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高祖李淵
(566—635)
李淵能當上唐王朝的開國皇帝,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這個人就是史世良。
這位姓史的狠人手無寸鐵,他是用嘴幫李淵上王者的。
史世良不是能征善戰的將軍,也不是運籌帷幄的謀士,他只是個算命的。
《舊唐書》:“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
但算命先生史世良業務能力很強,最擅長給人看面相,早年間他曾給李淵相過一次面。
他細細端瞧李淵,表示李淵骨骼驚奇,以後已經能幹大事,能當皇帝。他還鼓勵李淵,要信心堅定,從現在開始就要樹立當皇帝的夢想。
李淵直呼內行,此後每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喊一遍:加油加油我最強,加油加油我最棒。
果不其然,天下歸李。大唐王朝就此開篇。
2.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資治通鑑》:“若事成,則天下皆汝所致,當以汝為太子。”
當初征戰天下的時候,李淵曾經拍著肩膀告訴李世民,老爸最喜歡你了,以後立你當太子。
唐朝建立之後,李淵二話沒說,把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立為了太子。
李世民表示:我信了你的鬼。
被自己老子擺了一道的李世民非常氣憤,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拳打大哥李建成,腳踢三弟李元吉。
李淵一看,自己兒子這是發瘋了,保命要緊,於是讓出軍權政權,不久傳位李世民。
李世民開創了唐朝皇位爭奪戰的先河,以後的百年裡,皇帝的位子讓這幫李氏子孫搶的是烏煙瘴氣,玄武門也成了大家奪權必去的打卡景點。
3.唐高宗李治
(628—683)
李治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已經向李世民表露了他想當皇帝的願望。
俺雖然人小,但是俺志氣高。
《酉陽雜俎》:高宗初扶床......角邊畫處成草書“敕”字。
襁褓之中的李治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拿著毛筆亂塗亂畫。身邊的太監宮女一看不能讓他老往牆上畫啊,於是讓他在紙張上塗塗寫寫。
李治小手一揮,在紙上寫下了一個“敕”字。
這可了不得了。要知道,唐代朝堂上,群臣商議出來的一些政策、想法和內容,皇帝拿來審批的時候,就在上面寫一個“敕”字。
李世民知道這事兒之後,焚燒紙張,並且下令不許外傳。
李治:這個皇位我先預定了。
長大之後的李治比李世民還狠,堪稱“滅國專業戶”,西突厥、百濟、高句麗都被李治按著頭在地一頓猛錘。由於李治的擴疆行動,他在位時,唐朝的版圖達到了歷史最大。
4.唐中宗李顯
(656—710)
作為武則天的兒子,李顯壓力很大。
因為他媽真是個六親不認的主,虐待起兒子來一套一套的。
李顯先被囚禁,後被廢。這個皇帝讓他當的一點牌面也沒有。
規規矩矩小老弟,忍辱負重很多年。
好不容易趁著武則天歲數大了,發動政變復辟,當了皇帝沒幾天,居然被自己的妻子和女兒(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給下毒害死了。
李顯:我媽、我媳婦、我女兒。他們仨沒有一個是好東西啊。
李顯的一生,標誌著唐朝權力中心的移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家權力從皇帝手裡移動到百官手裡,從百官手裡又移動到後宮手裡,從後宮再到宦官。權力的動盪不安,是貫穿唐前中後期的一個標誌。
5.唐殤帝李重茂
(695—714)
毒死親夫的韋皇后要麼是腦子不好使了,要麼就是發高燒了。
她居然想照著武則天那一套來一次cosplay。
她安排自己的兒子李重茂當上皇帝,自己臨朝稱制,把持起了國家大權。
唐朝臣民們憤怒了。
我們允許一個武則天騎在大唐頭上作威作福,但是絕對不允許第二個。
不久,臨淄王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李重茂也被一腳踹下臺來。
李重茂:堂哥你輕點~人家還是小孩子嘛~
一個無辜的孩子被推上權力頂峰,僅僅在位17天。
在這17天裡,無數的腥風血雨撲面而來。
他短暫而又悲哀的一生似乎從他呱呱落地誕生在皇家就已經註定。
6.唐睿宗李旦
(662—716)
同為武則天兒子的李旦,命運比李顯要好上那麼一點。
畢竟武則天還是把他拉上了皇帝大位,讓他舒舒服服的當了幾年傀儡皇帝。
