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不能“無我”,但不能“唯我”
很快就要高考了,眼下,高三生進入高考衝刺階段。有人說,高考科目,就語文是沒啥好複習的。其實未必,比如高考作文,有沒有人點撥,還是不一樣的。
怎樣的高考作文有“高分相”,能拿一類卷?考生明明感覺在迎合命題者,扣住題目寫作文,為何閱卷老師不僅不領情,還“痛心疾首”地直搖頭?關鍵時刻,快聽聽專家怎麼說。
當前中學生作文最大的問題是“無我”。記敘文捏造故事情節,穿越古今中外;議論文生搬硬套名言事例,思路凌亂、有句無篇。原因還是在於所謂的應試教育,學生不屑於自身感受,專注於揣摩命題者的意圖,意欲投其所好而得其好評,結果活生生地把自己的“微光”丟棄,“只因為它是自己的東西”。殊不知“天才”正是抓住了自己的東西,同時借鑑他人之思考,化為己用,根據題意,生髮出一篇“有我”而不“唯我”的佳作。
早在數年前,筆者就強調,所謂“高考體”應試作文不僅不能贏得命題者和閱卷者的青眼,還會南轅北轍,在考場上鎩羽而歸。然而,瀏覽今年高三同學的作文,不禁感嘆,這一現象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愈演愈烈。是什麼導致這麼多學生前赴後繼飛蛾撲火呢?
除了時時見於報章雜誌微博微信的所謂作文寶典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學生作文基礎太差,只能臨陣磨槍,求個外表光鮮。而這基礎差的背後原因,一為教材缺少作文教學的合理安排和有序要求,更無相對體系;二為作文難教,教學顯效太慢,非學技巧便能畢其功。
於是作文教學變成了“佈置作文——當場完成——批改發回”的簡單無序狀態。有的老師認為只需大量閱讀多多積累,學生便能自我感悟,進而自然妙筆生花;有的老師則著力於傳授作文技巧,打造華美語言,結果自然是水無源木無本了。當然,兩者都需兼有,而打通閱讀和寫作的血脈,需要老師搭建橋樑,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思路的方法;欲化技巧為寫作利器也同樣不能流於表面,以為給了他並列層進總分諸結構法,學生便能運用得當,敷衍成文了。其實這些結構法也是後人總結先人優秀成品的寫作理論。諸法的依據是經典作品的思路。作文尤其是議論文,能夠邏輯清晰表述得體說服讀者的不是結構,而是思路以及支撐它的論據。所以作文教學關鍵之一在於教思路而不是教結構。一節不寫作文而討論問題,理清思路進而傳授思維方法的作文課,可能比寫多篇作文對學生的幫助更大。作文教學少不了這“不寫”的環節。如果真的能用三年時間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重視思維方法和具體作文思路的教學,高三恐怕真的無需專門複習作文,學生便能以語文素養包括作文素養的不變應對高考作文題目的萬變了。
當然,真正使之“有我”,還需著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學會分析,既能思考後認同材料觀點並加以證明,更能質疑後補充材料不足,寫出自得之見。這種有我的作文,才是寫作的正道,也是培養學生寫議論文的目的所在。對這種作文的鼓勵和支援,也是我們的使命。
然而,僅僅“有我”還不夠,有些學生的作文,“我”在作文中近乎膨脹,唯我獨尊,自說自話,根本不考慮材料和他人觀點的合理性,以天下之理為盡在己,結果是片面絕對,不堪一駁。
所以,好作文要“有我”,但不能“唯我”,真正完善的批判性思維,除了質疑他人,還必須質疑自己,學會主客問答,方能即全面又觀點鮮明,進而論證嚴密說理有力。
簡而言之,好作文應該是“自己想的”、“自己寫的”、思路清晰的、層次豐富的。
要做到難嗎?難。但是不這樣也能得高分嗎?不能!
