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今天對清代在北京西郊建成的
五座大型皇家園林的簡稱
三山五園是一個整體
地域相連
幾座園林景觀
各有所長
“無雙風月屬昆明”
萬壽山清漪園
以天然水景為主
山景為輔
“御園自是風光好,
山色還須讓靜宜”
香山靜宜園
以山景見長
三山五園在景觀上
還可以相互借景
天氣好的時候
站在圓明園福海邊或者乘船
可以看到遠處玉泉山的寶塔
和香山的風光
遠山近水
別有一番情趣
圓明園有何獨特之處?
圓明園在三山五園中的
獨特之處
咱們不妨聽聽
幾位見過圓明園的古人
是如何說的
圓明園的始建者
雍正皇帝為親王時
寫了一首《小園三字經》:
圓明園,真妙好。
如佛地,同仙島。
青山環,綠水抱。
鶴銜芝,魚吞藻。
有交梨,多火棗。
種桑術,植粳稻。
閱六經,禮三寶。
任春秋,隨晚早。
不拘束,無煩惱。
奉天時,養吾老。
乾隆皇帝
在《御製圓明園後記》中寫道:
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
法軍參謀部中校
地形測繪部總指揮杜潘
化名為“瓦蘭·保羅”
所撰寫的《遠征中國》提到:
這簡直就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場景,就是仙境,即便是擁有再豐富的想象我們也無法想象這樣的情景,它觸手可及。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
“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
“東方的凡爾賽宮”
很多人都聽說過
圓明、長春、綺春
圓明三園
實際上歷史上有過
“圓明五園”
即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
熙春園、春熙院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皇室賜園“熙春園”
併入圓明園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皇室賜園“春熙院”
歸入圓明園
春熙院位於圓明園東北角
緊鄰西洋樓北側
此時圓明園有“五園”之盛
但嘉慶七年(1802年)
嘉慶帝將“春熙院”
賜給莊敬固倫公主
道光二年(1822)他又將
“熙春園”分賜給皇親
“圓明五園”又恢復成
“圓明三園”
即使是圓明三園
盛時的圓明園佔地350公頃
有百餘處園林風景群
由雍正、乾隆、嘉慶等皇帝
命名的景觀建築800餘處
懸掛匾額1000餘面
圓明園種的精美建築
堪稱“移天縮地在君懷”
“天上人間諸景備”
這些園林景觀
有的是直接仿建江南名園
如杭州西湖十景
蘇州獅子林等
有的是摹寫古代名家的
詩情畫意
如“杏花春館”
是根據晚唐詩人杜牧
《清明》絕句中的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的意境而建
“武陵春色”摹寫陶淵明
《桃花源記》的藝術境界
有的是按傳說中
仙人居所而建
如“蓬島瑤臺”、“方壺勝境”
西洋樓是18世紀
東西方建築園林藝術合璧的傑作
標誌著西式建築與造園藝術
首次引入中國皇家
建築型別豐富
殿、堂、軒、榭、
亭、臺、樓、閣應有盡有
建築外觀造型活潑
萬字形、山字形
田字形等等
圓明園中還有著
豐富的收藏
作為“御園”圓明園中的
收藏和陳設
其中的許多收藏
除紫禁城以外
是獨一無二的
清帝和皇室成員
每年大部分時間在此居住
因此園中的每座宮殿
都有特製的華麗典雅的
傢俱陳設
庫房中儲藏了
供皇室成員使用的
各種精緻用具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四庫全書》修纂之時
命大臣於全書中擷取精華
繕為《薈要》
《四庫全書薈要》修纂的目的