傀儡皇帝是什麼皇帝?簡而言之就是沒人權、沒自由、沒話說。
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李旦和李顯一樣,被自己的母親無情的從皇位上擼了下來。
事過情遷,武后已經完蛋,成為歷史。
自己的哥哥李顯當了皇帝,幹了沒兩年就領了便當。
哥哥的兒子幹了不到一個月,也被人拳打腳踢,趕下皇位。
這回終於輪到自己了。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皇太子李隆基不講武德,背後搞偷襲,李顯大意了昂,沒有閃。沒辦法只好禪位。
7.武則天
(624-705)
作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母親,武則天的一生是這四位皇帝串起來的。
先皇的懦弱是她發家的資本,子孫的羸弱助她登上九五之尊。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正規正式的女皇帝,我想武則天從某種意義上講,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用感性一點的話來說,她曾經拯救過大唐,也中興過大唐,禍亂過大唐,也讓大唐搖搖欲墜,岌岌可危過。
她真心愛過皇帝,也真心愛過大唐。
可她也曾對李氏政權恨之入骨,對大唐充滿了失望。
她的一生波瀾壯闊,簡直比整個盛唐的歷史還精彩。而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她給自己立了一塊墓碑。
修碑有什麼稀奇的?歷代王侯將相,不是都會給自己修碑立傳,讓後世歌功頌德嗎?
武則天沒有,她給自己立了一塊無字的墓碑,是非功過,千載之後,留給後人再評說。
8.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能讓李隆基名留青史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還因為他和楊貴妃悽美的愛情故事。
故事很漫長,但概括起來很簡單。
李隆基開創盛世之後,覺得萬事大吉了,開始和楊貴妃談起了你儂我儂的戀愛。
談戀愛就耽誤搞事業。
邊疆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一看,趁你和楊貴妃在中路遊走,我把你基地水晶給偷了。於是發動“安史之亂”,李隆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倉皇出逃。
逃跑路上,這幫文武大臣越想越不是滋味。要不是皇帝天天搞物件,至於現在連家都丟了嗎?
臣子們還算有良心,他們不敢把這份脾氣發到李隆基身上,轉而把矛頭轉向了楊貴妃。
士兵發動兵變,要求李隆基處死禍國殃民、狐媚禍主的楊貴妃。
小楊同志替李隆基背了鍋,慘死馬嵬驛。(陝西省興平市)
透過這段歷史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李隆基是個渣男,嘴上說愛你愛你永不分離,大難臨頭,果斷拉楊貴妃墊背。
9.唐肅宗李亨
(711—762)
李亨也是個偷塔狂魔。
眼看唐玄宗一路小跑,倉皇出逃,李亨尋思我也別跟著他幹了,沒啥前途。於是擁兵自立,直接把玄宗封了太上皇。
兵荒馬亂,李亨是個亂世天子,註定他這個皇帝位子,坐不消停。
因為當時叛亂頻發,李亨沒辦法,今天拳打史思明,明天痛毆徐璜玉。
王業不偏安這個道理,李氏子孫心裡最清楚不過。
李亨開啟了戰鬥模式,整日縱馬疆場。
大部分史學家對這位皇帝評價是一句話:顧頭不顧腚。
因為皇帝老是在前線轉悠,導致唐朝後宮和宦官的勢力做強做大。
世間萬物,總難兩全。歷史的規律就是如此。
這是李亨的不幸,也是整個唐王朝的不幸。
10.唐代宗李豫
(727—779)
豫哥是個狠人。
當過天下兵馬大元帥,收復過長安和洛陽,加封過楚王、成王。
當了皇帝之後,把吐蕃小老弟按在地上一頓摩擦。轉頭又平定了僕固懷恩之亂。
收拾完外部環境,李豫一腳一個小朋友,權宦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紛紛被痛毆一頓,宰相元載也老老實實捱了一頓胖揍。
實事求是的說,這是一位基本上挑不出來什麼毛病的人。
和他的前輩們相比,他沒有什麼不良的興趣愛好,身在皇帝位,專幹皇帝事。
跟他的後輩們相比,他有膽識有魄力,肯幹且能幹,在位期間,絲毫沒有慫過一次。
我想當李豫在大明宮駕崩時,一定是問心無愧的去見列祖列宗的。
他是最有底氣拍胸脯告訴天下的人:我無愧大唐。
11.唐德宗李適
(742—805)
李適這個皇帝很奇怪,你說他人壞吧,還不怎麼壞。
你說他人好吧,他還有點傻不拉唧。
一日小李同學到一個叫辛店的地方去打獵,碰到一個農民。
《資治通鑑》:上曰:“今歲頗稔,何為不樂?
