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是三國時期人物,赤壁之戰發生在東漢,三國究竟是哪段歷史
我們從小就會背的古代歷史朝代表就是: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三分魏蜀吳被當作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被大多數人所承認,然而關於三國是從何時開始的,一直存在爭論。
因為《三國志》是從黃巾起義開始寫的,在一些版本的《三國志》序言中,直接將三國這段歷史認定為從公元190年軍閥混戰開始。
也有人認為是董卓進京時期才開始,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就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干預東漢中央政權的舉動,在廢了漢少帝劉辯後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開始把持朝政。
也有人認為三國是從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的時候開始的,因為當時曹操已經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東漢已經是傀儡政權,人們將這個政權稱為曹魏,跟東漢還是要劃分界限的,不然其他軍閥跟曹操打仗不就是違抗中央,名義上吃虧。
還有人認為三國是在公元前208年赤壁之戰後才劃分的,赤壁之戰後,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但是如果按照這種劃分方法的話,實際上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隻要曹丕沒有篡漢,東漢就是存在的,東漢政府就是名義上的正統,這是毋庸置疑的,把漢獻帝當作傀儡也好,隨意控制漢獻帝也好,他都是名義上的天子,是完全能夠代表東漢政權存在的一個人物。
而曹操不過是丞相,劉備不過是皇叔,官渡之戰也好,赤壁之戰也罷,實際上都應該算作是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他們之間的戰爭,跟黃巾起義後的那些地方勢力擺脫中央紛紛自立,沒有什麼區別,袁紹戰公孫瓚,袁術打劉表,甚至是十八路諸侯伐董卓等等,都是一樣的。
比較嚴謹一點的說法,三國應該是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立魏國開始,連魏國都沒有的三國,算哪門子的三國。
當然,曹丕篡漢也不過出現三國中的一國,並不符合“三國”這個詞的表面意思,真正三國鼎立局面的生成是在公元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后,這時,曹魏、蜀漢、東吳都已經稱帝。
這種劃分方法雖然嚴謹,也符合“三國”這兩個字,但卻沒有意義,因為早在孫權稱帝之前,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孫權稱帝實際只是一種形式追加,即使我們答應,好多《三國演義》的讀者都不會答應,你告訴我曹操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赤壁之戰沒有發生在三國?
探討到底什麼時候形成了三足鼎立,又會陷入前面的死迴圈,這就很讓人抓心撓肝,三國這段歷史到底應該怎樣劃分?
不管怎麼說,用三國一詞來進行歷史斷代,本身就有很多爭議,因為歷史學家通常會用魏晉來進行斷代,也就是說,從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給自己,建立魏政權後,就是一個朝代,司馬篡魏後就是晉,這又是一個朝代,晉朝之後就進入南北朝時期。
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完美的歷史斷代,沒有任何時間上的衝突,也完全符合歷史學界的說法。
後世史學家通常 “魏晉南北朝”來統稱這段歷史,如果大家檢視這段歷史的資料,都是“魏晉風流”“魏晉名士”字眼。
可以說,以“魏晉南北朝”來斷代,完全比“三國兩晉南北朝”在時間上更清晰。
至少在宋代之前,這種斷代一直是史學主流,而三國一詞提之甚少,當然,魏晉這個詞,其實是從骨子裡已經認為魏國代表了那個時代。
陳壽作為西晉的史學家,也以魏國年號為紀年,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在當時,魏國都更像是一個王朝,而蜀漢和東吳都是割據政權。
從法理上來說,曹丕的皇位是漢獻帝禪讓而來的,曹魏政權得國自漢朝,這可比袁術弄塊傳國玉璽就敢稱帝是兩碼事。
即使是從實力上來說,曹魏也佔據了有利地位,漢朝時期,天下一共十三州,曹魏政權佔其九州,還包括荊州和揚州部分地區,而東吳只有交州,和荊州、揚州部分地區,反觀蜀漢只有益州一部分。
當然,蜀漢和東吳在地盤面積上從地圖上好像跟曹魏形成對抗的局勢,然而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是,在三國那個時期,蜀漢和東吳都是荒蕪之地,尤其是東吳,雖然面積大,但是可用土地並不多,更不用說人口了。
曹魏之所以沒有統一全國,主要原因就是當時造船業不發達,蜀漢和東吳利用地利和天險阻擋了曹魏大軍。
