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關鍵的莫斯科會戰中,蘇軍一支獨立坦克旅阻止了德軍一個裝甲師!

由 老巧雲 釋出於 經典

作者:胖熊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對蘇聯的閃電襲擊,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蘇德戰爭爆發。在戰爭初期,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且指揮得當的德軍,對剛剛從大清洗中走出來的蘇軍形成了巨大的優勢,並在明斯克、基輔等大規模會戰中圍殲了多個蘇聯重兵集團。

1941年9月底,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開始執行「颱風」行動,對莫斯科發起大規模進攻。在這場大規模會戰的南部戰線,德軍快速運轉的履帶,卻因為一支新組建的蘇軍坦克旅,而停滯了下來。

糟糕的戰場局勢

1941年的蘇德戰爭開局,對於蘇聯來說是地獄般的開始,正處於大清洗之後重建狀態的蘇聯紅軍,缺乏合格的軍官、軍士,大批數量龐大但質量堪憂的技術裝備,正處於更新換代的關鍵期,但是與之相比更為致命的問題,在於蘇聯高層對於前線形勢的誤判以及僵化指揮體系帶來的戰術呆板。

在寸步不讓的口號之下,蘇聯紅軍連續丟掉了西部多個重兵雲集的方面軍,並使莫斯科直接暴露在德軍兵鋒下。在攻略莫斯科的德軍部隊中,最先發起攻擊的是位於戰場南部的攻擊叢集,主要由古德里安指揮的德軍第2裝甲叢集,魏克斯指揮的第2集團軍組成。

具有兵力和裝備雙重優勢的德軍進展迅速,10月6日,德軍突入布良斯克市內,並摧毀了負責莫斯科南部防禦的蘇軍西方面軍指揮部。在此之前的10月3日,德軍攻入了幾乎無人防守的莫斯科南部重鎮奧廖爾市。蘇聯紅軍雖然使用了飛機運輸第5空降軍馳援,但仍未能阻止城市陷落。

蘇軍為了守住奧廖爾地區,穩住莫斯科南部戰線,派出了近衛第1步兵軍負責奧廖爾和姆岑斯克區域防守,雖然頂著近衛的名頭,但是匆促之中能夠調動的兵力只有1個團,軍長列柳申科將圖拉地區的兵力搜刮一空,組建了由軍校學員、後勤人員組成的防線,但要阻止德軍的進攻,還必須有火炮、坦克等重型裝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組建的獨立坦克第4旅。

謹慎的指揮官

蘇聯作為大縱深打擊理念的誕生地,在裝甲兵突擊作戰上進行了較早的探索,並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建立多個機械化軍,這些部隊在國境線和一系列會戰中給德軍造成了極大地麻煩,但也很快由於缺乏支援等原因消耗殆盡。

在莫斯科會戰爆發前,慘重的機械裝備損失,已使得蘇軍無法再重建那些規模龐大的機械化軍,取而代之的是編制更小的獨立坦克旅、坦克營。列柳申科寄予厚望的獨立坦克第4旅,就是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獨立第4坦克旅雖然是在10月初剛組建完成,但坦克手卻受過較為完整的的訓練,裝備的40輛坦克中,有近一半是當時最新式的T-34型坦克。

比起裝備和人員,第4旅最大的財富來源於它優秀的指揮官,旅長卡圖科夫是一位參加過十月革命的老兵,在蘇聯建立後接受了正規軍事訓練,並幸運地熬過了大清洗。在戰爭爆發後,卡圖科夫參與了多次大規模會戰,並很快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承擔起了重任。

10月4日,透過鐵路運送的獨立坦克第4旅先遣部隊接近奧廖爾,但卡圖科夫很快沮喪的發現這座城市因為沒有兵力防守,已經淪陷。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紅軍指揮官會在上級的壓力下盲目發動攻擊,但卡圖科夫沒有這麼做。