材料:當下,各行各業都湧現出很多敢於打破傳統束縛的人。當然,老話也說“槍打出頭鳥”,認為保持低調才能安身立命,當“出頭鳥”會帶來挑戰和風險。
樂當“出頭鳥”
控江中學高三張寒
一句“槍打出頭鳥”的老話束縛了無數企圖創新突破人的腳步,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不能再將思維囿於此處,而是應該自信地喊出“樂當‘出頭鳥’”。
老話能流傳至今,自有其一定的道理,試剖析其背後的支撐原因,即人們為何不願意當“出頭鳥”,那杆“槍”源自何處,大致有二。一是人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受到舊有傳統規範的束縛。而這些規則大多經歷史長河的凝聚而滲透進了每一個生活的空隙,並結成一張巨密無比的大網,籠罩在每一個想逃脫其間人的上方。二是擔心出頭後的結果,既擔心成為眾矢之的,又加之沒有勇氣與毅力去迎接接二連三的挑戰與風險。
於是國人為自己扣上了頂中庸的帽子,稱不敢於推陳出新為低調,這是可悲且必須引為警惕的。
因為“出頭鳥”的存在之於社會的發展有著莫大的作用。
是“出頭鳥”的不斷突破與創新推進行業領域推陳出新,不斷擁有活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行業容易出現僵化與瓶頸,固守舊時路線而無法突破,這時便需要有人大膽提出建議,打破陳規,促使轉變,也唯有不斷地轉型與變革,才能保持長久的競爭力。
再則,此處所指“出頭鳥”非是代表誇耀、顯擺、出風頭,而是指在各自領域做出有利於該行業的革新與突破。
也因此,更加呼喚社會環境對“出頭鳥”的包容與理解。因為一次革新的建議的提出不一定會在當時立即得到驗證,而是往往經過時間的增長而凸顯其價值。如果當一個想法剛一提出,人們馬上群起而攻之,那不僅會摧殘這一想法,甚至會掐滅接下來其它新鮮想法的萌芽。所以,人們可以對新鮮事物表示不解與保留意見,但一定要具備包容與理解的心,容許它發展下去,理性看待它的正確與否。也相信,一個包容友善的環境會催生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新突破、新想法。
在當今時代,我們需要“出頭鳥”,也更有義務為“出頭鳥”營造更有利的環境,也唯有不怕挑戰勇於革新的“出頭鳥”愈發增多,我們的社會菜越來越有希望。
這顯然不是一篇十分優秀的作文。作文的語言表達存在明顯的問題,語文的基本功也不紮實,甚至兩標點符號使用都有失規範。
但它也有著現在學生作文最缺的優點:注重思考、著力多層次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而這,才是議論文的靈魂。給這樣的作文以保護和肯定,警惕徒有其表的“偽作文”,才能促使學生走作文正道。
怎樣寫出“有我的作文”
學生在高考作文的寫作中最大的難題是寫作過程中感到“沒意思”。為什麼會“沒意思”?因為所談內容“與我無關”,面對這樣一則材料感到“無話可說”,引發不了興趣。
因此,寫作往往成為空談,特別是2017年以來的高考作文又與政治聯絡緊密,強調宏大主題,結果越宏大越難有話可說,越難有話說,越只能塞一些大道理,導致大而空的作文在考場氾濫。
讓考生的作文不成為空談、玄談,而對自己的現實生活有思考,這不僅是命題者的追求,也是教師的期盼,可矛盾是學生面對全新情境下的作文題,往往天然地出現思維短路,無法真正將作文題與自己的現實生活和對現實的思考聯絡起來。
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一切都與“我”有關,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現在各位考生面臨的難題是如何打通作文題與個人的內在聯絡?
從2015年全國卷首開“任務驅動型”作文至今,高考作文一直延續著強任務指令限制的特點。所謂的強任務指令,就是要求考生在寫作中要具備強“讀者意識”,知道對誰說,說什麼。這也就給考生在構思和寫作的全過程提出了一個明確能力要求:具備臨場創設“交際情境”的能力。
例如2019年全國卷要求考生構造的是一個面對在校學生的演講情境,2019年全國卷要求考生確定自己身份為“青年學生”,選擇性地構造五四運動的集會、開國大典的遊行、新生開學典禮、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國慶節慰問等社會活動情境。當然也有一些試題,沒有顯性的情境和讀者要求,卻將情境構造的要求隱含於試題材料中。如2019年的浙江卷,向考生呈現了作家創作的對立看法,其實質就是一個論辯的交際情境,要求考生參與其中。再如2019年上海卷,創造了一個欣賞音樂美,從中感受“中國味”的虛擬情境。
培養臨場創設“交際情境”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步入手。
一、動用發散思維,挖掘材料的隱喻,形成“我”與試題材料的對話
例如,審讀2019年高考全國卷的漫畫,我們的直觀感受很可能是:
1.師恩難忘!
2.感謝老師盡職盡責!
3.珍惜曾經共度的學習時光。
4.尊師重教。
這固然不錯,但我相信各位考生只要提煉出這樣的論點,必然面對了一個共同的難題:如此低幼而空洞的論點,只適合寫一篇空泛抒情的散文。的確如此,如果順著這個思路寫下去,必然淪為初中水準的抒情散文。這顯然與高考作文的考查水準不符合。那麼,如何在空泛淺表的立意下實現突圍呢?
我認為可以圍繞著這道試題做出更切合考生個人實際和生活經驗的追問。
雖然漫畫的原意是感恩老師,傳達畢業前的惜別之情,但考生不能侷限於此,而要針對漫畫下方的提示語——“看書”“看你們”“畢業前最後一課”三個要點動用發散思維。
具體來說有兩條思維路徑:
第1條路徑從“材料之外,自己的生活經驗入手”,思考:與這個話題有關的具體事件有哪些?這些事件要能對人有心理上的衝擊,有震撼力,並引發社會公眾的思考。當調取了這些具體事件後再進一步思考:讀者是誰?在何種情境下對怎樣的讀者說?
