山人海,可是,最後又有幾人能走進金鑾殿呢?
高中生參加高考,除本科外尚有專科可選,就算名落孫山,大不了念個技校學一技之長。古代的讀書人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首先,科舉的錄取率極低,朝廷的職位有限;其次,古代紙貴,讀書人在書籍上的開銷是個天文數字,且進京趕考需要大量盤纏,並非每個讀書人都負擔得起;最後,古代讀書人若落榜,只能給人做賬房先生,或抄書賣字畫,根本沒有現代落榜生五花八門的職業選擇。
既然,在古代金榜題名是一條崎嶇坎坷的路,所以,有些考生開始琢磨歪門邪道,透過作弊的手段考個好成績。夾帶是個技術活,偷窺又動作太大,那麼,如何作弊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呢?那就是請人代考,也就是僱“槍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有對策,上有措施。”
為了防止考生們“替槍”或“捉刀”,每個朝代都有相應的預防措施或法規條令,而清朝對於考生替考的懲罰最為嚴重。一旦有“槍手”出現在考場上,不論冒名頂替或不坐在自己座位上的,一經發現主考官會立即派人將其“請”到考場門前,給犯罪者戴上木枷,以儆效尤。
如果,這名“槍手”的犯罪情節嚴重,輕則挨板子,重則刺面,發配邊疆充軍。到了晚清時期,這一類的處置已不同以往,變得相對鬆弛。但是,在考場上的“槍手”如果被抓住,仍會受到嚴厲處分,尤其針對縣府一級的考試最嚴厲。
每當縣城進行考試,由朝廷派遣的省級官員就會提前來到考場,充當考場上的主考官與巡視員。這些省城官員會重點排查考場上的替考現象,為每一名考生驗明正身。他們往往會帶幾名善於查驗身份、辨別身份的幕僚——師爺。
在開考的那天,師爺會坐在考場的門口,仔細檢查考生們的戶籍資料,對進場的考生進行盤查。而當時,證明身份的戶籍資料並不是現在的身份證、戶口本,外國雖已出現照相機,但這種新鮮玩意還沒傳入中國,總不能為了證明身份用手畫出照片吧?
所以,考生想要證明身份,全靠同鄉的考生聯名簽署保紙。
同鄉的學子往往會三五成群,在報考前將幾人的體貌特徵、祖籍、履歷、家庭成員狀況等資料寫在保紙上。這一小搓人中,倘若有冒名頂替的不法分子,若被發現其他簽署保紙的考生都會遭到牽連。為防止連坐,每個考生都會自覺監督同鄉考生。
考生來到考場門時,師爺會檢視考生們的保紙,按照上面記錄的個人資訊逐一盤查。辨別身份是個技術活,這項工作只有師爺這種閱人無數的幕賓才能勝任。師爺們依據保紙上的資訊,辨別考生的體貌特徵、行為舉止以及談吐口音。
比如:出身窮鄉僻壤的考生鮮有穿著華貴者;而眼神飄忽閃爍者必有蹊蹺;一個南方考生自然不會滿嘴京片子等等。當然,師爺若發現破綻,往往不會聲張,也不會截留考生,而是不漏聲色的放進考場,讓他與其他人一樣落座。
這樣做,一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讓其他渾水摸魚的槍手有了防備;二是請君入甕,讓有槍手嫌疑的傢伙無法逃脫。考生在進入考場時會經過兩道門,這兩道門均有師爺排查身份,在考生全部進入考場後,考場立即上鎖,直到考試結束後不再開放。
如果,師爺向主考官彙報後,考官認定當日混跡考生中的槍手太多,則有權宣佈停考。考場中每個考生坐一個單間,在試卷下發後,之前被師爺們確認為嫌疑人的考生會被帶離考場,這群替考嫌疑人在經過專業的刑訊後往往會身份敗露。
被發現的槍手首先會被沒收試卷,隨後,便像前文說的一樣,被戴上枷鎖跪在考場門口示眾。正如《明史·選舉志》所載:“賄買鑽營,懷挾倩代,割卷傳遞,頂名冒籍,弊端百出,不可窮究,而關節為甚。”甚至,在嘉靖年間,槍手替考已經成為“科場六弊”之一。
那麼,考生透過什麼渠道請槍手呢?
每逢考期將近,考生們都會來到考場所在的城市,大部分考生都會住在客棧中,這時,往往會有牽線搭橋的人混跡其中,為考生和槍手提供接洽服務。隨著時代的發展,槍手的含義也有所擴充,凡是以別人的身份來頂替為別人做事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槍手。
那麼,就有人要問了,既然能當別人的槍手,自己為什麼不考取功名自己當官呢?
可以說,有些人是不能去當官的,他們寧願給別人當師爺。並且,官員也不是那麼好當的,碰到辣手的問題處理不好烏紗帽可能就要丟了,還可能連累家人。不要說古代的時候,現代社會也是一樣,不是說有學問就一定能當官,當官的也不一定有學問!
參考資料:
【《明史·選舉志》、《中國古代槍手》、《古代科舉制》、《科舉考場的那些作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