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生說,志願填報前,各學校(專業)為什麼不公佈分數線,有了分數線,我的志願不就好報了,我的分數達到分數線就報,達不到分數線就不報嗎!
考生有這種想法值得理解,但是高考投檔錄取,各院校(專業)當年的分數線不是提前擬定好的,而是由報考考生情況來決定的。也就是說,某院校(專業)的所謂“投檔錄取線”是該院校(專業)今年錄取的最後一名考生的分數(位次),如此情況下,這個投檔錄取線是無法提前預測、更無法提前擬定的,一定是在投檔錄取後才會“自動生成”。
當下,96個平行志願投檔,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原則,按招生計劃數1:1投檔,每個考生只有一次機會。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把同一批次所有考生按照分數(位次)從高到低排序;
第二步,按照考生志願序號從小到大依次試投,第一個不中,就轉投第二次,第二個不中,就轉投第三個,直到考生分數(位次)符合其中一個院校(專業)為止,考生就被投檔錄取到這個院校(專業),如果96個志願都不中,考生本批次就滑檔了。
打個比方:我們把考生比作一個籃球,招生院校(專業)比作一個個接收籃球的球筐,招生計劃就是球筐能接收籃球的數量,每一個球筐是球滿即止。
招考院是投球手,投球前,先按照分數(位次)從高到低將“籃球”依次擺好,每個籃球上貼有96個球筐標籤。
投球時,從第一個籃球開始投,這就是“分數優先”,然後按照球上所貼的球筐標籤序號從小到大依次試投,這就是“遵循志願”。
對第一個考生來說,所有球筐都是空的,所以考生一投就中了,無須投第二次。
對第二個考生,如果第一標籤和第一個考生一樣,而球筐也可以裝2個籃球的話,那麼第二個考生也是一投就中;而若是這個球筐只能裝一個球,則一投就不中了,那麼就再投第二個球筐,當然,兩投就中了(哈哈)。
所以,對於狀元來說,只要填報一個志願就行了;對於榜眼來說,最多填報兩個志願就可以了(哈哈)。
對於普通考生來說,第一個標籤筐滿,就轉向下一個筐,第二個筐滿,就轉向第三個筐,直到遇到沒有裝滿籃球的那個球筐,考生就被錄取了。若考生是這個球筐的最後一個球,那這個考生的分數(位次)就是今年的分數線了。
而如果第96個籃筐也滿了,考生這個批次就滑檔了。
這也就是說,招生院校錄取時,是從高分開始接收,不管考生志願序號大小。同一所院校(專業),有的考生是第1個志願,有的是第60個志願,有的也可能是第96個志願,而這都與錄取沒有任何關係,這也是“分數優先”的第二個含義。這種情況下,對不同考生來說“第1志願”=“第2志願”=“第96志願”,無論是第幾條志願都一樣,這是院校層面上“平行志願”的含義。
對於考生來說,填報的96條志願,每一條志願,只要符合院校(專業)錄取條件,在投檔、錄取等“權利”上,也都是平等的,沒有先後之分,這也是平行志願的本質含義所在。
當然,對考生來說,雖然96條志願都平行,但志願序號大小畢竟代表著考生意願的強烈程度,所以,具體到每個考生,投檔錄取時,招考院按照“遵循志願”原則,從前向後依次試投,遇到第一個符合條件的院校(專業),考生即被投檔,該考生投檔就結束了,或者換句話說,後面志願就“失效”了。這也就是說,平行志願並不完"全平行",考生填報志願的序號排列先後非常關鍵。如果一名600分的考生,第一志願填報泰山學院漢語語言(其他專業也行啊),那麼平湖一柱可以肯定地說,這位考生雖然不是高考狀元,但只填報這一個志願也不會滑檔啊(哈哈)!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