是供皇帝私人檢索
所以僅繕成二部:
其一藏於
故宮御花園之摛藻堂
另一則置於
圓明園含經堂的味腴書屋
圓明園中西洋物品的收藏
以位於長春園的
西洋樓景區最為集中
其內部的裝潢陳設
大到匾額、傢俱
小到蠟燭、荷包
均為西洋式的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英王喬治三世
派遣使者馬嘎爾尼來華
乾隆帝下旨
將其中較大的八件
安設在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英使團回國後
他又下令將臨時擺放在
正大光明殿內的貢品移出
同英國送來的其他禮物
一起擺放於圓明園、紫禁城
及熱河的各處殿堂
存放在圓明園中的
遠瀛觀、淳化軒、澹懷堂等處
圓明園還有著
突出的政治地位
圓明園是一處
集理政、遊賞功能於一體的
大型皇家宮苑
清雍正、乾隆、嘉慶
道光、咸豐五朝皇帝
每年大部分時間在這裡
遊賞、休憩的同時
也進行各種政治活動
與紫禁城共同構成了
當時大清王朝的政治中心
被稱為“御園”
乾隆在《萬壽山清漪園記》中
對清漪園等皇家園林的功能
作了一個大致的劃分:
“暢春以奉東朝,圓明以恆蒞政,清漪、靜明一水可通,
以為敕幾清暇散志澄懷之所”。
暢春園是奉養皇太后的地方
圓明園是御園
皇帝常年在此居住和理政
清漪園和靜明園用以“散志澄懷”
是暢情山水之所
當時,乾隆居住、理政
都在圓明園
而香山靜宜園、萬壽山清漪園
和玉泉山靜明園
則是他遊幸的行宮
《日下舊聞考》中的記載
敘述了“三山五園”的
興建過程及功能:
暢春園創自聖祖,圓明園啟自世宗,實為勤政勅幾劭農觀稼之所。皇上紹庭繼述,每歲恭值駕幸圓明園,凡蒞官治事,一如內朝,晷刻靡間。其旁近園居若清漪、靜明、靜宜諸園,規制樸略,以備歲時觀省。
“三山五園”既實現了
“避喧聽政”的休憩功能
又能維持京城作為
政治中心、經濟中心的職能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
皇帝在圓明園與宮中無異
凡應辦之事照常辦理
開在圓明園處理政務的先河
歷朝延續
從雍正到咸豐五朝皇帝
在圓明園的時間
超過了其在紫禁城的時間
圓明園慘遭焚燬後
這一地位過渡到頤和園
鮮為人知的圓明園文物
一座太監墓碑
明園遺址本身
就是一處重要的文物
園內的各處遺址
無論是中式的還是西式
都值得去欣賞
去深入其中的瞭解
隨著近幾年流散文物的迴歸
考古工作的開展
也收藏了很多可移動文物
比較大家眾所周知的
海晏堂十二生肖馬首銅像
大宮門考古出土的銅鎏金象首
以及大量的清帝御筆石刻
和清代瓷器的殘片等等
在圓明園中
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墓碑
此碑既不是在圓明園出土的
其體量不大,雕刻簡單
也與圓明園這座
曾經金碧輝煌的皇家御園並不相稱
但它卻真實的記述了一段
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
任亮碑全景
此碑是咸豐朝圓明園
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的墓碑
1983年出土於海淀區藍旗營
清朝時此地為圓明園
“包衣三旗”營院外太監義地
據碑文所記
墓碑的主人任亮
直隸河間人
圓明園技勇
任八品首領
圓明園技勇
是清宮中的特殊太監
可以學習武術軍械
負責圓明園帝后寢宮區的
巡邏和保衛
也只有他們
才被特許在園中
佩戴長槍、腰刀等武器
圓明園技勇太監的設定
始於雍正朝
此後一直延續下來
任亮在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二日
(1860年10月6日)
在圓明園出入賢良門內
英勇抵抗侵略軍
並以身殉職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英法聯合侵華