天高皇帝遠,農民沒見過皇帝,也不知道李適就是皇帝。
李適發問:你幸福嗎?
農民說:我姓王。
李適:我問你幸不幸福,快樂不快樂?
農民說:賦稅太重,勞民傷財,不快樂。
李適聽完,若有所思,覺得自己不深入民間,不知百姓疾苦,真是委屈這幫農民朋友了。
於是李適下令,免除這戶人家的所有賦稅。
你沒看錯,李適同學痛定思痛,只減免了這一戶人家的賦稅。
大唐農民們表示:你在逗我們?
沒有作為,邏輯荒誕的君王,對國家來說,無疑是沉重的災難。大唐的下坡路開始提速。
12.唐順宗李誦
(761—806)
李誦是“唐代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大師”。
他是當太子當的時間最長的一位,整整在儲君的位子上幹了25年。
但他在皇帝的位子上乾的時間卻非常短,只有186年。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是李誦當皇帝真實寫照。
不僅如此,退位之後的順宗當了還五個月的太上皇。
職場生涯堪稱是坐了火箭。
當皇帝的時間短也並未都是壞處,唐朝史官們喜聞樂見,老老實實的記錄了這位皇帝的一生。
李誦也成為大唐唯一一個有完整自傳《順宗實錄》的人。
李誦表示:很快啊,我大意了昂,沒有閃。
13.唐憲宗李純
(778—820)
武則天當皇帝這件事,對唐朝皇帝們來說是一件心病。這導致後來的皇帝對自己的皇后都非常忌憚。李純也不例外。
這位老兄不僅心裡忌憚,他還付諸在了行動上。他明確表態:為了防止皇后篡權,我乾脆不立皇后了。
這就是怕老婆的極限——我乾脆不要老婆了。
謹小慎微的李純沒有想到自己這樣的舉動居然開了一個先河。
在他之後,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唐敬宗、唐武宗相繼效仿,都沒有立皇后。
有人可能疑問,不對啊,唐中晚期皇后一籮筐啊,怎麼能說沒有呢?
的確是一籮筐,可是這些皇后都不是時任的皇帝立的,而是她們的兒子當了皇帝之後加封的。
汲取了教育的皇帝們終於將後宮干政的情況斬除,但想要制約和參與權利分割的勢力,卻不止後宮。
14.唐穆宗李恆
(795—824)
李恆在任的時候沒幹過什麼好事。
比如明明戰事吃緊,局勢不穩,李恆偏偏安排將士解甲歸田,回家養老。
黎民百姓受苦受累,李恆不想著如何發展國家民生,反而每天都在吃喝玩樂造。
反向救國這波操作,讓李恆飽受史學家嘲笑。
雖然他不是個好皇帝,但是他生的兒子非常厲害。
他一共五個兒子,其中有三個在未來都當上了大唐的皇帝。這在唐朝歷史上可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由於三子為帝,李恆死後,三個兒子為李恆老爸安排了三個皇后。
三位皇后和李恆共享一間太廟,也是古代罕見。
君王無治,臣子無為。這樣的組合就算是世界500強也扛不住。
慵懶,平庸,是那個年代裡大唐最顯眼的標籤。
15.唐敬宗李湛
(809—826)
十六歲即位的李湛像所有當代年輕人一樣,每天只想著如何開心。
那麼如何才能開心?答案是各種玩。
李湛喜歡蹴鞠,是唐代著名足球選手。射門技術槓槓的。
白天踢球,晚上李湛就去獵場打獵。他還不愛獵別的,專門愛獵狐狸。
但狐狸那玩意兒不像野豬野兔,狐狸比較狡猾,所以比較難抓。
皇帝一抓就是一整夜。晚上打獵,白天踢球,時間規劃的很充分,可就是沒有時間處理國家大事。
小皇帝愛玩,好玩,還研發出一種獨屬於自己的玩法。