他謹慎的派出了戰鬥群進行武力偵察,想辦法伏擊了德軍,甚至還抓到了俘虜。此外,他還派出了步兵對周邊十幾公里的情況進行了偵察,基本搞清楚了對面的德軍番號和數量。

對獨立坦克第4旅發動攻擊的,是德軍第4裝甲師,作為德軍老牌的裝甲師,第4裝甲師擁有較為完整的建制,兵員接近1萬人,這個師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輕微,並且得到了重炮和空中力量支援。

卡圖科夫知道自己手裡臨時拼湊的步兵是無法正面硬剛德軍的裝甲精銳,他很快放棄了反擊奧廖爾的打算,帶領坦克旅撤往姆岑斯克,並在公路兩側設伏。在此之後,卡圖科夫還逼著急行軍計程車兵制作了很多假目標,挖掘了一些假的掩體,來迷惑對手。

精細的戰場掌控

咒罵著卡圖科夫的蘇軍士兵很快就在第二天凌晨感謝起這位指揮官的「預判」。10月5日凌晨,德軍裝甲叢集向姆岑斯克方向發起了進攻,很快就遭到了蘇軍坦克射擊,11輛坦克被當場擊中,被打蒙了的德軍停止了進攻,並被假目標所迷惑。蘇軍則見好就收,當天晚上迅速轉移陣地。

卡圖科夫的阻擊戰繼續採取設伏戰術,在公路邊的高地上設定了摩托化步兵營和反坦克炮,寶貴的坦克,則隱藏在公路旁的小樹林中,中間穿插著步兵掩護。

10月6日,德軍第4裝甲師繼續發起進攻,並憑藉數量優勢逐個摧毀蘇軍的反坦克炮陣地,戰鬥進行的非常殘酷,死戰不退的蘇軍往往戰鬥到最後一人,但在德軍的數量優勢面前,反坦克炮部隊很快消耗完畢,德軍隨即開始攻擊失去掩護的蘇軍步兵,但很快,埋伏的蘇軍坦克開火了。

獨立第4坦克旅坦克手的素質在此時體現了出來。們能夠更好地執行機動戰術,以避免被德軍發現,而受到襲擊的德軍則開始出現慌亂,對於後勤補給能力已經接近極限的德軍而言,每一輛坦克都是寶貴的戰力,在無法快速發現並摧毀蘇軍坦克,特別是那些最為致命的T-34的情況下,德軍撤到了一公里外修整。

按照突擊陣型排列整齊的德軍打算再戰,但偏偏這時,近衛第1步兵軍軍長列柳申科從蘇軍最高統帥部請求來的支援——1個火箭炮營抵達了前線,這種日後以「喀秋莎」聞名於世的新式武器,當時還不為人知。出於保密的因素,列柳申科命令這個營只能進行1次齊射就必須撤退,但就是這次齊射,對德軍密集的進攻陣型造成了巨大打擊。

在獨立坦克第4旅及其他部隊的阻擊之下,之前一直快速突擊的德軍裝甲第4師及其他配屬部隊進攻速度大大放緩,再加上天氣因素影響下戰場變得泥濘,後勤達到極限的德軍,遲至10月9日才重新恢復攻勢。

10月10日,德軍才攻陷了距奧廖爾只有40公里的姆岑斯克,而負責防禦的近衛步兵第1軍及第4坦克旅則早已撤至姆岑斯克北面的祖沙河,並與德軍隔河相望,莫斯科會戰的南部戰場,就此進入雙方互相對峙的穩定狀態。、

蘇軍坦克第4旅及其他部隊從10月4日-10日的7天奮戰,擋住了莫斯科會戰中德軍南部戰線整備最好的第4裝甲師的攻擊,如果放任這個師繼續向前,很有可能從南方包抄莫斯科,並對交通運輸造成極大威脅。

除此之外,第4坦克旅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技戰術水平和頑強的意志,也使得德軍坦克損失首次超過蘇軍。獨立坦克第4旅在戰後獲得了近衛稱號,而卡圖科夫這位優秀的指揮官,也憑藉著此次勝利,進入高層視野,並最終帶領坦克部隊,攻入柏林。