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越王勾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典故,他不忘國恥,忍辱負重,勵志強國,最後終於滅了吳國,成為一方霸主。然而,如果仔細地審視一下歷史的話,其實勾踐還有陰險、變態、寡義的另一面。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興師伐越,結果吳國戰敗,闔閭中箭而亡,夫差繼位。
知道這一仗勾踐是如何打贏的嗎?勾踐讓大批越人在陣前抹脖子自殺,頭顱滾動鮮血噴濺之下,吳軍未戰就已經膽寒了,越軍自然是無往而不利。仗雖然是打贏了,但作戰手法之陰鷙可見一斑。
在舊社會,有這麼一類潑皮流氓,他們鬥狠的方式不是攻擊對手,而是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以此來恐嚇對手,使對手退卻,在這一點上,勾踐和一箇舊社會的潑皮流氓無異。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興師伐吳,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困於會稽山,越國大夫文種向吳國請降,吳王夫差同意了。
勾踐聽從了范蠡的計策,於公元前492年前往吳國給夫差當僕役,三年之後,夫差動了惻隱之心,把勾踐放回了越國。
夫差與勾踐有殺父之仇,勾踐在吳國的三年受盡了凌辱,夫差讓勾踐夫婦負責給他父親看墳守墓,堂堂一國之君淪落成一個看墳人,可謂是奇恥大辱。然而,勾踐覺得自己所受的屈辱還不夠,還不足以讓夫差動惻隱之心,於是他把自己的老婆送給夫差做妾,讓自己的老婆去服侍仇人;夫差病了,他自告奮勇去嘗夫差的糞便,以判斷病癒的日期,這樣的屈辱只能用“非人”來形容。
勾踐的自取其辱確實讓夫差麻痺了,夫差下令放勾踐回國。國是回了,可回到越國的勾踐其實已經不是原來的勾踐了,在痛苦掙扎自我作踐的同時,他的心靈已經完全被扭曲,也就是說他已經變態了。
回國之後,勾踐滿腦子都是復仇,臥薪嚐膽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折磨自不必說。除此之外,《尹文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勾踐為了讓民風彪悍起來,在路上見到一隻憤怒的癩蛤蟆他都要抓住車欄杆俯身致敬,意思很明顯,我的人民啊,你們看到沒有,氣鼓鼓的癩蛤蟆就是你們的榜樣,你們要學會憤怒,為了復仇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墨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勾踐為了鍛鍊士兵視死如歸的精神,偷偷讓人把一艘空船點著,然後欺騙士兵說:“咱們越國全部的金銀珠寶全在這艘船上呢,你們快去搶救啊!”士兵們衝進熊熊大火,一百多年輕的生命葬身火海。
為了讓自己記住仇恨,不惜進行自我折磨;為了讓民風彪悍,讓人民向癩蛤蟆學習;為了讓士兵勇敢,不惜拿一百多年輕的生命當兒戲,其變態可見一斑。
復仇戰爭中,為了讓士兵死心塌地為他賣命,勾踐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搞起了隨軍慰安婦,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勾踐是如何地喪心病狂不擇手段。
復仇戰爭勝利之後,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夫文種被安上“作亂”罪名賜自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寡義吧。
越女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把吳國搞得烏煙瘴氣,使其無暇顧及越國,可以說為勾踐復仇立下了汗馬功勞,可結果怎麼樣呢?一種說法是,與范蠡泛舟五湖去了;另一種說法是,被勾踐裝入袋子扔到湖裡溺死了。按照勾踐對待文種的前車之鑑,我覺得後一種說法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我寫這段文字並不是有意顛覆勾踐的形象,我只是想還歷史一個本來面目。一個歷史人物的正面或許很光鮮,但另一面或許又很駭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