他自己製作了一種紙箭,箭頭是紙做的,可以射人但是無法傷人。
他造這種紙箭的目的不是無聊沒事可幹,而是在宮中叫嬪妃們站成一排,他在百里之外進行盲射,射中誰誰今晚就跟他睡覺。
宮裡人戲稱此箭為“風流箭”。
皇帝倒是風流了,大唐卻一天一天搖搖欲墜下去。
16.唐文宗李昂
(809—840)
也許李昂真的有治國的決心和想法。
他不愛女色,把三千宮女送出唐宮。
勤勤懇懇,每天工作996,加班熬夜是常事。
厲行節約,在宮裡經常搞什麼廢物利用,變廢為寶。
但李昂資質不好,人不太聰明,能力也不太行。所以他不管怎麼努力,得到的結果總是事倍功半。
不僅國家沒有發展好,李昂一個不留神,還被宦官給挾持了。
權利的交替在此時的唐帝國愈演愈烈,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權勢滔天的宦官集團軟禁了皇帝,當了李昂的家,做了李昂的主。騎在李昂脖子上發號施令。
李昂表示:都是歷代先帝不注意制衡權利,現在反而要我背鍋了,我慘啊。
此後,他一生被制,鬱鬱而終。
17.唐武宗李炎
(814—846)
李炎討厭佛教,這幾乎是所有大唐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把個人喜好建立在國家決策上就是一件很不地道的行為了。
下面請看一份李炎針對佛教的行動記錄:
首先,他查清了整個大唐有多少寺院和僧人。
然後,他規定了每間寺院只許住幾個人,超過編制人數的統統滾蛋、
最後,他強拆寺院4600多所,強拆僧侶居所40000餘間。
導致唐代僧人見了李炎就跟活見鬼了一樣。
李炎成了那個時代的“拆遷隊大隊長”。
對佛教來說,李炎的打擊佛教行為幾乎是災難性的,佛教教徒把這件事稱之為“會昌法難”。
李炎表示:早拆遷早賠償,晚拆遷會遭殃。
在某種角度來說,李炎滅佛,是因為寺廟和佛教的土地面積日漸擴大,經濟民生和朝廷已經有了分庭抗禮的趨勢。但更重要的是,皇帝沒有抓住重點,此時的重點不應該是針對宗教,而應該是治理軍事,藩王和節度使的勢力在地方越來越大,早晚有一天會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18.唐宣宗李忱
(810—859)
李忱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愛好讀書。
當了皇帝之後一定要滿足自己願望,於是他蓋了一座巨大宮殿,當作他的圖書館使用。成宿成宿的在裡邊看書,痴迷程度,可見一斑。
但“仗義每多屠狗輩,讀書多是負心人”。
李忱就是大唐二號負心人。(第一號是李隆基)
地方獻給李忱一支歌舞隊,歌舞隊裡有一位舞女讓李忱非常著迷。李忱倍加寵愛。
一段時間過去,李忱發現自己整天都在和這位舞女纏綿,太耽誤事了。於是她找來舞女,對舞女說道:你太迷人了,我這天天跟你玩,正經事都耽誤了。
身旁的大臣們一聽好辦啊,勸皇帝不喜歡就拉倒唄,直接把她攆走不就得了。
李忱思路清奇,他搖了搖頭,說:攆走是不能攆走的,攆走我還怪想她的,不如賜給她毒酒一杯,她死了我就消停了。
於是這位紅粉舞女慘死宮中。
舞女:李忱你不講武德。
19.唐懿宗李漼
(833—873)
李漼喜歡請客吃飯,大臣們很頭痛。
領導叫你吃飯,你不去頂多丟工作。可皇帝叫你吃飯,你不要是不去,搞不好就要掉腦袋。
一頓兩頓還湊合,三頓四頓也沒問題,但李漼對請客吃飯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趕上雙休日還連辦兩場。
