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官家”在古代是皇帝的世俗稱謂之一,以“官家“稱呼天子,始於《晉書·石季龍載紀》:“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宋朝皇帝自稱“官家”,是宋初皇權下降,文臣和庶民地位的提高的結果。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自唐末至五代十國,朝廷的生殺大權全部掌握在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手中,而皇帝走馬燈似地換人,致使“天子”威儀受損,皇權衰落。趙匡胤當上皇帝后,身邊的臣子多半都是從前的兄弟。因此,他自稱“官家”,不稱“天子”。

宋朝的那些後繼者們,為了表達與百官共同治理天下的意願,也未改變“官家”這一稱謂。宋代開科取士後,庶民階層向上流動,“官家”這一世俗稱謂就逐漸流行開來了。

一、宋初皇權的衰落

唐末藩鎮割據之亂世,五十三年間,中原輪換五朝、八姓十三君。當時的人只要兵強馬壯,就可以自立為王。“天子”於是氾濫,一個牌匾掉下來可以砸死一大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君權神授”的觀念在民間開始動搖。

宋代《聞見近錄》記載:

趙宋創立之初,地方鎮守的權力極大,他們拉幫結派稱為“十兄弟”。

趙匡胤把這十個鎮守將軍叫到一起,每一人發了一匹馬和一把弓箭,相約到城外打獵。到了林子裡,

趙匡胤就對他們說:“爾輩要做官家,可殺我而為之。”可見,趙匡胤當時對手下的不聽約束,根本束手無策。

趙匡胤先透過“黃袍加身”當上皇帝,後來又用“杯酒釋兵權”收回權力,這些似乎來得都有些輕巧。但是要想讓手底下從前的兄弟們信服,除了表現出君王的“寬仁大度”,他別無選擇。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基於這樣的原因,趙匡胤不自稱“天子”,而是按照庶民的習慣,稱自己為“官家”。一來顯得比較平易近人,二來透過這個稱謂,向大臣們傳遞一出:皇帝願與百官“共治天下”的心聲。後來后妃、公主與文武百官都稱呼皇帝為“官家”,逐漸習以為常。

二、世俗稱謂的流行

“官家”一詞出現得很早,除了《晉書》的相關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已有不少政權的皇帝自稱為“官家”。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其詩作《喜罷郡》中寫道:

“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

“官家”一詞除了稱呼皇帝,也廣泛運用在民間。有時候稱呼達官貴人,有時候稱呼公婆。

宋朝《野客叢書》中就有媳婦“稱翁姑為官家”的記載。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官家”一詞,其實是由一種職業(官),加上一個“家”字構成的片語。很多情況下,就是代指“當官的人”。

古人稱賣酒者為“酒家”、寫詩的人叫“詩家”、畫畫的人叫“畫家”、僧人叫“僧家”、耕田的叫“農家”或者是“田家”,開店的就叫“店家”……總之你是幹什麼行當的,你就是什麼“家”。

從宋代以前“官家”的本義來看,它可以代指三大類人:一是皇帝,二是當官的人,三是公婆。當“官家”代指皇帝的時候,“官家”和“皇上”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普通稱謂,後者是“敬稱”;前者用於民間場合,後者用於正式場合。

宋朝是一個世俗化的朝代,趙匡胤自稱祖上當過“京兆尹”,其實他出生於社會底層的軍人家庭。他在青年時代以前,接觸到的都大多是社會底層的庶民。

庶民階層有稱皇帝為“官家”的習慣,趙匡胤當了皇帝,也不好立即改口。再加上一些更為複雜的政治原因,索性就叫自己“官家”,不再稱皇帝了。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宋朝皇帝自稱“官家”,有皇權下降的原因。但是

這個詞流行開來,並不僅僅是因為皇權下降。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整體“重文抑武”。

宋朝

開科取士

後,

寒門子弟大量湧入朝堂,掌握了話語權。

兩宋時期,朝廷透過科舉向民間取才十餘萬,選拔人才的數量和頻率,遠遠超過了漢朝和唐朝。從底層上來的文官,本來就有稱呼皇帝為“官家”的習慣。再加上當時文官的地位較高,得到了皇權的尊重,所以稱呼皇帝為“官家”就顯得比較自然了。

三、宋朝皇帝對於“官家”的想法

《湘山野史》中記載:有一次宋真宗請李仲容喝酒,故意用大號酒器想灌醉他。李仲容不勝酒力,對宋真宗說:

“請‘官家’把大號酒器撤走。”

宋真宗就問他:為什麼皇帝要叫“官家”?李仲容說,《萬機論》有言: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具三皇五帝之德,故曰官家。”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從宋真宗與李仲容的問答過程來看,

宋真宗最初對“官家”這個稱謂,並不十分滿意,因為它明顯不能體現君主的權威。但是李仲容巧妙地回答了真宗的問題,告訴宋真宗:“官家”一詞囊括了對上古時期三皇五帝的讚美,於是真宗才欣然接受了。

但是,

宋真宗並非第一個質疑“官家”稱謂的人,在他的前面還有宋太宗趙光義。

趙光義曾經先後兩次請教了徐鉉、杜鎬兩位大臣,他說:

“官家之稱其義安在?”

徐、杜二人同樣也是拿出了“三皇五帝”說來敷衍他。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其實趙光義並非不知道“官家”原來有三種含義,除了代指皇帝,也可以代指官員或者翁姑。但是

趙光義迫切地需要一個“說法”,讓他這個“官家”神聖起來,以區別於普通的官家。

於是,徐、杜二人告訴他:這個詞就和三皇五帝一樣神聖。

結語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謂繁多,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各有區別,其中最特別的當屬宋朝的“官家”。從前許多人認為,宋朝皇帝自稱“官家”,體現了趙宋皇室的寬仁,表明皇帝願意和百官平起平坐,這是開明的象徵。

不過

真正的原因是:稱天子為“官家”是當時庶民的習慣。宋朝的皇帝稱“官家”並不是因為他們太謙虛,趙匡胤最初是迫於情勢的需要才自稱“官家”,後來的皇帝還有一點不甘心,但是也只能順應民意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93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都把皇帝叫“陛下”或者“皇上”,為何宋朝卻要叫“官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