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兩千年史》雅典——伯里克利時代4

《古希臘兩千年史》雅典——伯里克利時代4

雅典——伯里克利時代4

在教育的總目的上,雅典和斯巴達具有一致性,都是培養維護奴隸制度的統治者,把年輕一代培養成為服從和效忠國家的公民。但是,由於雅典商品經濟的發展、實施民主政治的需要,教育目的已不滿足限於培養訓練成身強力壯的軍人武士,而還要把青年培養成為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修養的政治家和善於通商的交際商人。作為政治家要能言善辯、擅長演說;作為商人要具備知識、頭腦靈活。因此,雅典教育除了軍事體育、道德教育外,還重視智育和美育的教育,逐漸形成一種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它比斯巴達的單純尚武的軍事教育,內容豐富生動。

在身心和諧發展教育思想指導下,雅典興辦了多種型別的學校,開設了各種課程。教育組織機構,大致分三級五種。初等教育,有文法學校和音樂學校,音樂學校亦稱絃琴學校。這兩種學校都是私立學校,學生要交學費才能入學。中等教育,有體操學校,亦稱角力學校,也由私人辦理。高等教育,有國立體育館,由國家主辦派人監督管理。還有埃弗比團的高階教育。以上這些教育機構,均為奴隸主階級子弟設立,教育的階級性異常明顯。

雅典的學校教育,據推測在梭倫時代以前就存在了,併成為雅典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據傳,最早有關教育的立法應歸功於梭倫。梭倫(約公元前640-前559年)進行政治改革時,將管理學校一項列在雅典法典中。有關教育方面內容有:國家有權給那些在戰爭中死亡者家屬的子女交付學費;雙親要照顧子女學習讀、寫和游泳;指定學校視導員;學校的規模和開學放假時間;教員的委派和責任以及教僕的品格;學生的年齡、出身,誰應入學和怎樣入學;其他還有成人不得進入學區等規定。

由梭倫規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可以推斷學校在那時確已存在的事實。

雅典教育制度基本上構成了完整體系,對兒童、青少年的教育過程、內容和方法大致情況如下:學前教育(7歲以下)新生嬰兒要經過嚴格檢驗。7歲前男女兒童均在家庭由父母撫育。有的家庭將孩子交給奴隸照料。教育的內容有做各種遊戲,包括唱歌、玩球、擲骰子、玩小動物,還有聽講故事、神話,同時接受禮貌道德教育。

初等教育(7-13至14歲)7歲以後,男女兒童教育有別,女孩不能進校識字讀書,仍繼續留在家庭受教育,主要學習縫紉、紡織、剌繡等手工技藝。男孩可同時進文法學校和音樂學校,或先入文法學校,後進音樂學校,接受初等教育。當時,兒童上學往返途中,由成年奴隸侍候陪伴,這種奴隸稱為“教僕”,教僕大多儀態端莊兼有文化。智育教育方面,兒童在文法學校裡要學習讀、寫、算簡單的知識。讀,即識字閱讀,從字母到單詞,學到一定程度閱讀《荷馬史詩》等等,讓兒童學習和效法英雄人物。寫,是指在蠟板上描字,並用墨水在羊皮紙上練習。算,是用手指或類似算盤之類用具計數。美育教育,音樂學校是對兒童進行美育的主要場所,雅典的兒童從小就受到音樂的薰陶。在音樂學校裡,兒童要學習唱歌、彈奏七絃琴和朗誦《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的史詩片斷,其目的達到陶冶兒童的性格,增加美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音樂和體育相互配合,彼此和諧剛柔互濟,使人的心靈和諧漸趨完美的境界。

中等教育(13-18歲)雅典兒童在文法學校和音樂學校學習,達到12-13歲時,要進入高一級的體操學校,接受中等教育。體操學校一般設立在音樂學校附近,以體育教育為主,學習年限2-3年。學習內容以五項運動為主,即賽跑、跳躍、角力、擲鐵餅、投標槍。透過體育增強兒童體質、訓練技能技巧、鍛鍊精神意志。大多數青少年在此學習二三年就去求業謀生。少數顯貴子弟為擔任國家工作,升入國立體育館深造。學習內容除體操教育、軍事技術外,還要學政治、哲學、文學等。雅典國家對國立體育館的建設,從教師選擇到學校裝置條件都予以關心重視。

高等教育(18-20歲)正式公民的後裔,年滿18歲的青年在國立體育館畢業後可升入埃弗比團。這是一種專業軍事高等學校,培養軍事領導人才。修業期限2年。20歲時透過規定的儀式,成為雅典的正式公民。

除埃弗比青年軍訓團外,高等教育還有著名哲學家辦的一些哲學學校。在這種學校,教育內容大多根據學校創辦者的個人哲學觀點,對主要哲學問題展開研究。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所創辦的學園就屬這類學校。從公元前5世紀起,一批批智者從外邦來到雅典。他們周遊各地收費授徒,滿足了青少年對更多更高的文化知識需要的追求。智者講授修辭學、哲學、自然科學、天文學和法學,傳播新的知識和思想,擴大了青年們的眼界,受到社會和青年們的歡迎。智者的講學到了公元前4世紀,還由流動的短期講學形式發展為比較固定的教育制度。