用魏晉來斷代,事實上承認了曹魏才是這個時期的王朝,雖然時間上沒有瑕疵,但是,“魏晉”是沒有考慮過蜀漢和東吳的感受的,忽視東吳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忽視蜀漢,這就是“魏晉”目中無人了,因此引發千百年來的正統之爭。
事實上,用魏晉作為歷史斷代,一直到宋代都是主流說法,但是也有不和諧的聲音,認為曹魏政權沒有合法性,蜀漢才是正統政權。
最開始提出這個議題的是東晉時期的學者習鑿齒提出的,他在《漢晉春秋》中公然提出,曹魏政權是篡逆,得來不正,不是正統。要說正統還是人劉備的蜀漢,畢竟人家是漢室宗親,又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即使沒有佔據中原,即使只有益州一塊土地,那也是正統。
當然,東晉是沿襲西晉的政權,如果曹魏篡漢是篡逆,那西晉篡魏也是篡逆,又如何解釋?習鑿齒直接表明,西晉雖然是篡逆自曹魏,但是咱是心存漢室,強行將晉朝政權的合法性扯到漢朝身上,簡直是太無恥了。
但是這種論調,對東晉是有幫助的,畢竟當時東晉已經被趕到南方,喪失了中原,只有尊蜀漢為正統,才能為東晉正名。
東晉只是短時期的一個政權,習鑿齒的觀點也未成為主流,畢竟當時的士大夫還要臉。
到北宋時期,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十分有開創性地提出,魏蜀吳都不算是正統,但是為了方便紀年,司馬光還是採用了魏國年號來紀年,也被很多人認為司馬光是尊曹魏為正統。
說實在的,司馬光雖然迂腐,但是也凸顯了北宋士大夫的剛強,沒有統一就不算是正統,實際上對北宋統治者給予厚望,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收復,提正統是有點為時過早。
到了南宋時期,似乎面對和東晉一樣的史學難題,畢竟中原已經淪陷,南宋與金國的關係也很微妙,趙構為求自保,曾向金國稱臣,為了維護正統地位,戰場上打不過,嘴上也要較量一番。
為此,以朱熹為代表士大夫,極力鼓吹“蜀漢正統論”,人家劉備是劉氏子孫,儘管被打到了角落裡,但是人家國號是漢,是真正承接東漢的政權,你不承認劉備,那我南宋趙構怎麼算,我雖然被也被打到了東南的角落裡,喪失了中原,但是我姓趙啊!我這個政權肯定是承接自北宋的啊!
所以,南宋之後有一場關於曹魏與蜀漢的正統之爭,在這個階段,曹魏一方的人物被極力抹黑,蜀漢一方的人被極力抬升,比如關羽的地位不斷提升,經歷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
到明清時期,為了強調忠君愛國思想,也比較推崇蜀漢為正統,這種政治上的定調,也在文學領域掀起了一股創作方向,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就極力吹捧蜀漢,在老百姓心目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其實,“三國”這個詞本身的意義就不斷髮生變化,在開始的時候,“三國”並不代表一個歷史時期,只是代表魏晉時期的“魏蜀吳”三個政權,用法也是很模糊的。
比如《隋書》中曾記載中寫道“三國爭強,兵革屢興,戶口減半。”說的應該就是三個國家相互征伐,而不是特指一個時期。
“三國”這個詞,真正開始代表一個時代,其實也是宋代之後才有的事情,很多人肯定要說,陳壽早在西晉的時候就已經著了《三國志》,怎麼可能不是指一個歷史時期。
一個大家必須要知道的知識點就是,陳壽其實並沒有寫出“《三國志》”,陳壽當時根據當時的一些史書編纂了《魏書》《吳書》《蜀書》,都是以單本的形式流傳,一直到宋朝時期,有人將此三書合在一起,合稱為《三國志》,也就是說,三國一詞在宋代之前可能已經存在,但是用法並不強烈。
一直到宋代之後,《三國志》被正式合成一本書,也比較符合司馬光的觀點,三國都不是正統。
而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的爆火,卻將這段歷史凸顯了出來,為老百姓所熟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國的歷史劃分方法,本身就跟學術進行的歷史劃分方法不一樣,三國這段歷史可以說是囊括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歷史。
這一點就好比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不是根據某一朝代更迭進行的歷史斷代,而是人為的以某個事件為標準進行的斷代,真正讓歷史學家來說,他更願意將秦朝之前的歷史統稱為先秦史。
囉嗦了這麼多,大家也應該理解了,以“三國”來斷代,其實是與“魏晉”來斷代,是有著一定矛盾性與衝突性的。
當然,以三國來斷代,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倒是其背後持續上千年的正統之爭倒是值得去考量。
胡適曾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說的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有一些王朝為了自身的政治目的,以歷史為突破口進行篡改歷史,也是我們必須要警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