例如,我們可以由漫畫的話題想到關於教師盡職盡責的相關事件:
2016年,江蘇36歲女教師吳萍在監考時猝死,2018年,39歲的閆斌老師倒在了操場上;2019年,57歲鄉村教師猝死崗位……
進而可以追問:這些痛心的悲劇什麼時候才能絕?循著這個追問,就可以構造出這樣一個對話情境:對誰說——對那些向教師提出過多要求的家長、領導說;說什麼——尊師重教,是要懂給老師減壓鬆綁,營造綠色的教育生態。
又如,我們可以由師生關係聯想到一系列與備考有關的標語:“增加一分,乾死千人!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還有描述師生關係的俗語:“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這樣又可以構造出一個新的情境:對誰說——對那些具有“分數至上”的扭曲觀念的人說;說什麼——教育應是有溫度和人情味的,莫讓師生關係因分數而冰冷。
第2條路徑是從“材料之內尋求具體化,精確的限定”。可以對材料的內容和初步得出的論點做這樣的限定:
對論點中心詞再追問:這意味著什麼?
給材料文字做限定:畢業;最後一課;師生:
例如,可以做出這樣的限定:珍惜師生共度的美好時光?由此得出結論:不應該做不珍惜人情味、浮躁、功利的人。然後建立對話:珍惜師生共度的時光,給社會傳遞真情,在追求利益時不要忘記人心的真善美。
最後,還可以建立材料之內與材料之外綜合對接。例如,由這幅漫畫想到都德的《最後一課》,看書不僅僅是畢業前再看看書,而是“終生看書,終生學習”,畢業了並不等於一切都修成正果,未來還有很長的路,甚至,也可以理解成未必指的就是高中畢業……
當思維充分發散開時,考生就能看到更多具有清晰形象特徵的情境,寫作思路也隨之開闊。這個思路就是由材料的具體要點作為思維的起跳點,充分展開聯想的思維策略。聯想不是天馬行空的亂想,而要回到個人的學習與生活的經驗,將那些能與材料核心要點對接上的生活形象進一步具體化、清晰化,成為寫作的基礎材料。
二、化無形為有形,認識自己的同時認識讀者
鑑於目前高考作文的考查趨勢越來越強化,考生需要充分地聯絡現實,聯絡自我進行有思考的表達,每一位考生都要做到“認識自己”。這不應成為一句空話,而應在備考時對自己進行充分的審視和盤點:自己有哪些來自書本及影視報刊的間接經驗,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事、畫面。例如,看到了2019年木裡大火,30名消防員不幸遇難,讓自己的內心產生了極強的震撼。自己生活中有哪些情感衝擊力極強的直接經驗:在學習生活中曾經發生過的,對自己有強烈衝擊,刻骨銘心的事件。例如,體育課時投擲鉛球不慎摔倒,導致腿骨折。考生宜對過去三年、六年的生活做一個回顧,將這些事件、畫面進行整理,然後聯絡社會,聯絡對人生的思考,將其上升到哲理認識的高度,真正做到“以小見大”。
對此,我們可以將上述思維技巧凝練為以下四個具體的問題:
1.當前時代有何特點?從我個人生活環境看,我認為……
2.對未來,我如何展望?
3.我怎樣規劃自己的未來?
4.在這樣的時代中,我所寫作文的讀者關心什麼?
光認識清楚自己還不夠,考生還要具備一種思維的敏捷性,能迅速在考場上清晰還原讀者的形象,然後在頭腦中虛擬出一個交際語境。例如,考生在思考2019年浙江卷時,認定自己的立場是: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同時就可以將虛擬的讀者具體化,將讀者描畫為:但丁。將對話的點具體為針對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然後構造出一場與堅持自我的讀者在但丁紀念館前舉行的對話。當有了這個具體的交際語境,整個寫作場景就會變得清晰而易於把控。
再如這樣一個材料:
上海
親,被通緝的逃犯們,徐匯公安“清網行動”大優惠開始啦!親,現在撥打110,就可預訂“包運輸、包食宿、包就醫”優惠套餐,在徐匯自首還可獲贈夏季冰飲、編號制服……
福州
親,快回家吧!在外吃不好、睡不好,白天不敢出門,晚上怕見警燈,這哪是人過的日子?親,回來了,警察會聽你訴說的。
煙臺
各位在逃的兄弟姐妹,親!冬至了,天冷了,回家吧,今年過年早,主動投案有政策,私信過來吧。
針對警方推出的“淘寶體”通緝令,你有什麼看法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考生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得出一個空洞的論點而不自知,例如,形成這樣的論點句:“淘寶體通緝令能夠體現政府更加親民的形象,是對罪犯的人文關懷,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表現。”這樣的論點看似符合材料的話題範圍,而且論點中心詞也展現了一定的深度,但其實這樣的論點缺乏對話意識,大量大而空的論點中心詞充斥其中,最終會導致論證流於空泛,在表面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