雅典對於女子的教育,是遠遠不及斯巴達對婦女重視的那樣的程度。雅典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比較低下,婦女從屬於男子,主要職責是在家中料理家務。女孩子和男孩子受的教育不同,女孩子只能在家庭接受母親的教育,在家庭裡學習點文化,如識字、閱讀和唱歌,不可能受到正規的學校教育。雅典婦女活動範圍狹窄,一般都侷限在家庭,很少和外界往來接觸,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雖然如此,但在雅典婦女中也曾出現過富有知識和才華的女子。

雅典和斯巴達的教育實踐集中地反映了希臘教育的狀況。雅典和斯巴達教育比較有其共同之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以注重教育著稱,這兩個城邦國家都重視軍事體育教育,把軍事訓練擺在了教育的重要位置。但和斯巴達單純尚武的軍事教育比較,雅典培養人的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更具有特色,適應了雅典民主政治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在雅典人看來,一個最好的公民應該具備道德、智慧、健康和美諸方面品質的和諧發展。伯里克利在評價雅典教育時,談到:"我們愛好美的東西,但是沒有因此而至於奢侈;我們愛好智慧,但是沒有因此而至於柔弱。我們把財富當作可以適當利用的東西,而沒有把它當作可以自己誇耀的東西。至於貧窮,誰也不必以承認自己的貧窮為恥;真正的恥辱是不擇手段以避免貧窮。在我們這裡,每一個人所關心的,不僅是他自己的事務,而且也關心國家的事務:就是那些最忙於自己事務的人,對於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這是我們的特點: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我們不說他是一個注意自己事務的人,而說他根本沒有事務。"這番話表達了雅典教育追求的目標和教育的宗旨。

雅典教育,在培養目標上不僅要求身強力壯的軍人武士,還要求培養教育政治活動家和商人。在教育內容上擴大了範圍,把音樂教育和體育教育相結合,並要求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體育目標要求既身強力壯,又發育勻稱。音樂教育注重培養人的節奏感,使其心靈純潔舉止文雅。知識教育是作為衡量人是否有教養的一個重要標誌,有了廣博的知識,才能啟迪智慧,從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活動。道德教育重在智慧、勇敢、節制、公德四種道德品質教育青少年。在教育事業的辦理形式上,雅典既有國家辦學,也有私立學校,表現了辦學的靈活性。雅典教育的這些內容,是斯巴達所無法比擬的,與斯巴達閉塞保守的政治環境和它的單純的軍事教育制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雅典教育在古希臘文化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的豐富的教育實踐活動成為古代希臘教育思想產生的基礎,古希臘的思想家從雅典的教育實踐中汲取了營養,為他們論證的教育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後來,羅馬共和時期,在教育目標、學科內容的很多方面都襲用了雅典教育的作法,特別是它的和諧教育,對亞里士多德以及西方資產階級進步教育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伯里克利的改革使雅典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呈現出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景象。伯里克利曾自豪地宣稱:“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範……我們的城市對全世界的人都是開放的……我們的城市是全希臘的學校。”猶如人們所說,伯里克利統治時期為雅典的黃金時代。馬克思認為:“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里克利時代”。對於希臘的強盛與繁榮,伯里克利功不可沒,伯里克利為雅典的興盛而操勞奮鬥的傑出政績,他在廉潔奉公、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博得了雅典人民的信任和愛戴,希臘歷史上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美談。據說,為了廣泛接近民眾,伯里克利經常到大庭廣眾之中和普通百姓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遇到反對他的人當面辱罵他,也從不動怒,更不隨意抓人。一天晚上,在他步行回家的路上,一個貴族跟在身後辱罵他:“你這個瘋子!真無恥!你出身貴族,卻忘掉了自己的朋友,竟然去結交那些下賤的百姓!”這個人就這樣一路尖聲叫罵著,尾隨他到了家門口。看看天已經黑了,伯里克利讓僕人打起火把,把罵他的人送回家去。

在奴隸社會的統治者、當權者中,能這樣對待反對派意見的,恐怕算得上是鳳毛麟角了。雅典公民對他的民主作風交口稱讚,並給予他極大的支援。有一個大貴族名叫西門,專門和伯利克利作對。凡是伯利克里主張的,他都反對;凡是伯里克利反對的,他都支援。雅典公民便透過投票把他放逐到國外去了。另一個大貴族福克奇利斯,也和伯里克利唱對臺戲,反對伯里克利建設雅典城的計劃,最後,他也被雅典公民趕下了臺。

伯里克利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執政廉潔,他掌權十幾年都沒參加過別人舉行的宴會。他唯一一次接受的邀請是參加侄子的婚禮,但還未開宴他就離開了。老百姓形象地說,伯里克利在雅典只熟悉一條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觸的廣場和500人會議的路。

但他晚年卻屢經坎坷、挫折,接連遭受嚴重的打擊。由於他人的誹謗,他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撤職。復職當大將軍後,他的兩個兒子先後死於鼠疫,不久,他也難逃厄運,死於這種可怕的病魔。臨死前,他的遺言是:“我對雅典是問心無愧的。”確實,伯里克利的英名將和希臘“黃金時代”的美名永存後世。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19 字。

轉載請註明: 《古希臘兩千年史》雅典——伯里克利時代4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