大臣們表示:實在是遭不住了,頭一次參加宴會參加到想吐。
可李漼不管那個,依然是請客吃飯,歌舞昇平,不亦樂乎。
對他來說,當皇帝就是為了找一幫人在飯桌上陪他吃飯喝酒,熱鬧起來。
他眼中沒有皇帝的責任,他也看不到大唐已經岌岌可危的樣子。
20.唐僖宗李儇
(862—888)
唐僖是個超級球迷,他喜歡玩馬球。但他不僅僅是馬球比賽的參與者,他還是馬球比賽的組織者。
他曾經發起過一場空前絕後冠絕古今的馬球比賽。
參賽的選手有:神策四軍將,分別是羅元杲、牛勖、陳敬瑄、陳敬瑄。
這四人被皇帝安排成選手,進行1v1v1v1對抗賽。
皇帝規定,你們四個,誰第一個進球,誰就能獲得獲得最富饒的西川節度使的職位。
二三名,就只能獲得相對來說比較落後的山南、東川節度使的職位。
第四名不好意思,啥也沒有。
什麼是節度使?在唐代,節度使相當於一個軍分割槽的司令。
而這樣一場透過踢球來獲得官位的比賽,堪稱大唐世紀豪賭。
這樣的豪賭,無論輸贏,葬送的,都是大唐最後的命運。
21.唐昭宗李曄
(867—904)
到了李曄當大唐皇帝的時候,唐帝國在歷代興趣愛好各異的帝王們的折騰之下,已經有如一個苟延殘喘的老人,只剩下有人再給他來上那麼一下,他就能徹底倒下。
實事求是的說,李曄不是個昏君。
因為昏君一上來,是不會考慮國家啥樣的,只會上來就禍禍,上來就享受。
但李曄沒有。
他希望自己能力挽狂瀾,能恢復大唐以往的榮耀。
但是事實擺在他面前,積重難返的大唐帝國已經不是他一個李曄能救的回來的。
因為這個時候大唐帝國已經是群雄割據,表面上大家都是大唐的子民,其實鬧半天都是狼子野心,隨時準備把皇帝幹掉。
這也是帝王的無奈,國家昌盛時,他們高高在上不可冒犯,國家衰敗時,他們可能命如草芥,比普通人還不值錢。
22.唐哀帝李柷
(892—908)
大唐帝國終於迎來了他最後的時刻。李柷的登場,說明大唐馬上就要完犢子了。
可憐的小李同志雖然當了皇帝,但是並無實權,一切權利都在自己手底下的高階幹部朱全忠手裡。
朱全忠讓他往東,他不敢往西,朱全忠讓他吃蘋果,他不敢吃梨。
我們無意去責怪這位李柷沒有作為,在大唐帝國命懸一線時沒有采取行動。
因為大唐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倒塌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唐朝歷代君王,都在不同程度上的推了帝國一把。
他們應該共同承擔這個責任。
但亡國之君的帽子卻只能讓李柷戴了。
此時的他,已經不渴求也不關心大唐帝國的命運 ,他只擔心他自己。
為了保命,李柷禪位給了朱全忠。
為了保命,他主動請求朱全忠降他為濟陰王。
但他終究難逃一死。
道理很簡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李柷的夢醒了,大唐帝國也結束了。
問盛唐為何滅亡?錯不在一人,而是人人有責。
這幫皇帝誰也逃不了干係。
何況分分合合就是歷史的必然,每一個王朝都有自己註定的興衰。
二百八十九年裡,盛唐已經走完了它恢宏而悠長的歲月,而那些對王朝的遺恨,將永遠的飄散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本文未記錄追尊的唐朝皇帝,所以孝敬皇帝李弘、讓皇帝李憲、奉天皇帝李琮等均不在此列。
我是歷史本來挺有趣,歡迎留言,看完記得點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