咸豐十年(1860年)
英法聯軍由天津大沽口長驅直入
八月初七日(9月21日)
清軍在八里橋失利後
節節敗退
懦弱的咸豐帝從圓明園
倉皇逃亡承德
此時的北京已是百官皆散
軍卒潰逃
圓明園“出入賢良門”
八月二十二日(10月6日)
英法聯軍長驅直入
先行到達的法軍
闖進出入賢良門
即圓明園的第二道宮門
遇到了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
任亮率領的技勇太監的抵抗
雖然因寡不敵眾
任亮等人犧牲
最終這些技勇太監
也沒能阻止法軍入園
但此戰使法軍也遭受傷亡
給了侵略軍當頭棒喝
法軍司令蒙託邦
在次日給上司的報告中稱
“法軍數人受傷
其中包括兩名軍官
先頭部隊的軍曹長胸部受劍傷很深
左手中箭
另一名軍官中彈”
技勇太監任亮碑文拓片
法軍於晚七時攻佔圓明園
第二天英軍也到達圓明園
開始了對“萬園之園”的掠奪和焚燬
以任亮為首的
多名技勇太監手持破舊的武器
敢於抵抗人數眾多
武器精良的法軍
讓侵略者付出了血的代價
雖死猶榮
任亮犧牲後
技勇三學的同僚
仰慕他的英雄事蹟
在次年四月
咸豐辛酉年(1861)
為他修墓立碑
“記其名氏,以期永垂不朽”
從小的方面看
任亮具有守土有責
愛崗敬業的精神
從大的方面
代表了在危難之際
中華民族勇於鬥爭
視死如歸的精神
無論是昔日面對侵略者
還是今日面對疫情
我們中華民族從未屈服
樣式雷:圓明園無形的文化遺產
樣式房
是清代皇家建築的
設計機構
其遺存的兩萬多張圖紙
已於2007年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其中屬於圓明園的2000多張
圓明園鳥瞰圖
從這批圖紙中可以看到
圓明園建築的變遷
圓明園造園藝術特點
工程做法
甚至室內裝修的情況
與文字史料、考古發掘
互為印證,互相補充
圓明園地下考古
和紫禁城、頤和園相比
圓明園的精彩
主要蘊藏在地下的遺址中
因此在國家文物局
和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導下
從1994年開始
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和圓明園管理處
共同開展考古工作
先後完成了藻園、含經堂
長春園宮門、正覺寺天王殿
大宮門、如園、紫碧山房
西洋樓養雀籠、海晏堂、舍衛城
澹泊寧靜等區域的考古工作
每處遺址經過考古挖掘
都有新的發現
都有亮點
考古不是挖寶
但可以說是探秘
透過遺物和遺蹟
探索古代的建築
瞭解古人生活
解讀歷史
遺址保護展示奠定了基礎
圓明園文物的迴歸之路
2020年12月1日
馬首銅像迴歸圓明園
隨著馬首銅像的歸藏
圓明園流散文物的迴歸
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
圓明園管理處1976年成立
從1977年開始
徵集圓明園流散文物
現在大家到西洋樓大水法景區
看到的雕刻西洋鎧甲武器的
觀水法石屏風
曾經流散在北京大學
就是1977年
迴歸圓明園在原址歸安的
從1977年至2020年
圓明園共迴歸流散文物
100餘件套
民盟中央辦公廳
於1987年和2018年
兩次分別將
東城區翠花衚衕內的文物
捐贈給圓明園
1987年捐贈的
諧奇趣噴水池
已在原址歸按
乾隆御筆和嘉慶御筆石刻
也得到妥善保護和展示
如果大家想更多地
瞭解圓明園歷史文化
可以透過手機關注
圓明園遺址公園官方微信
或圓明園官網及微博
圓明園遊覽可以預約門票
遊覽中可以聽語音講解
購買各種有趣的文創
現在還可以足不出戶
觀看各種圓明園的展覽
文物線上展示
動動手指就能有
和線下觀展不同的體驗
而且微信上每天都會有
圓明園歷史文化故事的推送
今日嘉賓
圓明園管理處文物科科長 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